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香
大自然是七彩的,幼儿园课程也应该是七彩的,北京市懷柔区第二幼儿园基于“崇尚自然,七彩阳光”的办园理念,让课程来源于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并回归自然,建构了以德育、生活化主题、社会实践、国旗下微课程、家园共育和艺术创意为主要内容的“七彩教育课程”体系。 其中“七彩社会实践课程”以地域资源为依托,以幼儿亲身参与的自主性活动为载体,通过远足、参观体验、人际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坚持、专注、勇于挑战等品质,支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利用景观资源,开展远足活动
幼儿园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景观资源,结合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远足实践活动,如登长城、水库远足、徒步运动会等。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又使他们萌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课程建设中,师幼共同计划是我们提倡的活动方式。幼儿在多次讨论中制定登长城等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前运动准备、材料准备等。这使得实践探索活动更加丰富,贴近了儿童需求,也发展了幼儿计划与行动的能力。
家园携手共育,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幼儿园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能给儿童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和经验。幼儿园注重围绕课程的建设与开展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积极吸纳家长提供的丰富资源,拓展班级层面的“七彩课程”等活动。例如,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带领幼儿走进农田、果园、老字号工厂等地,与农民伯伯、工人师傅面对面交流,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收获的喜悦。这是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学习的过程,也是挖掘地域资源形成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
社区资源支持,丰富生活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我们鼓励中、大班的幼儿开展义卖、走进敬老院和残疾人活动中心等活动,为老人和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快乐,传承“孝老敬亲”“关爱他人”的优良传统美德,让爱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整合地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发展需要,丰富了幼儿对所在区域的认知和体验,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又突破了将教育“圈”在幼儿园墙内的传统思维。“七彩社会实践课程”的建构,与社区内邮局、消防队、敬老院、派出所、图书馆等形成了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