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在“中国问题小组”会上支持了任弼时的意见。当时,任弼时、林彪以及其他中国同志的意见,对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如何看待国共摩擦和中共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38年冬,林彪到苏联治伤,直到1942年初才回国。从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看,林彪在苏联期间除了治伤外,还参加了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问题的工作,并多次同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面谈,对共产国际有关中国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向共产国际讲国共摩擦问题
林彪在平型关大捷不久后身负重伤,被送回延安治病。由于种种原因,林彪的枪伤留下了比较明显的后遗症。1938年冬,林彪被送往苏联治伤。
1939年2月14日,林彪向季米特洛夫汇报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情况以及关于召开中共七大的决定,并转交了全会的文件。此外,林彪还汇报了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后方部队以及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人员数量、经费情况,并谈了面临的经费、武器、干部缺少等方面的困难。
就在林彪到达苏联之际,国共关系恶化。国民党于1939年1月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新危机。
1939年5月20日晚,任弼时(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林彪到季米特洛夫处谈中国问题。5月21日,季米特洛夫根据同任弼时、林彪议定的内容给中共中央回电,认为:“现在,当投降派和反共派在国内展开破坏活动,汪精卫与日本人进行谈判时,最大的危险是国民党可能投降,可能出现新的慕尼黑(指外交上牺牲别国利益而与对方妥协的阴谋)。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把全部火力集中于反对在蒋介石周围、国民党内外和军队的投降派。具体策略为:中国共产党应更加紧密地联系爱国进步人士以及广大的国民党党员,和他们一起依靠人民群众,孤立投降派和反共派。”
5月23日,中共中央文献资料研究小组成立,成员有13人,林彪名列其中。7月5日,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指示,该小组改为“中国问题小组”。
关于国共摩擦的问题,林彪赞成任弼时的意见,认为国共摩擦和冲突是不能彻底根除的,中国共产党有实力才有资格与国民党谈统一战线问题。应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但不能靠一味的让步来调节冲突。有时,以摩擦反摩擦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林彪在“中国问题小组”会上支持了任弼时的意见。任弼时、林彪以及其他中国同志的意见,对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如何看待国共摩擦和中共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皖南事变”后向共产国际提建议
1941年1月上旬,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季米特洛夫发去电报,报告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季米特洛夫收到电报后,立即同苏联领导人紧急磋商解决国共合作危机的办法,并征求在莫斯科的中国同志的意见。当时,任弼时已被调回延安,林彪是留在莫斯科的中国共产党最高级别的干部。于是,季米特洛夫将有关情况通报给林彪。
2月5日,林彪致信季米特洛夫,谈了他对皖南事变后中国时局的看法。林彪认为,蒋介石暂时还不会发动内战,因为他做不到。至于国民党顽固派为什么选择新四军皖南部队作为袭击对象,林彪分析,新四军活动的地区是国民党在1927年执政后的基地。无论中国资产阶级、地主,还是外国帝国主义者,都怕新四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增大。新四军皖南部队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系统中最薄弱的一环。它一方面要面对日本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要面对国民党的武装力量。
关于国民党顽固派为什么选择在1941年1月发动“皖南事变”,林彪认为,是因为中共想利用有利局势在1941年初召开“七大”,国民党顽固派认为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对新四军皖南部队发动进攻,共产党就没有能力组织反击和开展反对国民党的政治运动。
对于中共在“皖南事变”后应采取的策略,林彪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展开政治攻势。必须广泛地向人民说明,国民党顽固派在挑动内战。要证明,内战是向日本投降的桥梁。向日本投降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灭亡,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把中国人民变成殖民主义的奴隶;二是在军事方面实行防御,但不放弃局部进攻,以向群众表明我们在尽力避免内战。同时,在确有把握取胜的情况下,不放弃武装反击;三是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谈判,争取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要求。季米特洛夫对林彪的意见非常重视,于2月7日将林彪的信转给斯大林等。
缺乏政治家应有的战略远见
“皖南事变”后,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国民党最近消灭皖南新四军,现在又公开宣布取消新四军,这表明国民党准备与共产党大破裂的决心。2月11日,林彪致信季米特洛夫,改变了上一封信中蒋介石暂时还不会发动内战的判断。林彪认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力应该在消灭蒋介石政权后调往中国西北,在华北只留下小部分部隊。
林彪还主张国共双方可以进一步互相让步,在换得另一个地区的条件下,新四军可以放弃安徽南部地区,放弃“新四军”番号,将它纳入八路军。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应该开展广泛的群众运动,争取继续实行统一战线,反对分裂和投降。
林彪同意中共中央面临内战前有一个过渡阶段的判断,建议为了恢复同国民党的友好关系,应该经过这个过渡阶段,并全力争取问题和平解决,同时不放弃对内战的准备。与前一封信相比,林彪提出的策略十分脱离实际。首先,他提出联合其他武装反蒋是不可行的。其次,他主张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调往西北。如果真的这样做,八路军和新四军就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因为到那里肯定要和西北马家军发生激烈战斗,从而使马家军和蒋介石联合起来。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如果脱离抗日前沿阵地,在全国舆论上也会处于不利地位。另外,林彪认为可以放弃新四军的番号也是不对的,这样国民党顽固派会得寸进尺。事实证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是正确的,是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重要举措。总体上讲,林彪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战略远见。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7月21日,德国约有200架飞机对莫斯科进行了空袭。就在这一天,季米特洛夫与即将回国的林彪和军事小组进行了座谈。至此,林彪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画上了句号。 (《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