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M光接口的线路保护通信通道设计与应用

2021-10-28 12:52:48蔡勇超吕华良曹小冬
电气自动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接口技术误码光缆

蔡勇超,吕华良,曹小冬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 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保护装置在线路两端成对安装,装置之间实时通信,主要的通信方式有微波、电力载波和光纤等。随着电网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2],电力系统对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及时性要求也逐步提升[3],微波和载波等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电网的需求。在当前的继电保护技术标准中,明确将光纤通信作为首选的通信方式[4]。

用光纤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有两种方式:光纤直连和光纤复用。光纤直连就是将线路两端保护装置直接用光纤连接,这种方式简洁高效、稳定可靠,但是需要占用较多的纤芯资源,光缆故障时通道转移灵活性较差,需人工干预,不利于快速抢修[5]。

传统的光纤复用通道是将保护装置发出的光信号转换成2M电信号后复用到光传输设备,再通过光纤传输到对端。这种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也存在如光电转换设备厂家众多、无统一标准、且一般都为单电源供电以及可靠性不高等弊端[6]。近年来,2M光接口技术日趋成熟,并在佛山供电局的保护通道改造项目中成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光纤复用通道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线路保护光纤通道现状

1.1 光纤直连方式

光纤直连保护通道如图1所示,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通过联络光缆连接到通信光缆ODF处,再经过变电站之间的直连光缆和对端保护装置互联。

图1 光纤直连保护通道示意图

光纤直连是保护通道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早先的单通道保护装置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结构。该方式连线简单、中间环节少、方便故障查找,但是通道路由固定,一旦光缆中断不能主动切换到备用通道,需人工调整到应急迂回路由[7],抢修时间长。

1.2 光纤复用方式

由于光纤直连方式占用大量纤芯传输低速的继电保护信号,造成资源浪费。随着保护通道双重化的发展趋势,占用的纤芯资源会越来越多,因此光纤复用通道是解决纤芯资源不足的重要方式。

如图2所示,保护装置发出的光信号经光电转换设备MUX机后变成2M电信号,再复用进电力传输专网SDH中,对端再解复用出2M电信号,同样要经光电转换后送到保护装置。

图2 光纤复用保护通道示意图

这种方式使得光缆利用率大幅提升,一对纤芯能够传输多条线路保护通道,同时通道的灵活性很高,传输网有多条备用路由可选,通道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或经网管远程调整到其他通道。

但是,这种方式信号经过的中间节点较多,传输效率低,增加了通道的故障点,特别是光电转换设备厂家型号众多,无远程网管功能,且大多为单电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 2M光接口技术原理

2.1 技术背景

2M光接口技术规范最早出现在IEEE制定的C37.94标准中,目的是规范保护设备和通信设备之间的光纤接口,使得不同厂商的继电保护设备和通信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在该标准中,2M光信号与E1电信号的帧结构相似,都是由256 bit组成一个包括帧头、开销数据和通道数据的基本帧,但用于传输信息净负荷的只有96 bit,通道带宽利用率仅为37.5%[8]。

南方电网公司在C37.94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集成其主要思想,联合主流通信和继电保护设备厂商推出了新的2M光接口企业标准,不仅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和通信设备的直连互通要求,且进一步提高通道利用率。采用非成帧不归零码(NRZ)的2M光信号,所有32个时隙都能传输信号,且对继电保护设备侧的信号编码没有要求,兼容性更强,通过获取并添加同步时钟信号,可以实现由不同厂家的SDH网络直接透传[9]。

2.2 技术原理

如图3所示,2M光接口装置由2M光电转换模块、时钟提取及恢复模块、信号复用/映射模块及信号解复用/解映射模块组成。从保护装置发出的2 Mbit/s光信号首先来到2M光接口板的Rx接收端口,完成光电转换,此时的电信号还没有时钟信息,通过时钟恢复模块将定时时钟信号加入2M数据码流中,从而进行时钟再生、完成码流重定时,恢复正常2M信号时钟[10],形成标准2 Mbit/sNRZ码流。信号复用/映射模块与传统SDH传输体制复用过程完全相同,完成2 Mbit/sNRZ-TU12-VC12-VC-4的映射[11],至此2M光信号复用到SDH进行传输,解复用过程则相反。

图3 2M光接口装置原理框图

3 通道设计与应用

3.1 基于2M光接口的保护通道模型

如图4所示,2 Mbit/s光接口板和电接口板类似,一般占用两到三个槽位(不同厂家的板件规格不同),安装在传输网设备的核心机框上,取代原有的 2 Mbit/s 电接口板。保护装置发出的2 Mbit/s 光信号,通过两根尾纤接至保护室光纤配线单元,经保护室和通信室联络光缆连接到传输设备上的 2M 光接口板的光纤接口,然后直接进行2M信号的光电转化,这样的通道模式较传统光纤复用模式省去了单独的光电转换装置,不仅能够节省机房屏位空间,简化继电保护信号的编解码环节,减少继电保护设备和通信设备间的连接线缆,而且解决光电转换设备不能远程网管监控的问题,不会因为中间线缆或光电转换装置发生故障而影响继电保护业务。

