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喜
多年从事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大大小小的考试结束后,总会抱怨学生在计算方面太粗心,计算不过关,其中留守学生尤为突出。这是一个所有低年级数学教师都头疼的问题,同时又是必须要面对,岑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较好的提高低年级留守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试一试。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留守学生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往往胆小、孤僻、自卑,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心,低年级孩子小,这一点更加明显。作為老师,我们应该在课上课下,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使他们知道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学好;日常生活中,主动去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关心爱护他们,力争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做朋友,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低年级留守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主要是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计算习惯不好,所以,要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首先要认真的审题,特别是混合运算,要先看一看都有什么运算,有没有括号,理清运算顺序,再看看能否进行简便计算。(2)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清楚、工整,书写格式规范,比如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横竖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前面的十位进一,进上去的一要写在规定的位置上,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要向前面十位数字借一,要在前面十位数字上面,标上退位点,不能漏掉。(3)使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的计算题目,进行认真校对,要做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先后顺序准确无误。(4)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选择正确的运算顺序,熟练掌握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5)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计算题做完以后,回过头,快速的对完成的计算进行检查,看一看,计算顺序对不对,计算过程对不对,书写是否有误等。
3、教育学生牢固掌握运算算理。俗话说“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只有明白了其间的道理,规则,才能得心应手,不走冤枉路。学生的计算方面也是如此,假如能很透彻的理解计算算理,计算时,就能轻车熟路,不易出错。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个位数字相加满十,要向前面的十位进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个位数字不够减,要向前面的十位借一,拿到个位来当十用,学生理解、掌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木棍,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牢记“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的道理,这样学生理解进位及退位,进行相关的计算就比较容易。
4、创新练习方法,激发计算兴趣。计算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机械的重复练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成效。为此,我们要想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练习,譬如:可以采用分小组竞赛,开火车,制作算式卡片等形式,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计算训练效果。对于在计算方面,细心、准确率高的同学,要及时表扬,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对于由于粗心,计算老是出错的同学,我们要帮助其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要求,鼓励其改正不足,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5、针对问题,及时分析纠错。计算当中,对于学生普遍出错、易于出错的计算问题,教师要及时利用课堂时间,通过集体纠错,典型错例的探究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对于学生极易出错的计算题,可以建立错题档案卡,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努力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6、坚持长期训练做到熟能生巧。俗话说“熟能生巧”,也就是说,做事情,刚开始可能还比较生疏,但如果加强训练,不断地重复,就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做到得心应手。学生的计算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习惯,计算习惯再好,对算理的掌握再怎么透彻,如果不多加练习,同样会比较慢,易出错,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较为科学合理的增加学生的计算量,有意识的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肯定能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好坏的关键,对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当然,要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特别是部分留守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督促,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