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做不到”

2021-10-28 01:53吴在天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爬山排队男孩

吴在天

女儿告诉我,这个星期三照常有远足活动,她不想参加,让我给她请个假。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觉得累。不想参加远足这件事,女儿跟我提过两三次。于是,我开始留意,女儿说累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其他原因。因为在玩儿这件事上,孩子是不会觉得累的,哪怕身体真的累了,心里也是喜欢的。

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我对女儿说,我很愿意帮她请假,但爸爸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才知道请假时怎么跟老师说。在我同意给她请假之后,我们又讨论到了更多内容。

女儿说,在远足的过程中确实有比较累的地方,因为全程靠走,还要自己背水壶,还要爬小山坡。但这些情况她都能够接受,真正难以接受的是,有的男生走得比较快,就会催促女孩子,所以女儿觉得有压力。

听女儿这么说,我开始能够理解她的累了。女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较弱,平时我陪她出去运动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她的运动能力发展得相对缓慢一些。正因为此,她爬山行走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一些,在这样的集體活动中,她很容易落在后面,加上又被小伙伴催促,心里对这样的活动早就有了抵触情绪。而且,为了方便管理,老师让孩子们按序号来排队行走。女儿的序号前后刚好都是男孩,前面的男孩跑得快,后面的男孩嫌她慢。这么多因素叠加,女儿就开始出现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倾向了。

我跟女儿说:“我们这次先请假,然后再一起想想看有什么办法。爸爸回头也跟老师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换种排队的方法。”我并不确定沟通之后,老师是否会考虑换其他的排队方式,但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方式的话,我也做好了每周三替女儿请假的准备。

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有个误区,总觉得别的孩子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孩子的能与不能、敢与不敢,是和个体的发展有关系的。压力能够使人奋进,但如果无视孩子的成长发育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话,一旦超出了压力承受范围,反而会导致孩子不敢去挑战,进入到恐慌状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得到专业帮助的话,孩子就会待在那个状态里出不来,失去学习与探索的动力,也不敢再面对挑战。

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回到家后表现得很沮丧,说自己打球总是打不好。妈妈安慰了女儿,并且鼓励她下次再试一试。可是,第二次、第三次,情况一次比一次糟糕,妈妈马上就替女儿约了心理咨询。

这位妈妈说,女儿之前扔球扔不进去是很正常的,她可以慢慢学习,但现在的问题是,女儿在篮球架下没有办法把球扔出去,她已经不敢尝试了。这已经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问题,更涉及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孩子愿不愿意做,也不是怕辛苦怕累的问题,而是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状态,看到孩子的努力、局限与客观的环境等。

如果我当时不给女儿请假,逼着她去参加远足课,可能女儿最后也去了,但是她在活动中体验的就不是爬山的乐趣和体能的锻炼,而是同伴的催促和内心的压力。我实在不忍心让女儿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当时也做好了长期请假的准备。幸运的是,学校老师在听了我的反馈之后,很快就调整了排队方式,女儿也不再为远足感到有压力了。

我对女儿说我很愿意为她请假的时候,她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因为我们非常坦诚地交流和讨论,而且还想到了办法。而这次的成长,远比远足爬上山坡更重要。

猜你喜欢
爬山排队男孩
我们一起去爬山
亲爱的“老男孩”
我们去登高
差不多男孩
排队做操
为什么爬山后会腿酸?
瓶中妖怪
男孩John
排队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