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间风
2012年,从重庆大学营销策划专业毕业后,唐静先后做过职业猎头和某企业的HR负责人。在工作中,她发现,很多求职者硬实力和软实力不缺,但一写简历就茫然。差点的,连方向和职位的“门”都摸不到。尤其是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递过来的简历上面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近乎空白,没有参加校内社团的经历,也没有任何实习经验。
不仅是新手不会写简历,一些工作多年的人也不会提炼简历。一次,她需要帮企业招聘一名CTO,却遇到了麻烦。“CTO算是行业顶尖的岗位,我在筛选简历时发现,好多人拥有十来年的工作经历,却只有一页看起来不痛不痒的简历,常常在简历筛选时就被淘汰了。”
碰到这样的情况,唐静也很困惑:该不该给求职者发面试邀请?有人的从业年限长,经历看上去也很丰富,但似乎在简历表述上少了些重点。这会让她一方面担心错失人才,一方面又觉得可能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招不到企业想要的人才,这让唐静觉得无力,却也让她看到了商机:帮求职者优化简历,能不能成为一门生意?
2016年初,唐静毅然辞去HR的工作,开了一家网店,成为一名简历优化师。她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个职业,在当时整个市场都找不出几个。“试水”这份新职业时,唐静依然不减忐忑。毕竟,她服务的顾客,从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到已打拼多年的职场人,而她自己也从被人调侃的“甲方爸爸”转变成为“卑微乙方”的服务角色。
每年的毕业季,是唐静最忙的时刻。来求助的人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到了七成,他们要么不会写简历,要么是想把简历包装得更漂亮,还有80%的人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网络上咨询。
有一天深夜,一位韩国留学生在网上发来咨询求助。她说自己是应届毕业生,上的大学并不有名,学语言类专业,一个月前回国找工作,海投简历如泥牛入海。她将原因归咎于自己的简历拿不出手,没有可说的经历。
唐静没有马上为女孩服务,她先是发过去一张性格测试表,请女孩填写。之后她启发女孩:课堂上的小组作业你有没有参与?是如何完成的?有没有成果?几分钟后,女孩传过来一组资料包,里面是她的毕业论文以及课堂小组作业。她们约定两天后,再进行下一轮沟通。
第二次通过电话,唐静与女孩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谈话是以问答的形式开始的:是如何去留学的?对哪一门课最感兴趣?平时有哪些爱好?通过这些问题,唐静试图去了解女孩的经历,并引导她思考自我能力与工作的联系。
经过一个小时的沟通,唐静给女孩提了一个方向——从事活动运营方面的工作。因为她在小组作业里发现女孩曾做过某个互联网产品的分析,也策划过类似的活动。谈话中,唐静观察到,女孩的执行力强,很擅长与人沟通。
见女孩不排斥,唐静继续分析道:“运营也分很多方向,在国外留学就是你最大的优势,应该往‘海外运营岗’发力。”
听了唐静的解释,女孩不相信自己能胜任此工作,她没有实际操盘产品的“硬实力”。唐静又提起作业的例子,给了女孩赞许的评价:从前期资料收集,到Excel分析整理,最后形成数据报告,完成度很高。受此提醒,女孩开始讲起完成作业的经过,语气中带着自信,她提到自己还做了模拟经营,并输出了一套营销方案。女孩意识到,自己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且分析得头头是道,咨询结束时她感到“豁然开朗”。
谈话的最后,唐静为女孩提供了一些面试小技巧,当被面试官询问有没有实际经验时,可以这么回答:“我能以用户的角度去看待市场”,以这句话作为引子,输出观点,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她为女孩列了书单,以供参考。
从这天起,女孩开始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一边刷招聘信息,一边翻阅资料,学习运营的知识。几天后,她拿到唐静为其制作的全新简历,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后来女孩如愿以偿,拿到了一家互联网大厂的offer,第一年入职的年薪就达到了18万元。
唐静最高兴听的一句话——顾客带着惊喜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简历!”这是对她最好的认可。这份工作更像在“渡人”,减少求职者与企业的信息差。如今,她已经帮3万人拿到满意的offer。唐静有一句口头禅:“没有人一无是处,只是还没有发现身上的闪光点。”
简历修改,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唐静心里有杆秤。“我们要跳出自我思维,站在企业或是HR的角度去撰写简历,用一句话提炼出关键。”唐静认为,简历首先要从岗位职责的要求入手,有架构地扩充。比如,岗位要求能抗压,要适应加班,要经验丰富。写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梳理,看看有没有做过相关案例,有没有圆满地完成过格外繁重的工作。这种梳理,一般顾客几乎都做得不够完善。这需要去深入沟通,挖掘简历和岗位要求中的对应点和细节。
当然,唐静也有自己的职场底线,那就是不造假。有一次,她和顾客聊天近半个小时,挖掘顾客工作实践经历的交流很不顺利。
“没有了,真的没有别的了。你就不能自己编一下?”
对方语气难掩不耐烦。唐静则手指微动,键盘敲得飞快,“不能。我们修改简历要求真实,从来不虚构。”
当她说出“不能”的否定回答时,很可能意味着损失了一单生意。但唐静并不在意,“我自己就是HR出身。我这里出去的简历,不能让别的HR都无法甄别。”
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顾客听到拒绝反而更加安心。按一些顾客的话讲,“唐大大否了,证明她有办法、有信心把简历包装、修改得更好,肯定比编的好。”“唐大大”是诸多顾客对唐静的昵称,透露着大家对她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