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周至中学高二(9)班 李 莹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上是宋国王室,后逃至鲁国,做过中都宰、司空、大司寇。陬邑是今天的山东曲阜。起初,他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先是用政治手段收回齐国占领鲁国的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但鲁君耽于享乐,不理朝政。抱负难展,最后他被迫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过我每次想到他这个际遇就想发笑,一个常遭困厄,都不受国君重用的人,竟有这般幽远深邃的思想和见地,真是……真是不科学!《论语》作为中国儒家经典巨著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共称四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涵盖了个体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似乎是自西汉以后才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文化正统的。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雅斯贝尔称之为“轴心时代”。就在这几百年间,在世界各地,有了孔子、老子、庄子、孟子,有了苏格拉底,有了释迦牟尼……《论语》和犹太民族的《塔木德》成书的时间均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塔木德》作为犹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处世行为规范,人手一本。而《论语》则一定是中国第一部“处世之经”。孔子及其弟子超人的智慧,纵使历经千年荡涤、岁月冲刷,依然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依然以耀眼的光芒照射着今天的中国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前我以为《论语》只是关于教书育人的经验的书籍,比如耳熟能详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当我真正读完《论语》之后,才发现是我孤陋寡闻了。《论语》之中涵盖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事等多方面的智慧。《论语》之中的智慧也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思想包含有伦理道德范畴、社会政治范畴,以及认识方法范畴,其中典型的“仁”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这部作品实在是很妙,因为它的每一句都很经典,没有一句废话……但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有些长了,小时候背得我咬牙切齿,但一旦理解了其意思之后,就觉得好接受了,因为它们内在自成逻辑。
《论语》中“君子”二字多次出现,反复被阐述。孔子也对不同的人说了君子的行为准则和为人品质。我略微读进去一点,便有了一丝浅薄的领悟:“君子不器”“求诸己”以致豹变,然却泰而不骄,又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常被同学嘲笑穿衣无品位,觉得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当读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时,感悟颇多,“为官三代方知穿衣吃饭”,诚不我欺。
后人也将其概括总结了“九思”,即“君子有九思”。
这九思,分别是:1.看事情要看明白;2.听事情要听清楚;3.要学会看人脸色;4.容貌要谦虚;5.说话要忠诚;6.做事要谨慎;7.请教别人要注意方式;8.发怒之前先考虑后果;9.获取利益要符合道义。
在春秋时代,有像伍子胥那样身体上的巨人,也有像孔子这样精神上的巨人。
马厩被毁后,不问财产先问人放声歌唱,向着那积极乐观的一面;在别人不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他也非常地“识时务”,主动离开,不自讨苦吃……
认真梳理这本书,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脉络和它所经历的变迁。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现实意义仍巨大。读完此书,除了释然,更多的是思考:仰望星空,我是否对得起先人的教诲?
木心曾说:“世上多的是不读孔孟的儒家。君子之道噬人心,让普通人误以为殉身的是道。”我庆幸我不迷恋于一家不能自拔,虽受深刻影响也还能不执着。趁年轻,去包罗万象,去繁华一场。
★读书有得★
我怕行走于那巍峨的山间,怕漫步于那停滞的水边,怕穿越那深邃的林间,怕周旋于那险恶的皇城……然而他却都曾见识与经历过。对于他,我惊愕、肃然,愧不可及。
追溯至千年以前,仿佛无人能读懂他的内心,即使今日,人们也都把他当一位如明月般遥不可及的人。与他为友的人少,以他为神的又太多。其实再读《论语》,你就会发现,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会生气、会失落、喜欢音乐,尤喜欢唱歌。他也会耍点小情绪、摆摆架子。我觉得这样非但不会令我讨厌他,反而更觉得他真实、可爱。
《论语》是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只能含着泪,一读再读。去寻找他所建立的民族精神、社会结构、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去寻求他独留的那撩人心弦的意蕴和留给后世的绵延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