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外译书稿的常见问题

2021-10-27 10:51张立萍
出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走出去

摘 要:基于作者从事中国文化外译书稿的编辑实践,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大量真实语料,从表述的政治性和知识性、翻译的科学性和地道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归纳总结出中国文化外译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译者和编辑同人提供些许参考,以便更好地服务海内外读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关键词:走出去 国际传播 外译图书 语料分析 编辑实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图书编辑,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國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践的道路上信心倍增。截至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出版的《老子如是说》《孔子的智慧》《汉字》《中国文化读本》等一批优秀图书,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已输出至罗马尼亚、匈牙利、马其顿、塞尔维亚、尼泊尔、土耳其、黎巴嫩等10多个国家,其中《孔子的智慧》(马其顿文)、《老子如是说》(罗马尼亚文)、《中国文化读本》(马其顿文)入选2020年丝路书香工程项目,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讲好中国的传统故事,还要讲好中国的当代故事,展现中国的当代风貌,积极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外研社还策划出版了一批介绍中国当代文化的图书,展示“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例如,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图书《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已出版10个语种的中外对照版图书,受到学习外文专业的国内学生和学习中文的外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版权已输出至韩国、尼泊尔等国。本文将以笔者责编和维护以上文化类外译图书项目的编辑实践为基础,借由多本图书的审读报告,通过比较和分析大量真实语料,归纳总结中国文化外译书稿的常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译者和编辑提供些许参考,以便更好地服务海内外读者、传播好中国的优秀文化。

一、表述的政治性和知识性

1.避免政治性问题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对书稿政治性问题有明确的规定,是出版工作中判定书稿政治问题的法律依据。此外,还有相关的文件、条例、通知等,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学习和积累,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

在英文翻译稿中,很多中文词汇的英文表述常常容易含有政治性问题。常见的词汇误译有“韩国”一词,英文应使用South Korea,而非Korea。有时,拼写差错也会导致重大问题,如“中国”(the Republic of China应改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已废弃的口头表达,如不能用Taiwan issue或issue of Taiwan,而要用Taiwan question。再如,某处原文是“出境旅游”,其中包括赴港澳台的旅游,而译文traveling abroad的意思是“国外旅游”,也就误把港澳台归入国外了。为了避免短语太长,建议采用outbound travel。可见,一词之差就可能会出现政治性问题。

在介绍中国内部的“民族”时应使用ethnic group,而非nation或nationality,如Bai ethnic group;“少数民族”应使用ethnic minority groups,而非ethnic minorities。

中国历史悠久,56个民族紧紧相依,五千年灿烂文明熠熠生辉。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容易涉及“风水”“宗教信仰”“价值观”“金钱观”“命运”“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离婚率”等问题,要客观表述,注意国家形象和立场。编辑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至政治、民族、宗教、格调,小至用词色彩,都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

2.正确使用地图

一般而言,古今中外地图,凡涉及省/州界线或国界线的,均须送审。出版物中涉及须送审地图的,一律要履行送审手续。如果地图可有可无,可以与作者商议删除。例如,《汉字》一书原稿在列举陶器出土的几个遗址时使用了一幅地图,以展示半坡、姜寨、吴城等地位置,但此图存在渤海湾的海岸线未画全、所标地名字迹不清楚等问题。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效果的前提下,责编与作者商定作删除处理。再如,《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中英对照)》在讲“行政区划”时配了一幅中国地图,已有审图号,故可以使用。

地图问题主要涉及漏绘、错画分界线和同一国家的颜色不一致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较为隐性的问题,如有地图作为背景的衣服、书稿、视频、景区图等。

3.细心核查图片

有时文化类书稿中会涉及国旗、人民币等,它们经常隐藏在一般图片中。例如,在介绍中国的“抓周”习俗时,图片内容可能会涉及人民币等,需要进行替换或修改。

此外,要特别注意图片本身是否被翻转了。例如,在《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书稿中描述跪射俑时,文字为“右膝着地,左腿弯曲”,经过核查得知,文字表述正确但图示错误。因此,应将下图(见图1)图左进行左右翻转,修改为图右。

4.认真核查文字知识

文化类图书内容丰富,所涉学科甚广,译者和编辑特别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预防知识性和事实性差错。