图4 2M光接口保护通道模型图

3.2 2M光接口技术应用实例

当前,佛山供电局正大力推进保护通道双通道改造,其中利用2M光接口技术的通道占到一半。典型的应用方案如图5所示,某条220 kV线路共有A、B两套保护装置,每套保护装置有2个通信通道,则该条220 kV线路共有4条保护通道。主一保护通道一为光纤直连通道,主一保护通道二和主二保护通道二都为基于2M光接口技术的光纤复用通道,主二通道一为传统的光纤复用通道。其中传输A网和传输B网是不用厂家设备独立组成,四条保护通道通过3个独立光缆路由传输[12],确保保护通道能抗光缆N-2风险(即变电站出站光缆中的3条断了2条也能保障保护通道不中断)。

图5 典型220 kV线路保护通道方式

四条通道采用三种不用的通信方式,能够避免单一通信方式带来的设计缺陷,提高保护通道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13],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约通信光纤资源。

3.3 2M光接口信号测试方法

2M光信号的测试方法与2M电信号的测试方法类似,都要用到2M误码仪,不同的是2M光信号测试仪可以直接测试光信号[14]。测试方式主要有离线对测、离线环测和本地自测,测试内容包括光功率、灵敏度、传输时延和稳定性等参数[15]。

如图6所示,离线对侧就是在变电站A、B两侧通信设备2M光接口处各连接2M光误码测试仪,测试通道的传输性能。离线环测是其中一端在通信设备2M光接口处将收发端口连接,对端人员用2M光误码测试仪连接到相应的2M光接口,用于测试通道的通断、误码和时延等性能。本地测试主要测量设备的发光功率,用于判断设备收发光模块是否正常、收发光功率是否满足要求。

图6 2M光信号测试方式

3.4 2M光信号测试结果分析

采用离线测试模式对2M光接口进行误码测试,需要选择正确的信道编码,根据编码规则,1B4B和曼彻斯特编码最大连0或1为2,对应的检测门限应设为3,而CMI编码最大连0或1为3,其对应的检测门限应为4,并且选择内时钟为发送时钟。下面分析离线环测和离线对测两种方式的测试结果,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

离线环测是远端设备自环,本端测试仪表检测正常,没有告警和误码,证明2M光信号通道正常。远端解开自环,本端仪表显示AIS告警和误码,说明两端接口对应正确。如仪表有LOP告警和误码,则发光频谱偏离正常范围。因为频谱出现异常偏离,导致光电转换输出的电平值只有0没有1,所以测试仪的伪随机码,不能同步信号时钟。若光功率低于最小灵敏度或高于过载点,则仪表显示误码,此时应通过加大光功率或增加衰减器将光功率调节至合理范围。若时钟恢复模块故障,信号速率异常,仪表报AIS告警。这是因为2M光接口从接受信号恢复出的时钟偏离标准的速率,2M信号无法映射/复用到VC12,本端SDH设备向下游SDH设备插入AIS告警,经环回后回到仪表。

离线对侧是两台仪表分别连接本端和远端,正常情况下两台仪表都没有告警和误码,若其中一台仪表插入LOS告警或者断开连接线,另一侧的仪表应有相应的AIS告警和误码,否则两端接口对应不正确。

3.5 应用成效

2M光接口技术在佛山供电局保护设备双通道改造项目中得到大力应用,主要取得如下成效。

(1) 提高光缆纤芯利用率,解决通信光缆纤芯资源不足的问题,助力佛山局推进保护通道双重化改造。以往继电保护通道大多采用光纤直连方式,占用大量纤芯资源,且业务单一,纤芯利用率不高,不利于后期通信网络建设。

(2) 解决MUX装置不能网管的问题。MUX装置作为一种第三方的光电转换装置,厂家型号较多,接口不统一,没有统一网管功能,往往是保护通道故障的多发点[16]。

(3) 解决保护通道路由较长、节点较多时通道时延过大问题[17]。减少信号的中间转换环节,提高了传输效率,信号时延更低,稳定性更高。

(4) 解决保护通道故障抢修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光纤直连的保护通道,若光缆故障时,需要通信、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人员去现场把保护通道转移到备用通道,耗时耗力。若采用2M光接口技术,当光缆故障时,只需通信网管人员在网管系统进行业务路由调整即可,大大缩短抢修时间。

(5) 解决通信机房空间不足的问题。现有通信机房特别是老旧机房,空间资源有限,若采用2M光接口技术可减少MUX设备屏柜,为后期通信网的建设预留空间。

综上所述,2M光接口技术解决了传统光纤复用保护通道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是保护通道通信方式的一次技术革命。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光纤复用保护通道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了基于2M光接口技术的保护通道应用新方式,给出了2M光信号的测试方法,并将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带来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目前广东电网220 kV线路保护通道双重化率约为53%,根据南方电网提出的保护通道“永不中断”计划,保护通道双重化改造势在必行,应用2M光接口技术将能够节省投资,提高光纤利用率,减少施工环节,降低改造难度。

猜你喜欢
接口技术误码光缆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ZPW-2000A电码化轨道电路误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误码测试方法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58
气吹法光缆敷设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现代传输(2016年3期)2017-01-15 14:23:03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现代传输(2016年4期)2016-12-01 06:43:01
中文GIS自然语言接口技术研究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电信科学(2016年9期)2016-06-15 20:27:30
天地一体化网络和空中接口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