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新泰。”礼仪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也素有“仪式之邦”的美誉。现今因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多元化的影响,出现了礼仪淡漠化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礼仪文化素养,应大力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职生。
关键词:礼仪;中职教育;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中职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开展礼仪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化“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摒弃不良行为、树立良好形象、增强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成长为新时代下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少年。
一、礼仪教育现状
1、学生缺乏对礼仪的正确认识
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一部分学生认为礼仪无外乎就是站立行走、穿衣吃饭、握手名片等简单的行为仪式,自己已经掌握一定的知识,无需学习也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礼仪是将来要从事服务类人员才需要系统化学习的,对于其他行业无关紧要。因为对礼仪缺乏认识,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频繁出现失礼的行为而不自知,缺乏自律意识。其次,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礼仪知识了解度不够,甚至存在一定错误。例如餐饮礼仪和会议礼仪的桌次、座次排列,原则是尊左还是尊右模糊不清,只一味讲究日常中的“上座”位置,只知皮毛,不知就里。这种观念致使学生完全忽视了学习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2、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将大理石比作儿童时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家长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现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出现父母和长辈过度溺爱的情况,使得学生较为自私,为人处世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部分家长都将所有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礼仪道德的教育,这就导致学生在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往往采取的方法是错误且偏激的,例如侮辱谩骂、打架斗殴等。因父母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引导,致使学生礼仪意识淡薄,不讲礼、不守礼。
3、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存在误区
现今学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大多仅停留在表面形式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行为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例如个人仪态、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等。学生虽然掌握了礼仪的行为规范,但在思想和观念上却没有得到提升。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本质是内外兼修,最终达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使礼仪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所以礼仪教学要与德育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真正做到知礼、讲礼、守礼。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培根曾说:“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一个讲礼仪、懂礼貌、重修养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是单位、社会和国家所需的人。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扣扣子”的关键阶段,也是文明礼仪养成的最佳时期,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青少年,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开展礼仪教育,倡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在与人交往中,个人形象往往会成为衡量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敲门砖。个人礼仪、社交礼仪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美化自身,在仪容仪表和举手投足间展现优雅的气质,塑造高雅的交际形象。
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新的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难免使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而礼仪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善意,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完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
2、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子路借米”讲仁爱孝悌,“程门立雪”讲尊贤敬长,“岳母刺字”讲精忠报国……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弘扬和传承。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多元化,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礼仪道德因受到多元化的冲击而逐渐流失。现在的学生身处在互联网时代,普遍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抛诸脑后。开展礼仪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融合,从而规范自身思想道德,提高礼仪素养,明确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
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礼仪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追求开始日益发展。习总书记在接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就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要想让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在这之中,礼仪教育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礼仪教育是集思想政治、传统文化、行为品德为一体的教育。开展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时时自省,不断学习改正,从而养成爱己爱人、以礼待人的优秀品质,摒弃不良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提高自身礼仪素养,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少年。同时开展礼仪教育也是提升民族自豪感、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三、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
1、开设礼仪课程,弘扬礼仪风尚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立德树人伟大旗帜的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加大力度推行礼仪教育,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增加学生的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督促学生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可设定校园礼仪标准,并纳入学生的日常考核,在出现失礼行为时给予适当的警示,在表现美言美行时给予鼓励嘉奖,通过一定的考核标准铺就一条由他律到自律的递进路径,时时督促,时时提倡,帮助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提升礼仪素养。
2、创设礼仪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想要提高学生的礼仪意识和礼仪素养,就要营造较为浓厚的礼仪氛围。可以在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的建设中增加文明礼仪的壁报和标语。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文明礼仪班会评比、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操、礼仪情景剧展示等,让学生在切实的体验中感悟到礼仪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3、提高教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礼仪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加强礼仪素养,严格要求自己,仪表规范、尊重他人、举止有度、与人为善,不断践行和传播礼仪文化。
综上所述,礼仪是良好形象的标志、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强礼仪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礼仪的认知,坚定知礼守礼的意志,践行和传播中华礼仪文化,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李亚东.提升学校礼仪德育价值的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24):38-40.
[2]姚明秋.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和现代价值[J].《中国德育》,2020,(12):26-30.
作者简介:祁惠然(1995.3),女,汉族,北京房山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管理学学士,助理讲师,从事服务礼仪,学前教育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