第一,翻译前要保证中文准确,但有些汉语词汇翻译成英文时,通常会用拼音表示,虽然汉字看上去没有问题,但转换成英文时却易出错。例如,人名“尉迟恭”中不常见的复姓“尉迟”,稍不留神,英文就写成了拼音的表示形式Wei Chigong,实际应改为Yuchi Gong。

第二,在介绍中国的民族政策、婚姻制度时,可能会涉及引用法律条款,一定要仔细核查,确保引文准确、一字不差。

第三,对于熟悉的中国特色词语也要勤于查证,保证准确。例如,在讲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时,根据外研社《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呼和浩特的英文Huhehaote (Huhhot)应改为Huhehot (Huhhot),北京市Beijing City应改为Beijing Municipality。

第四,注重核查脚注和参考文献里的细节信息,尤其是数据、文献名、人名、地名、机构名、事件名称等。例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中的单位“万”错译为million(百万),应改为ten thousand。涉及单位换算时一定要核查,约数尽量接近准确,局部保持一致,如“50丈高”对应的单位换算,50 zhang (about 150 meters) tall应改为50 zhang (about 167 meters) tall。此外,英文中小词众多但含义丰富,特别是介词的使用要准确。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低级的数据表述差错,如“近2500”应为nearly 2500而不应翻译成over 2500。

二、翻译的科学性和地道化

中外文之间的语言文字及文化差异,给语言转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综合运用直译、意译、倒置、转译、合译、分译、增词、省略、释译等多种翻译技巧。

中国文化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西方把翻译当成一种科学,但许渊冲先生说科学无法解决文学的优美,不能只翻译表面形式,要提取中心思想,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书稿译者和编辑,也许我们达不到许渊冲先生的翻译要求和境界,但我们可以以之为模范,尽力做到“思想准确”“优化表达”“传达美感”,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展示中国智慧。时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细思、勤查的作风,才能使读者读到更加准确、地道、科学的内容,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基于实践积累和学习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翻译的科学性和地道化。

1.精选用词

第一,辨别同义表达,选择最贴切的。基于语言多样性的特点,同一词语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我们需要选择最恰当的那一个。例如,“从远古时代起”(since very ancient times→since time immemorial),“各行各业”(every industry→every walk of life),箭头后面的成分显得更加地道,英语母语者更易于接受。需特别注意的是,选词不能混淆概念,如汉语拼音中的声母(initials)不等同于英语语音中的辅音(consonants),韵母(finals)不等同于元音(vowels)。

第二,词序的地道化。由于说两种语言的人的思维顺序的差异,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常常发生语序翻译错误的情况。例如,“中国传统戏剧”实际应翻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而非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为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而非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再如,“杭州西湖”Hangzhou West Lake应改为West Lake in Hangzhou。可见,要分辨清楚修饰语与中心语在不同语言中的位置关系。

第三,音译时的表现形式。在翻译中国特色的词语时,一般建议采用“音译(意译)”的形式,如Laozi(Lao Tzu)、Yasuiqian (New Year Money),全书的形式须保持一致。此外,在音译时使用正斜体也是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讲,中国特色的事物,在没有对应的英文词时,用斜体拼音表示,如“气功”(qigong),但有些已经为西方读者接受的东西则用正体,即有些汉语拼音已成为正式的英文词被收入英文字典,如“馄饨”(wonton)、“功夫”(kung fu)和“阴阳”(yin and yang)。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如“清明”“立春”,使用首字母大写、正体(Qingming,Lichun);如果只是当成普通名词,就使用小写、斜体(qingming,lichun)。

第四,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翻译问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五千年沉淀出许多专有词语。如“闰月”译成(of calendar) leap month比译成leap (of calendar)更佳。再如,“拜师酒”不是“向老师表示感谢的酒”(expressing thanks to a teacher jiu),而是“徒弟认老师的酒”(apprenticeˉacknowledgingˉmaster jiu),后者表达更加准确。又如“春节联欢晚会”譯成the special Spring Festival Gala)比the special Spring Festival variety show更佳,“神农”使用God of Farming比God Peasant更能准确“达意”,等等。

2.优化句式

中英文不但在用词上有文化内涵的差别,而且在句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对于“有”的英译,中文习惯用主谓结构,直接使用have,而英文多用客观表达,以it作为形式主语。例如:

【原文】中国人有在过年和一些喜庆的日子放鞭炮的习俗。

【原译】Chinese have a custom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n some redˉletter days.

