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降低计算差错率的策略

2021-10-28 15:04张远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张远媚

摘  要:新课程改革促使现阶段教育行业所秉承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浓墨重彩的变化。数学学科本就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现如今则变得愈发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字基础和理学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抽象判断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容易忽略帮助学生对易错题进行纠正和分析引导。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一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本文基于现阶段教师对于学生计算易错题的相关策略,针对性进行优化和改善,分析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降低易错题的发生和再次出现几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易错;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时间较短,所以在计算方面都依赖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另外再加上现阶段科学技术逐渐渗透教育行业,科技产品已经普遍应用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虽然科学产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但是从一定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开展计算学习过程中长期使用计算工具,将会导致学生的计算思维逻辑逐渐弱化。而这些情况最终将会造成学生在面临考试时缺少计算工具的帮助从而错误百出。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而经常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逻辑尚未成形,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又从一定程度意味着他们在学习抽象类的数学知识时难度将会大大提升。基于以上情况,教师需要及时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而科学合理地降低学生出现计算易错题的概率,最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巧妙结合趣味教学提升学生自主计算水平

为了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教师需要需要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在一起,联合家长的力量监督学生,促使学生在实施计算训练过程中有效脱离计算工具的需要,从本质上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计算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因此其个性中的玩性并没有收敛,同时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较强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好玩”心理,同时针对性地设计出趣味课堂吸引学生对于自主计算的兴趣,从此逐渐摆脱计算工具的依赖性。学生通过趣味教学可以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进而从源头上降低学生自主计算的错误几率。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百以内的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计算习惯和能力,进而促使学生逐渐适应自主计算之后降低计算失误出现的几率。教师可以设置竞赛性质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小计算能手“的趣味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自主计算能力安排竞赛小组的分组工作,并且安排相应难度的计算训练,而训练内容则是平时教学或者考试过程中总结出的易错题。竞赛的机制如下:答对题目的小组得分,若是一个小组回答错误,则其他小组可以有机会进行抢答,回答正确也可以得到相应分数,最终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的趣味竞赛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并且用易错题作为训练题目,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逻辑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到错题的正解,从而从一定程度强化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性和理解性。

二、巧妙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工具降低错题率

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至教育行业中,不仅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同时可从一定程度推动课堂的进度。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审题能力薄弱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亦或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推动性,针对学生对于课堂的需求展开引导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行程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从一定程度消除学生对于计算的抵触心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时,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提出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去引导和开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分数的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分数加减法”方面的典型错误例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知识进行分析,首先判断给出题目的解题方法的正误,再给出错误原因以及正确答案。例如,教师在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概念,给出这样一道易错题:3/4+1/2=?我们可以发现本题两个因数都是不同分母,因此不能够直接相加,这类型的题目也是学生容易产生错题率的经典题型之一。学生通过自己对于“分数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尝试进行计算,通过分母的通分得到相同分母,再将通分后的结果相加便可得到正确答案。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做题正确率,若是出现正确率低的情况,教师可以再次剖析题型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提升题目正确率,减少此类问题后期的错误率,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

小学阶段的学生玩性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宗介,导致错误的题型没有得到正确的解答,后期遇到相同的概念知識点或者相似题型,依旧容易做错。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特别是将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和整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在记录错题的同时将正确的解题方式和自己错误的原因都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复习和整合能够促学生后期在遇到相同题型时可以有效降低错误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四则远算》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发现学生常常会因为对概念不理解或者粗心大意的情况频频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将错误的类型进行分类并给每个类总结错误原因,有效降低后期再次出错的几率。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有关联的错题连在一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在错题本上,促使学生能够点对面地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涵,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知识体系结构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个学生的自主计算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计算错误率。教师不仅需要削弱学生对于计算工具的依赖性,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错题,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体系,有效推动课堂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志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策略解析[J].新课程,2021(07):204.

[2]芦志学.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干预和跟进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21(14):71-7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