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生活化和自主化的思考

2021-10-28 19:52归矫捷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幼儿园区域

归矫捷

近几年,户外区域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热情,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开展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释放幼儿天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一、存在的问题

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以无意想象为主,即无目的性、易受外部环境和个人兴趣干扰的想象。教师若忽略幼儿的无意想象,而只以固有的事例去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忽视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幼儿生活环境的转变也导致了其思维模式的转变。长此以往,可能会阻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少数幼儿园教学重点不突出,一味迎合教材,忽略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没有意识到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能力的重要性,不注重教学活动的创新,内容陈旧,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要求。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设计有以下问题:一是活动安排过少。部分幼儿园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认为教的知识越多越好。教师未能挖掘幼儿潜能,幼儿得不到培养;二是活动内容单一。少数幼儿园虽然紧跟时代步伐,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但授课内容单一,不利于多方面拓展幼儿的实践能力;三是教学空间有限。部分幼儿园园区面积小,户外活动形式单调,不能全方面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户外活动开展的目的是释放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加强幼儿与生活的联系。但是,户外活动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使教师难以完全预判各种情况,给幼儿的管理带来了不便。还有部分幼儿园过于追求活动形式的新颖,导致活动设定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实践价值。

二、解决的思路

(一)利用榜样力量,规范行为准则

虽然幼儿的行为难以规范,但他们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带头示范,以此规范幼儿行为。教师可以选取表现出众的幼儿进行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让其他幼儿模仿,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自定活动规则,约束自我行为

教师可以提前考察開展户外活动的场所,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活动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怎样做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出现问题该怎么办等问题,提前预设应对措施。教师与幼儿一起制订活动规则,保护幼儿不受伤害,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在活动时,教师可以认真观察,鼓励幼儿之间互相督促,不断引导、规范幼儿行为,为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三)迎合幼儿天性,更新园区设施

部分幼儿园条件有限,只能在园区内开展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幼儿园可以更新园区设施,如购置丛林历险装置,设置攀爬区、丛林木屋、秋千,丰富幼儿的活动。设施的更新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幼儿选择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风格的制订、活动器材的选择等都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教师可以收集幼儿意见,充分了解幼儿喜好,鼓励幼儿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为每个活动区域设计独一无二的标志。例如,幼儿可以用动漫人物作区域标识,也可以涂上油彩在墙上留下自己的手掌印,让园区的装饰更具特点。

(四)利用区域环境,合理创设空间

幼儿园可以合理利用周围资源开展户外区域活动。如小区里的人工河、篮球场、小公园等。幼儿可以观察公园里的花,可以在草地上放风筝,可以尽情地奔跑,释放天性,锻炼身体。社区资源丰富了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内容。再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地处江南,具有水榭亭台、小桥流水等人文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带幼儿到当地景点开展活动,逢年过节还可以结合本地的民风民俗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幼儿可以在户外区域活动中开阔视野,另一方面,独具地区特色的户外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图1 活动一

图2 活动二

图3 活动三

(五)利用生活元素,获取丰富内容

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提升幼儿主动性。例如,幼儿园可以开辟场地,提供玉米、小麦、白菜等植物的种子以及小锄头、铁锹等工具,让幼儿种植。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不易,会更加珍惜餐桌上的食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生活化游戏材料”收集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易拉罐、塑料瓶等材料和幼儿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例如用竹子、柳枝、草绳等材料编织成动物、花环、坐垫等手工艺品。多种多样的户外区域活动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可以让幼儿自主探索身边一草一木,可以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六)鼓励家校结合,提高活动效率

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加户外区域活动。家校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家长观看幼儿户外活动的视频,或者让幼儿口述活动经历,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户外活动的表现;二是开展户外亲子活动,如在植树节举办“共种一棵树”活动。家长与幼儿不仅能从中收获快乐,而且在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这种家校结合的户外区域活动既提高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也让家长充分地参与了幼儿的成长。

(七)完善活动记录,细化评估细则

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学有所获,在游戏中成长。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让幼儿回顾自己的动手过程,明白自己的所得,让其他幼儿注意到自己忽略的细节,拓展其活动思路。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展开集体轮流评价,从游戏规则、活动的安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让幼儿主动思考自己或其他人在游戏中的表现,在交流分享中取得进步。

基于对户外区域活动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户外区域活动应尽量取材于生活,保留生活中的元素。首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尽量提供多种选择,让幼儿有选择的空间;其次,教师要创设更多适合幼儿思维模式的教学情景,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及时解决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幼儿的每一步成长,帮助幼儿提升实践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幼儿园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
分区域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