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心理障碍包括什么

2021-10-26 03:13:26陈晓黎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精神病产后

陈晓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64

孕妇在产后不仅身体需要恢复,在精神和心理方面也需要调整。在妊娠、分娩和整个产后期间,从身体到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身体创伤之后,很容易引起产褥期感染,另外,由于难产等原因引起的产后失血和产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特殊情况下,容易诱发产褥症精神障碍。

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和产后沮丧等症状。女性在产褥期有很多暂时性的心理退化现象,感情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低,特别是产后一周的心情变化显著,在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精神障碍,产妇产后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近年来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没有准确的报道,据国外报告显示,多达30%的病例是由更复杂的原因引起的,通常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  产后心理障碍临床表现

心理障碍包括很多,对于产后心理障碍应多加注意,产后心理障碍可能是产后产妇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或孩子出生前产妇患有产前抑郁。这个时候,家人必须要好好照顾产妇,那么产后的心理障碍包括哪些呢?

1.1产后沮丧

产后抑郁又称暂时性抑郁,其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到七十,产妇主要是情绪不稳定,容易哭,情绪低落,感到孤独,烦躁,健忘,睡不着等症状。这种状态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两三周。在分娩后的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一般分娩后的3到4天会出现,分娩后的5到14天是峰值。

1.2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5% ~ 25%,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候群。一般发生在产后2周,比产后沮丧更久,持续数周到1年,也有不少患者持续1年以上。患者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交退缩行为,常常丧失照顾自己和婴儿的能力,自责、担心自己或婴儿受伤,严重可能伤害婴儿或出现自残行为。

1.3产后精神病

产后精神病是与产褥期相关的一种严重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其临床特征为谵妄、急性幻觉和妄想、多种形式的抑郁或躁狂病程和症状变异性,产后精神病的发生率在产后7天内最高,主要发生在高龄初产妇、孩子多、社会经济阶层低的妇女,这种情况多是突然发作,具有戏剧性的精神病症状。

2  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

2.1生理因素

从孕期开始到分娩,身体激素水平不断变化,可引起孕妇身体的显著变化,如体重增加、肌肉松弛、体型变化等,加上手术分娩史、并发症、体重障碍等问题增加了心理障碍的可能性。

2.2心理因素

患者的负面生活事件较多,如支持系统不良、产后亲属照顾较少、经济状况差、生活环境差等因素,产妇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与产后心理障碍具有相关性;在35岁以上的产妇中,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和妊娠并发症较多,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很高。

2.3社会因素

生活压力、家庭矛盾、婚姻关系恶化、经济困难都可能增加产后心理障碍的风险。在产后日常生活中,父母承受压力较大,经济负担压力增大,家庭支持系统压力过大,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社会因素,特别是婚姻失败、经济不稳定,也是产后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

2.4分娩相关认知缺陷

由于对产后子宫恢复和伤口愈合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分娩后的无助感。母乳喂养的困难和婴幼儿护理知识的缺乏也会引起母亲的焦虑。

2.5遗传因素

这是产后心理障碍的一个潜在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产妇,尤其是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产妇,产后出现心理障碍的几率高于其他类别的产妇。

3  产后心理障碍的预防

3.1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

与产妇的家庭成员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了解产妇,帮助她们调整自己的情绪给予相应的照顾和关心,消除不受影响的心理社会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身体症状。善于倾听产妇的心理问题,耐心地进行心理交流;对于性格特征不佳的女性,应采取个性化护理,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压力。对有不安症状、手术分娩、抑郁等高风险因素的产妇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帮助其正确认识健康,正确对待生活困难,树立信心,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3.2改善医护人员的专业态度

产妇的一部分压力来自医护人员的语言和态度,因此,医务人员在与产妇接触时,应注意言行,使用亲切友好的语言,检查时应采取温和的行动,更多的从母亲的角度了解她们的心理和行为,提供更多的帮助,增加母亲的安全感,使她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3.3重视患者的个性差异

每个人的性格和主观能动性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心理活动也不同,所以他们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态度也不同,不同性格的患者在疾病预防方面能力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护理人员通过掌握自身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实现有效的心理护理。

3.4培养积极情绪,更好地控制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最多只能获得产妇的信任,并创造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例如,通过听音乐、回忆迎接新生儿时的喜悦,让孕妇记住积极快乐的事情,掌握積极理性的反应和应对方法。

综上所述,宝宝的诞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变化。孩子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带来了繁忙,甚至是整个大家庭的繁忙。产妇不仅要度过产褥期,而且在主持家务的同时又增添了养育宝宝的新任务。所以要注意自己精神和心理的调节,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要加强产后营养, 防止由于身体不佳引起的精神、心理障碍。对于产后一系列的环境和身心变化,应尽快地调节自己,适应变化,努力做一个强者,不要过分地要求和数落丈夫和家人,使他们不知所措,长此下去会破坏家庭和谐的气氛,影响夫妻感情,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产后精神心理调节,也是对每位妇女教养和涵养的锻炼。母亲的教养直接对婴儿产生作用,作为已为人母的新时代妇女,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贤妻良母,为家庭的幸福作出自己的努力。

关于产后心理障碍的问题有很多原因,所以母亲很好地适应产后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轻微的产后心理障碍,应与家人或医生沟通。如果是严重的产后心理障碍,就应该找医生对产妇进行心理咨询,找出孕妇产后心理障碍是什么。因此,有必要及时掌握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身心护理,防止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精神病产后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精神病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2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