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娜
摘要: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讲得深刻、透彻。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听讲,记住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围绕着老师,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同时又缺乏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小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语文经验和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高于前两个阶段。此外,为了适应未来初中阅读学习的形式和要求,即将进入初中的学生也需要转变和提升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深度。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学习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需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调整和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包含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打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想要发挥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阅读教学。然而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创新,影响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们需要加强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注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高年语文教学时,几乎都是把精力放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上,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尽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致使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实效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未够全面认识到听、说、读、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很多小学生虽然阅读了很多书籍,但是却没有一个正确的阅读方法,最终根本就无法落实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的阅读教学方法较单一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几乎都是利用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教学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倾向于对生字词的讲解,而并未针对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表达等进行培养。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仅局限于教师的提问和小学生的回答上。大多数教学时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知识。显然,如果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采取的方法较单一,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还难以实现培养与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对策略探究
(一)个性阅读,深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在阅读中也是一样。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主意识逐渐养成,对知识和文章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不仅不能够扼杀学生的这一成长,还要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鼓励其发表自己通过阅读所感知到的不同情感、所获得的不同见解,进而有效凸显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深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
例如,小学五年级《落花生》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书写了作者从中受到的教育。在引导学生们阅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时(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最重要的是心灵美!”有的学生认为:“我们要学习花生的默默奉献、朴实无华!”也有的学生认为:“父亲想要表达的是埋在土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不好!”对于学生的这种理解,教师首先要肯定其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表扬其个性化的想法,然后告诉他们文中的父亲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进行比较,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但并不是说那些水果不好,以帮助学生们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中主旨。
(二)加强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开展的一系列阅读活动才会有意义。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自我、开拓眼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名著是历经时代考验后的文化成果,是文学大师们的智慧结晶。余秋雨先生把名著比作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要想让学习得心应手,就要占据名著这个制高点。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责任带领学生了解名著,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名著阅读对审美、理解、评价、感受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重视阅读,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读书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来增进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些活动可以是读书笔记、手抄报会展、名著故事会、名著读后感分享等。教师与家长要互相配合,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宣传阅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使家长更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教师也要让家长在家为学生营造阅读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三)问题式引导教学,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学生学习更加困难。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这种教并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引导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了解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应该如何阅读和分析,继而提高学生对文章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生字,会读会写,如“毁”“拱”等,能够有感情地将整篇文章进行朗读,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其被毁灭的整个过程,逐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整个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从基础的生字词的会读、会写,理解文章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再到整个文章的写作过程,即“圆明园的毁灭”,最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围绕着整个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从文章中寻找答案,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自主阅读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已经不能再用以往传统的机械听读、背诵课本的方式来展开了。教师需要清楚的是,如何通过创建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和兴趣感,是现如今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学会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带着阅读目的去进行阅读学习,继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表达的能力。同时,在方法上要注重以阅读激励为主,减少盲目“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潔.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87.
[2]陶文清.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65-66.
[3]蓝雪华.浅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9(62):33.
[4]余秋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及其应对策略[J].教师,2018(2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