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是班级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中小学实施“大思政”的主舞台,在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校办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和老师陷入对“班会”的诸多困惑之中:班会是会、课程还是活动?班会、主题班会、团(队)会之间关系如何?它们与德育课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在设计与实施中有何异同?“大思政”背景下,班会应如何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厘清这些概念,消除这些困惑,必须置于新的时代视角,将其融入大思政体系,对其性质、作用、要义和类型予以重构和新思;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理论修养和思政实践水平,使自己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实然角色”和“应然角色”不断达致“共识重叠”。
在实践中,充分借鉴课程改革中各种有益的理论成果,为班会开展注入时代活水,让其在项目式学习、校本化实施等等创新探索中,生成新的样式,发挥新的效能,助力学生德性成长。
让班会成为沟通的桥梁,让班会成为生动的课程,让班会成为体验的乐园,是每一位班主任理应追求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