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此背景下,旅游生态融合发展更加重要。本文以海南省2010—2019年数据为基础,构建旅游生态耦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海南省旅游生态的互动耦合发展状态,为自贸港发展更加开放的旅游生态系统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生态;耦合;自由贸易港;海南省;耦合协调度
本文索引:石鑫.<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20):-042.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0(b)--03
1 引言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对海南省支柱产业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旅游产业应该促进区域发展更富有和谐性、包容性、多样性。海南岛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天然基础,发展“旅游+生态”是海南岛实现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要求树立新的旅游和谐发展观,建立“旅游+生态”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的旅游发展模式,避免建设产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现象。目前,旅游业已经是海南岛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维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生态效益,力求区域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共赢。
旅游生态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迅速发展,对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研究迅速增多,对“旅游+生态”效应的影响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Moore构建最新评价体系评估当前环境绩效,提出在旅游角度限制旅游者的活动以保障环境运转良好。StumpfTS采用定量方法对太平洋岛国旅游业进行指标测度,在结论中提出节约使用环境资源,合理开发旅游。自全域旅游概念提出之后,学者对旅游绩效的研究不仅关注旅游本身,越来越多的文献还关注到“旅游+”的领域。对于“旅游+生态”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生态效率方面,孙玉琴采用DEA模型对我国滨海生态旅游城市进行旅游生态效率分析,提出从要素输入和管理模式方面改进城市生态旅游。梁雅楠采用CCR模型测算云贵两省旅游生态效率值,提出从人文关环、旅游特色等方面推进生态旅游。其次,较多的学者关注旅游生态安全,陈丽,宋小龙,卜晓燕采用DPSIR模型架构体系,探讨宁夏地区的旅游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发现旅游空间密度高、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不高是宁夏生态安全较低的主要因素。马金涛等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评价甘肃旅游生态安全,认为旅游收入、投资、生态环境质量等对甘肃旅游生态安全有影响。最后,对旅游和生态协调主题中较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旅游和生态的耦合关系。翁钢民(2010)、鲍捷(2013)、庞闻(2011)等利用耦合模型对某一城市旅游业和生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体化发展建议。
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已经是现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业是海南岛的支柱产业,2019年旅游业产值增加值为448.92亿元,占海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34%,但是人们更多的关注“旅游+经济”的绩效研究,对“旅游+生态”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对于以旅游为主的海南岛,研究旅游生态的协调促进作用对海南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是从物理学容量耦合系数引申出来的,用于测度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之间多维影响程度的实证模型。本文研究海南岛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旅游生态融合互动程度,因此建立旅游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度模型。
(1)
式中,为旅游系统绩效水平,为生态系统绩效水平,C为耦合度,C越接近1,表示系统间互动协调发展,C=1,表示两个系统达到共振耦合状态。
耦合度是评价两个系统的发展同步性,可能会出现旅游和生态绩效水平都很低但是耦合值却很高的伪协调现象,因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两个系统的互动功效水平。
(2)
(3)
式中:D为旅游生态的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生态耦合绩效水平,α和β分别为旅游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权重系数,借鉴相关文献研究对α,β分别赋0.5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区间划分和等级标注(见表1)。
2.2 耦合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旅游和生态耦合是一个多维性和系统性的体系,借鉴已有文献对旅游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兼顾指标的可获得性、科学性、连贯性,同时结合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提炼并构建了包含2个维度、13个指标的旅游生态耦合绩效指标体系(见表2),利用熵值法给指标赋权重。研究时限界定为2010—2019年,主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海南省统计年鉴》。
3 旅游生态绩效水平评价
通过构建旅游生态耦合绩效指标体系,测度出海南省2020—2019年旅游生态综合绩效水平以及旅游生态耦合协调度(见表3)。
2010—2019年旅游系统综合业绩水平从0.0878上升0.9212,总体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2010年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借助旅游政策机遇,大力开发本土旅游资源,旅游绩效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伴随旅游业的超速发展,开始出现旅游资源错配、资源开发浪费等问题,旅游产业管理不完善、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先来游客特别是国际游客的负反馈效应,2013年出现旅游绩效下降的趋势。2015年全域旅游概念提出,2016年海南省全岛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开始关注和区域协调发展,海南岛旅游业开始呈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岛引以为傲的资源,1999年海南省政府率先将生态立省作为海南的发展目标。2008年,海南省利用立法的优越性发布了《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伴随着国际旅游岛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省生态绩效从2010年的0.1072增长到2012年的0.5544,生态绩效水平同旅游业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但是从2013年开始,海南省生态绩效水平评价值一直保持在0.3左右,没有明显的增长,主要问题是海南生态立省以来, 各项生态政策纷纷出台, 但是政策评估机制十分滞后,生态政策效果评价缺少科学独立的评价机制,政策执行缺少民众的参与互动,一直是政府在唱“独角戏”。2013—2016年生态绩效水平变化不大。2017年海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海南省生态保护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强调实现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場、民众共同参与转变,强化全社会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意识。2017—2019年,生态绩效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