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院藏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初探

2021-10-28 16:08许庭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7期
关键词:彩绘

摘 要:文章以无锡博物院院藏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为例,通过对醴陵窑釉下五彩瓷器的历史发展、工艺鉴赏、艺术特征及价值品鉴等方面的梳理与研究,探析醴陵窑釉下五彩工艺,寄望于对院藏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醴陵窑;釉下五彩;彩绘

醴陵窑创烧于东汉时期,在清末光绪年间经熊希龄改良,发生了重要变革,是晚清时期釉下五彩的典型代表。虽在动乱时期几经飘摇,但凭借其独特工艺与优良品质,成为我国古陶瓷工艺与古陶瓷文化的重要版图。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的烧制工艺、绘制工艺与釉下五彩工艺均独树一帜,以“三烧制”为基础,配合独特的勾墨线与施彩工艺,在古陶瓷事业暗淡无光的动乱年代独领一代风骚。无锡博物院院藏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是国家二级文物,其器形硕大完整,纹饰精致繁密,款式记录明确,保存精细完好,是研究醴陵窑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见证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工艺研究价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1 醴陵窯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特征—以无锡博物院院藏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为例

1.1 历史沿革

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工艺,是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制完成。制作方法是在做好成型的胚胎或素烧瓷胎的表面用含金属氧化物质的天然矿物作为颜料进行彩绘,描绘出装饰纹样,外施一层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质釉料,入窑高温一次焙烧而成。因先施彩绘后上釉,彩绘图案位于一层透明的保护釉膜之下,故烧成后的彩绘瓷器色泽莹亮,经久不掉色,被称为釉下彩,其中釉下五彩属于釉下彩范畴。

据考古发现,醴陵制陶始于东汉,宋、元时期开始生产瓷器。1904年,熊希龄奔赴日本重点考察当地的瓷器生产状况时,聘请日本技师指导,同时引进日本最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制瓷技术,广纳人才,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1908年湖南瓷业公司成功烧制出玛瑙红、海碧、草绿、艳黑、赭色5种高温釉下颜料,这便是最初的釉下五彩,从此醴陵瓷业有了自己的颜料。同时,瓷业公司也改进了瓷器的烧成方式,改用“三烧制”,醴陵瓷器最终完成了从粗瓷到细瓷的转变,成功烧制出釉下五彩瓷器,将釉下彩工艺推向高潮。

1.2 器形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风格的瓷器造型,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的器形大多取材于清代瓷器,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和改良。如玉壶春瓶、梅瓶等早期经典器形,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稍做改良,大体还是保留了传统,与早期相比并无太大的改变;又如凤尾尊,是花觚的一个变种,它综合了传统尊和觚的特点,属于醴陵瓷的独特器形。

该件大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图1),高46.5厘米,口径12.5厘米,腹径23厘米,底径16厘米。瓶口沿外撇,上颈部向外鼓出,整体造型为长颈、圆腹。圈足矮壮,有力地托起上部瓶身,更显稳定挺拔。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白腻轻薄,清莹透亮,色彩淡雅。这种长颈结合圆鼓腹的瓶形器,是由早期的净瓶或者宝瓶演变而来,属于佛教的用具和法器。随着佛教在我国的本土化,这种长颈瓶在用途上开始世俗化和生活化,形制也逐渐多样化。因此,经醴陵窑改良后的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观赏价值更高。现如今,醴陵五彩瓷的器形种类日渐多元化,大多以观赏性为主、实用性为辅,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和使用习惯。

1.3 装饰纹样

瓷器的装饰纹样与器形属于一个整体关系,装饰纹样依附于器形而存在,除釉下五彩以外,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等都是利用不同的色彩在瓷器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以求美观。醴陵窑釉下五彩的装饰纹样题材广泛,种类丰富繁多,最常见的有动物图案、花草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图案、吉祥寓意图案以及山水画、书法等。

此件大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纹饰一共可以分为三部分:①口沿处以缠枝菊纹为外饰,叶绿瓣粉,穿插排布;短颈处饰锦地纹,色彩搭配与口沿部一脉相承(图2)。②下方以凤穿云纹贯穿整个瓶颈,云纹整体呈如意形,笔意潇洒,云纹尾部肆意飘转,排布错落有致。颈部主体描绘了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凤纹,呈向下翱翔之态。凤凰头部精致有神,羽毛庄重威仪,丝丝可见,羽翼随飞翔之态展开,羽毛层次分明,生动形象,凤足纤细而遒劲。整体色彩搭配素净淡雅,细节刻画生动,凤凰形象跃然瓶上(图3)。③瓶身腹部整体以龙纹为主,云纹和火纹环绕龙身,底部饰以江崖海水纹。龙有五爪,四肢矫健,龙身蜿蜒有力,缠绕着瓶身,背部饰以细密龙鳞,腹部饰坚硬的铠甲,背鳍呈锯齿状,威武凶猛,两侧龙须随风飘动,肆意张扬。其中一条龙张牙舞爪,正努力追赶向前,另一条龙曲身回顾,仿佛在向后方发出警告,霸气威严(图4)。