【改译】It is customary in China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n some redˉletter days.

对于“有”的翻译,后者则显得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英文读者易于接受。

再如,在下面这句话中,动名词的逻辑主语是couples(夫妇),而get pregnant(怀孕)的逻辑主语应是女性,所以须翻译出“夫妇计划要孩子”的内涵,主谓搭配才符合逻辑。

【原文】……规定夫妻双方均要做孕前体检,确保夫妻双方适合备孕。

【原译】It was also stipulated in the policy that couples should undergo a medical check to ensure their health before getting pregnant.

【改译】It was also stipulated in the policy that couples should undergo a medical check to ensure their health before planning to have a child.

3.语篇衔接

衔接与连贯会使语言更加地道,主要存在于句子内、句子间、段落间等。英语多用介词、从句等,使语句段落的黏着性更强。例如:

【原文】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几个历史阶段,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原译】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historical stages: primitive society,slave society,feudal society,and semiˉcolonial and semiˉfeudal society.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on October 1,1949.

【改译】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historical stages: primitive society,slave society,feudal society,and semiˉcolonial and semiˉfeudal society,befor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on October 1,1949.

再如,在优化句式的黏着性和简洁性方面,还可以这样操作:

【原文】中国的近海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为中国内海。

【原译】There are four seas near the land of China (这里还存在漏译和表意不准确的问题):the Bohai Sea, the Yellow Sea, the East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of which the Bohai Sea is an enclosed sea of China (虽然使用了正确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但下面此处的说法更优化).

【改译】Along the Chinese coastline from north to south,there are four seas:the Bohai Sea (enclosed within the Bohai Bay) (這样表达更加简洁),the Yellow Sea, the East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4.读者接受

在文化外译时,可以采用增译背景知识、补充说明等策略,但是表达一定要准确。例如前文提到的一个案例,增补了外国读者熟悉的数量词。

【原文】有的说,从前有一棵桃树,五十丈高,结的桃子三尺二寸。

【原译】One legend states that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enormous peach tree,50 zhang tall.Its fruit measured three chi and two cun in size.

【改译】One legend states that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enormous peach tree,50 zhang (about 167 meters) tall.Its fruit measured three chi and two cun (about one meter) in size.

再如,表达要准确、不漏译:

【原文】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原译】Covering approximately 9.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China is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country by land area after Russia and Canada.

【改译】Covering a land area of approximately 9.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China is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country after Russia and Canada.

此外,也不能一味采取客观表述的标准,根据实际语境,灵活变换一下的表达效果可能会使读者感到更亲切,接受度更高。例如来自序言中的这句话:

【原文】今天这个世界,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

【原译】The world today has witnessed a clos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an ever before.

【改译】We are more connected as a world today than ever before.

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出版物须遵守语言文字规范,包括正确遣词造句、准确使用标点符号、采用匹配的行文格式等。其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語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对表达语义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中英对照)》书稿中,“松鹤延年”被误译为画名,但它其实不是画名,而是一种画意,须翻译出“画意为松鹤延年”的内涵,这样与下文的“竹报平安”“梅开五福”就对应了。因为不再是画名,所以中文里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松鹤延年》→“松鹤延年”),英文里的名称应加引号(“Longevity with the Pine and Crane”)。

体例格式的一致性是书稿的最基本要求,文化外译书稿特别需要注意细微之处的一致性。例如,朝代后有的给了年代,有的没有,建议统一在首次出现处括注年代。再如,“改革开放”的英文在书稿中出现了reform、reform and opening up和reform and openingˉup三种形式,应统一改成reform and openingˉup。

四、结语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文化外译书稿既“牵涉体大”又“细致入微”。国际交流无小事,译者和编辑要时刻保持谨慎、客观、科学的心态。尤其是编辑,要严谨做好审稿工作,锤炼“四力”——质疑力、敏锐力、查证力和表达力。

综上,一部优秀的文化外译图书应具备以下特征:主题清晰、思想性强、中文信息不漏不缺、术语表达精益求精、选词用句简单易懂、语篇照应衔接得当。编辑要扎实地做好基层工作,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图书,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张立萍.提升写好审读报告的能力[J].出版参考,2020(12).

(作者单位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走出去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