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2021-10-26 07:34丁晓东丁月强牛牧笛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丁晓东,丁月强,吴 奕,牛牧笛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2.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1]。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我国畜牧业正由传统阶段向现代化阶段过渡,企业主导、多元主体的现代产业形态正逐步成熟,涌现出一批规模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因此,社会对畜牧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农业类院校是专业技术类人才的输出地,可以为畜牧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并且与畜牧企业需求在一定范围相契合。

一、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在政府及地方各项方针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畜牧业产业实现了连续多年快速发展,早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重要的产业之一。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显示,从1994年到2019 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从4 499 万t 增长至7 759多万t(图1),增加了1.7倍;禽蛋产量增加2.2倍,从1 479万t增长至3 309万t(图 2);牛奶产量增加6倍,从529万t提高至3 201万t(图 3)。从主要畜产品的结构来看,肉类市场“一猪独大”的情况正在逐年改善,牛肉、羊肉、禽蛋及奶类的需求比例逐年提升(图4)。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居民对健康饮食、低脂饮食趋势的追求。同时,我国乳品企业市场占有率、畜禽养殖规模化率、饲料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全面建立畜禽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度,畜禽废物综合利用率可达60%以上[2]。

图1 我国肉类总产量变化趋势(1994-2019)

图2 我国蛋类产量变化趋势(1994-2019)

图3 我国牛奶产量变化趋势(1994-2019)

图4 我国主要畜产品结构对比图(1994-2019)

(二)我国畜牧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分散养殖为主,且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处偏远山区,导致其获得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及各种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不仅会降低畜牧业生产力水平,而且会削减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局部性和阶段性的盲目发展,最终引起不平衡的供求关系,造成混乱的畜产品供求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与企业既没有建立密切的利益关系,又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3],加之畜牧业类人才的欠缺以及相应的专业指导相对匮乏。

科技创新能力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依然较低,投入比与产出比不均衡。虽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由于缺乏深入地科学考察,采取的措施和研究因为不能够适应当地的实际而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4]。

人才资源总量受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吸纳人才,一定程度上抢占了畜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致使畜牧业从业人员数量紧缺。据我国经济普查年鉴显示,201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仅占各行业大类从业人员总数的0.42%。

二、我国畜牧业类人才的需求与就业方向

(一)畜牧业类专业人才的数量缺口较大

目前,我国畜牧业类才人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农业类大学、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农业类中等职业院校等三种类型院校来承担。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高职以上学历层次的畜牧业类专业毕业生约5.24 万人,中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约0.86 万人。我国大、中、小规模的畜牧企业对高职以上的人才需求量大约为33 万人[5]。按照2020年毕业生人数计算,人才供需比大约为1∶6,对中职人才的需求量大约为11 万人,人才供需比大约为1∶3,人才供需比的不平衡将会导致畜牧业类人才数量的缺口。

(二)畜牧业类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元化

目前,我国畜牧业类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美容等偏理科类的专业及畜牧业经济管理等偏文科类专业近30 个方向。其中,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美容与护理等偏技术类专业的在校生及毕业生规模整体上升,而畜牧经济管理等一些偏管理类的文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波动较大。

从就业方向看,畜牧业偏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畜牧企业从事检疫、饲养、兽医、兽药、美容等工作。畜牧业类偏管理类专业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畜牧产品生产管理、畜牧业经济开发、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畜产品质量检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畜产品物流管理、畜产品销售管理。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开发特色畜产品经营管理与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工作;可以组织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村资源,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可以从事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酒店等休闲农业管理工作。此外,也可以到大中型畜牧企业、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以及与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产业相关的工作。

三、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提高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将生产经营与市场挂钩,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同时,还可以解决畜牧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让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与沟通。通过与龙头企业的沟通合作,养殖户不仅可以习得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可以掌握最新的销售信息。在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可推广现代化经营新模式,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发展规模化养殖,或者鼓励养殖户主动嫁接大型养殖企业的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提高政府及各部门在畜牧业科技研究中的投入。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提高科学研究力度。通过不断完善畜牧业科研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畜牧业科技人员投身到畜牧业科技发展研究中。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中小畜牧企业、国外畜牧企业等社会力量也参与到畜牧业科技研究中。其次,制定和完善畜牧业科技政策与相关法规,通过加强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6]。最后,加强与畜牧业发展良好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畜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核心在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才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首先要吸引人才,国家或企业应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其次要努力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外派学习或定期培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出专业素质过强和思想素质过硬的业内人才。最后,农业类院校作为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畜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应结合畜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认真考量农业类院校人才培养与畜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的畜牧业人才,以此推动畜牧业蓬勃发展[8]。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