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建构活动

2021-10-28 01:12谢彦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经验建构社区

谢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本文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的项目活动——“我居住的社区”为例,探讨开展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有效途径。

一、游戏前借鉴经验,引发问题

(一)活动背景

通过幼儿在户外大型建构游戏中的表现,笔者发现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我以谈话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了交流,对其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是“大家平时都搭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了解了幼儿在建构方面的已有经验,让他们注意到经验源于生活,从而引出建构“我居住的社区”的主題。二是“我们居住的地方都有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集体讨论,这能更好地拓宽他们的建构思路。三是“你们想要怎么建构自己的社区?”,我发现幼儿对“社区”这个词存在认知偏差,于是鼓励他们带着探索的目的对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实地走访,通过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记录其发现。

(二)活动准备

在确定建构主题后,我带着幼儿开始了准备工作。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社区里的设施或建筑有滑梯、健身器材、广场、居民楼、超市等,社区里的房子形形色色,建造的方式不同,我们该怎么开始呢?辰辰提议可以一起去社区考察,将看到的东西画下来。经过商量,我们分成六个考察小组,分别观察别墅、商品房、小河与小桥、篮球场、超市以及马路。

写生回来后,我们分析了社区的环境,确定了以下计划:第一,我们手里的材料不够,需要收集一些做桥墩的奶粉罐、做马路的纸板等,以此来丰富我们的建构内容;第二,我们要成立几个建构小组,确定组员并且推举组长;第三,在每次建构前,我们需要先画好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进行建构。

二、游戏中建构经验,深入探究

确定好“我居住的社区”的方案后,幼儿开始一起商量自己组的设计图,从家里和学校资源室找来了他们所需的材料。我在建构活动中适时引导幼儿,开拓他们的思维,让其对活动保持新鲜感和兴趣。

(一)探索建构方法,为以后搭建做准备

掌握建构方法是幼儿开展建构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如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的材料等,使其了解材料的结构、作用和性能。教师要培训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建构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设计构思能力。在建构前,我一一介绍了材料的特性及其功能,让幼儿思考他们需要哪些形状的材料,根据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比如,建构商品房组中的怡怡说:“我们可以拿几块长条形积木放在底下,或是把它竖起来当作房子的门。”另一位幼儿说:“我觉得屋顶应该用三角形的积木,我设计图上就是三角形,而且我家里也是三角形的屋顶。”我会和幼儿一起分析他们的作品,讨论搭得是否适宜,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等。多次指导后,幼儿能十分熟练地运用建构材料,也能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新作品。

(二)分享交往策略,提高幼儿合作水平

建构游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搭建技巧,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我发现部分幼儿虽有同一个目标,彼此也知道如何建构,但大家你建你的,我建我的。我在欣赏作品时问这组幼儿:“请问你们今天的作品是根据谁的设想来搭的呢?”幼儿纷纷回答:“这是我搭的。”“顶上是我搭的。”“我搭了底下的花园。”我告诉幼儿:“你们是一个整体,要按同一个想法一起想办法搭,如果有不同想法,大家可以先商量再搭建。”我多次强调“一起”,试图让幼儿明白建构作品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遇到分歧时,他们可以协商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培养规则意识,营造良好游戏环境

教师要让幼儿按序、按需搬运材料,将材料整理好并摆放整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搬运积木前会商量搬运多少材料,在活动后他们可以很快地完成积木的整理工作。建立规则意识能培养幼儿的归类、整理能力,也能让幼儿有更多有效的建构时间。

三、游戏后拓展经验,反思提升

(一)重视活动分享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及时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分享作品,帮助幼儿分析游戏技巧。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其他组的成功经验,讨论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幼儿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下一次的建构活动做准备。例如,在分享别墅组的建构作品时,我让全班幼儿作为小评委,边看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你们喜欢这样的别墅吗?你们觉得作品好在哪里呢?如果你作为别墅设计师还想搭些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讨论得十分热烈,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于是,该组幼儿参考其他幼儿的意见调整了自己建构的房子。活动的总结与分享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宝贵的建构经验,还会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二)深化建构主题

在进行多次建构游戏后,幼儿已经能将社区建构得初具规模了。教师如果让幼儿多次建构相同的内容,那么活动会变得越来越没吸引力。在一次游戏结束后,我问幼儿:“你们现在建构的社区非常好看了,如果其他班的弟弟妹妹要来参观,想看看小河里有什么,别墅区有哪些品种的花草,超市里卖什么,你们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让幼儿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逐渐丰富了建构社区的细节,让幼儿在每一次建构活动中创新创造,提升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

在“我居住的社区”建构游戏的推进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建构水平、合作水平、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从刚开始对社区的一无所知,不知道该建构什么内容,到后来每次游戏都十分投入,把建构游戏当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开展幼儿园主题建构活动时,教师需要适时指导幼儿和适当介入游戏,及时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让幼儿敢于探究和尝试,从而真正喜欢和投入主题建构游戏,促进幼儿合作水平和建构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经验建构社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社区大作战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