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丹
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幼儿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奠定了基础。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提高对自闭症幼儿的重视程度,通过游戏的形式模拟生活交往情景,从而培养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本文分析了角色游戏对自闭症幼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利用角色游戏提升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为了有效培养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思考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能力培养的意义。角色游戏可以让缺少社会交往经验的幼儿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让幼儿在收获社会交往经验的同时,更好地领悟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合作与分享等关系。笔者所在班级中有一个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幼儿,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课堂上常常无法按照教师的指导活动,不仅影响了班级的教学效率,对幼儿自身的心理也造成了困扰和负担。笔者希望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该幼儿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
角色游戏是一种便于幼儿理解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手段,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快乐的角色扮演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自闭症幼儿在活动时可能会因情绪上的波动而破坏课堂氛围和秩序、破坏其他幼儿的活动成果和合作,运用不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面对这种可能存在的状况,教师要具备耐心和细心,创设幼儿感兴趣且不排斥的游戏情境,合理引导自闭症幼儿参与活动,让自闭症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体会社会交往的内涵,帮助其逐渐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一)包容自闭症幼儿的行为
在感到不安或紧张时,自闭症幼儿行为可能会异于常人,不被大众所理解。教师要努力引导幼儿之间的同理心,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耐心地将自闭症幼儿引入游戏情境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其他幼儿接纳并关爱自闭症幼儿的异常表现,创建和谐班级,促进幼儿共同进步。在游戏中,自闭症幼儿容易因为情绪的不满进行不恰当的发泄,在保证其他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教师要及时疏导自闭症幼儿的心理问题,减少其破坏性行为的发生,提高其他幼儿对自闭症幼儿的接纳程度。
(二)强化规则的重要性,逐步培養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过度纵容自闭症幼儿,加强规则对其行为的约束力,提高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教师通过角色游戏对自闭症幼儿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有效提升自闭症幼儿遵守规则的自我意识和修养。教师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设定简单的规则,逐步培养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并及时根据幼儿的状态调整游戏内容。比如,在果蔬买卖游戏中,教师可以设定顾客只能在柜台外挑选,不可以进入结算区域,但是自闭症幼儿很有可能会违背游戏设定并扰乱游戏秩序,出现哭闹行为。此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参观结算区域,再通过其他幼儿以及自身的行为对自闭症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如果在游戏中进入结算区域就会导致游戏失败,让他们领悟到规则的重要性和约束作用,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循环渐进地调整游戏设定
自闭症幼儿较为情绪化,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异常行为。但是角色游戏有较强的想象和创造要求,过程及结果都是未知的,这对于自闭症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要结合角色游戏的特征设计游戏内容,通过有效引导,让幼儿能及时适应游戏的变化。教师可以将游戏层次分为单一游戏角色、类似游戏角色以及富有变化和特点的游戏角色三部分,逐步调整游戏设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相应的引导。由于自闭症幼儿缺乏语言感知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自闭症幼儿设定语言、行为表现都较为单一的游戏情境。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为自闭症幼儿安排台词和行为较为单一的角色,如售货员、收银员等,增强自闭症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熟悉了这种形式的游戏后,教师可以逐渐增加游戏难度,在自由对话的角色中为自闭症幼儿挑选较为简单的角色进行扮演。比如,在过家家的游戏中设有“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等角色,教师可以让自闭症幼儿从“弟弟”“妹妹”的角色开始扮演,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让其扮演更具挑战性的“爸爸”“妈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心理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注重游戏后的总结和评价
在评价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表扬和鼓励表现较好的幼儿,指出游戏中的失误和问题,让幼儿及时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评价激励幼儿改正错误,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将之放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设立“谁最有礼貌”“谁最守规则”“谁最会说话”等模块,帮助自闭症幼儿发现自己身上所具备的美好品质,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游戏中能更加积极上进,进一步提升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要特别关注自闭症幼儿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多与其他幼儿交流沟通,让自闭症幼儿能有效且及时地加入小组讨论,与同伴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潜移默化地让自闭症幼儿乐于与他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给予自闭症幼儿足够的关怀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自闭症幼儿的不当情绪和行为。在培养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大纲细化教育流程,并结合自闭症幼儿的情绪及性格特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寻求更有效、更合适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完成角色游戏中设定的社交活动,进一步提升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