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勇
摘要:我国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小学是教育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小学学生们必须学会习懂得学习,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读写,还能引导他们热爱阅读,更好地理解哲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阅读教学还很薄弱。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结合相关文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水平,这种阅读方法更积极,能使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并在多篇文章的阅读中加深理解。
一、明确主题,培养阅读主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在小学语文小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单元为设计对象,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单元内容。以课程内容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遵循语文阅读教学规律。每一单元的文本有许多相似之处,内容和问题也是相同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阅读认知体系。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运用主题内容对学生进行共性属性的训练,使学生感受共性元素的个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阅读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思考的空间,拥有较强的群文主题意识。比如,在学习《长城》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文本,找出一些典型的段落描述,让学生感觉到作者的描述和写作意图,然后要求学生读这个单元的《颐和园》。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首先从经典描述入手,对两篇文章的描述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形成一定的自我认知水平。所以教师要善于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如:“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有何收获?”在讨论中,学生能明白《颐和园》的景物描写要舒爽、清明;《長城》中包含了说明性描写,体现了作者的自豪感,同时,文章中的描写较为生動,体现出了详细精巧的感觉。
二、进行群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内容,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激发其阅读兴趣;采用下列方法:第一,当讲解6年级《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应于文本的视频短片。同学们在感受了先烈牺牲和建国光辉历史时刻的影响后,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小组阅读来教授学生小组阅读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鲁滨逊漂流记》,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学生在合作前,要弄清楚文章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以及其他要素,然后把它们组织成一句话。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以便他们在教授小组课文时能更有兴趣阅读,他们的兴趣会增加,而且他们会更愿意阅读较长的文章。
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阅读内容
针对不同学科选择不同的阅读文章,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下筛选出适合的阅读材料,是小组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小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状况、心理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重文章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文章表达情感等内容,选择恰当的文章丰富阅读体验。比如,教师在谈到童话时,可以延伸和类比,诸如“龟兔赛跑”“丑小鸭”之类都是经典的寓言故事,童语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去理解,《兔子与乌龟》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努力学习,不要放松,《丑小鸭》告诉我们暴风雨过后彩虹会出现。恰当选择阅读内容是进行课文分组阅读的重要前提。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需要教师承担引导的责任,并在实现更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扮演领导角色。在阅读课上,学生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活动,不同的学生对阅读的关注程度不同。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比如,在解读《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炼描写文章中山水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文章山水的能力,“桂林山水甲天下”则是对全文最佳的概括。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明显的提高。
结束语: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因为它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丰富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借助于群文阅读教学法,能够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写给你。
参考文献:
[1]张蕴茹.中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32)
[2]贺玉珍.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