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龙与凤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象征,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图腾代表,亦是祥瑞之物。龙凤纹上溯至商周时代,发展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在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等瓷器中尤为多见。明清两代瓷器上的龙凤图案,多以祥云纹、海水纹相陪衬,龙凤翱翔于云海之间,象征着封建帝王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威严气势。

1.4 款识

醴陵窑瓷器的款识按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纪年款、地名款、厂和机构款、人名款以及2000年以后出现的企业用款。一般来说,纪年款所占的比例较大,出现过如“宣统年造”这类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又有“戊申年制”等按天干地支来标明器物具体年代的款识,地名款如“湘造”“湖南制造”,厂和机构款如“湖南瓷业公司制造”“醴陵艺术瓷厂”,后期人名款也随之出现。

由于醴陵窑瓷厂为官商合办,因此还有“湖南瓷业公司宣统元年制”“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学堂制造”这类将纪年款与机构款相结合的款识,以这件无锡博物院院藏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为例,瓶底青花楷书款“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字排列方式为三行竖写,无边栏,笔画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工整秀丽(图5)。这一时期正是湖南瓷业公司宣告“开窑”、瓷器正式对外出售的标志,因此底款为“大清宣统xx年湖南瓷业公司”的瓷器大多制作精良,胎质细腻,釉面莹润,施釉均匀,色彩淡雅,是上乘之作。

2 醴陵窑釉下五彩瓷价值品鉴

2.1 历史价值

在清末民初时局动荡的年代,新创烧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产量极少,作品覆盖面不广,传世精品罕见,故有“明清官窑瓷易求,宣统醴陵五彩难觅”之说。清宣统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中处于新旧交替的一个年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仅维持了三年,“大清宣统三年”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综上,大清宣统三年(1911)湖南瓷业公司所产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其价值不言而喻。同时醴陵窑釉下五彩是熊希龄等人在清末救亡图存的政治背景下,为振兴民族瓷业奔赴日本引进制瓷设备,进而烧制出玛瑙红、海碧、草绿、艳黑、赭色5种高温釉下颜料,为挽救和振兴中国瓷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发展成醴陵瓷业一大特色。在救亡图存的特殊时期,它是近代“实业救国”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运动的见证与折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2 文化价值

醴陵窑自东汉创烧到晚清转型,一直是湖南地方瓷业的重要代表之一,记录并传承着湖南地方陶瓷文化面貌,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醴陵窑瓷器无论是器形特征还是装饰纹饰,都流露出大量中国传统日用器与文化审美的特征,从细微处又体现出外来文化尤其是东洋文化对醴陵窑烧造的影响。醴陵窑全盛时期的作品既保留了我国陶瓷的传统纹饰,又流淌着外来审美的趣味,老百姓曾将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戏称为“洋瓷局”。以上文介绍的无锡博物院院藏大清宣统醴陵窑釉下彩绘龙凤纹长颈瓶为例,龙纹、凤纹、云纹、火焰纹、江崖海水纹等纹饰是我国陶瓷传统纹饰的保留,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但从色彩搭配、绘画手法、器形细节等方面研究,均可看出当时日本主流文化与大众审美对醴陵窑烧制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早期湖南瓷业学堂仿效日本建立学制,并且聘用日籍教师授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存晚清时期的醴陵窑作品,大都体现出文化交融的结果,是东亚文化圈内不同的文化面貌在互相影响和作用下的展现,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晚清又一次拥抱世界的见证与展现。

2.3 工艺价值

湖南醴陵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并称为三大“瓷都”。彼时熊希龄从日本引进最新的工业技术,看似是对醴陵窑的一次技术革命,实则是我国延续千年的陶瓷文化与陶瓷工艺在外力作用下的一次自我革新。在保证制瓷核心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借助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断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并反向刺激釉料配比、绘画手法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最终内外结合使醴陵窑瓷器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并延续至今。1909—1915年期间,醴陵窑釉下五彩瓷还先后荣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牌奖、南洋劝业会一等奖、意大利“万国制造工艺赛会”最优奖、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四项殊荣。

醴陵窑的釉下五彩制瓷工艺既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是通过“开眼看世界”利用当时最新国外技术对传统的一次提升。它是我国传统手工艺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局部更新乃至重要创新的代表,为传统制瓷工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实物依据。

3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多学者对醴陵窑的来龙去脉、工艺文化特征等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但与其他传统陶瓷相比,如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明清官窑瓷器等,现在所做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講话精神指导下,笔者以无锡博物院院藏醴陵窑文物的保护与研究为契机,对醴陵窑瓷器再次做出思考与探索,抛砖引玉,希望社会各界对醴陵窑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对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也不断深入,共同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丁叙钧.釉下彩绘瓷器特征、鉴定与辨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

[2]田申.醴陵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3.

[3]邓文科.醴陵釉下彩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4:44.

[4]黄平.浅析龙凤纹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J].景德镇陶瓷,2013(3):14.

【作者简介】许庭嘉,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维修。

猜你喜欢
彩绘
兵马俑彩绘为什么会脱落?
摩洛哥新郎名字藏在海娜彩绘中
快门风景
那年十七
“隐身”
珐琅彩绘
战机彩绘
彩绘生活
彩绘生活
彩绘是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