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10-28 14:39张身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张身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是浅尝辄止,而没有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就不能真正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有效运用,就不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学习。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全面的知识,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培养意义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更加注重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数学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反映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

(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帮助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构建成网络,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三)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掌握更加正确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一)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思维过程

1.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础知识都没有打牢,知识的大厦是无法建成的。小学阶段,虽然知识难度不大,但如果不重视基础,又谈何进阶呢?知识体系是环环相扣的,基础知识要是不掌握,思考问题时就会漏洞百出,顾此失彼,如小数的加减法是建立在整数的加减法基础之上的,只要数位对齐之后,完全就是整数的计算法则“相加满十进一,相减不够借一”。若学生整数加减法掌握的比较好,那么小数加减法,学生只要稍微开动脑筋思索下,就能得出计算方法。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2.知识都是在学习完一个概念后才进行延伸的,每一次延伸都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与理解。反过来,旧知识又反作用于新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化新知识。如教师在教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就要运用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度单位的换算等。(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新知识面积单位进率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同时学生也完成了旧知识的巩固。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我们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石。有效的思维活动,才能帮助我们构建知识网络,从而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思维动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学习动力不足是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非常显著。他们有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而且思维也非常活跃。但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很难集中注意力。同时,大部分的小学生数学知识不是很扎实,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内容作为支撑。当他们遇到一些相对枯燥的问题时,他们不愿意去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不断降低,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思维动力的培养,运用多样化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得思维活动。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问题引导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力。我们可以把“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游戏竞赛,分成若干小组,营造一个既轻松又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的假设,“会什么会多几个头?” “为什么会少几只脚?”教师一步步引导,有着竞争的潜意识,学生会不断思考,步步推理,得出结论。又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谁能在第一时间想出简便计算的方法,我就给他颁个最佳智慧之星的奖状。”“谁能讲明白解题思路,就让他给大家当半天小老师,展示下自己的能力,教大家学习。”不管何种方法,最关键的就是要从内心激发学生达到某个目标的欲望,让他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小组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才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内的有效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既能独立探索知识内容,又能团队相互协作,集思广益,开拓自己思维的广度,提升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不同的小组准备不同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给小组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着教学任务相互合作,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完成这些任务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由只要求学生“學会”,转变成学生“会学”。教师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整合教材资源,精心设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得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武银平.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8):74.

[2]梅玲.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32):12-13.

[3]张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35-36.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