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王宗耀
自2019年7月,科创板第一只股票的发行至今已经两年有余,随着不断有新公司的加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扩容至345家,其中不乏表现优秀的公司,给资本市场增加了活性,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公司,上市前经过粉饰包装后,公司显得十分“高大上”,科创“成色”十足,但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大股东纷纷减持套现,导致股价持续下滑,股民损失惨重。
或是为了应对类似情况的发生,近来,监管机构明显收紧了对科创板IPO“科创属性”的审查,9月份,科创板被否企业数量迎来峰值,吉凯基因、海和药物、天地环保3家公司接连被否决,上市委问询的核心问题均包含“科创属性”、“技术先进性”。由此可见,科创板对拟上市IPO企业科创“成色”的考察正在加强。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16日,证监会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制度进一步修订,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的指标,并进一步明晰了科创板行业领域界定。制度修订后,“科创属性”成为上交所对科创板IPO公司重点问询的问题。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记者表示,“科创板吸取了原来创业板的教训,创业板推出时初衷为专注科创类企业上市,但后续科创属性门槛要求逐渐放低,科创板显然在此方面想做得更好,通过IPO环节的把关,对科创属性严格筛选,体现了科创板对其市场定位高度重视。”
不过,在科创板IPO排队企业中,仍然有在科创属性上打“擦边球”的情形,比如,企业研发人数虽过线,但整体实力不足;研发投入占比奇高,但实际金额甚微;在定性指标认定上模糊概念等。然而,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监管不断加强,这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公司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科创“成色”不足的公司,想要登陆科创板恐将更加不易。即便侥幸上市,业绩也很难持续增长,为投资者埋下隐患。
江苏北人作为科创板首批受理的公司,其IPO时,公司全称曾为: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中虽然含有“机器人”,但实际上其仅是从国外购买一些工业机器人、电机、电气元器件、气动元器件等原材料,进行集成组装,因此,早在IPO之时就因“科创属性”问题而被媒体广为诟病。
《红周刊》也曾在《失色的科创名单》一文中,对其研发不足问题进行过质疑,不过该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将公司名称变为: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今,已经上市一年多时间,这家曾因“科创属性”问题饱受质疑的公司如今情况怎么样呢?实际上从该公司的股价走势情况,就能看出市场对其的态度。
2019年12月11日是江苏北人新股上市发行的首个交易日,作为科创板首批获得受理的公司,很多投资者以为按照惯例其也会连续来几个涨停,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江苏北人当日40元的开盘价也成了其历史最高价,开盘后当日股价大幅跳水,如果按照开盘价为初始价算,则其当日跌幅将近20%。此后,其股价一路下滑,到今年三季度末,跌到14.21元的新低,相比其當初40元的开盘价,跌幅高达64.48%,诸多股民“踩雷”。
不但股价如此,江苏北人经营质量也不佳。从其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其营业收入“原地踏步”,净利润则同比大幅下滑了47.68%。今年中报,其营收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这是建立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因疫情严重下滑的基础之上,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则仍旧出现了29.13%的大幅下滑,实现金额仅为658万元。要知道,早在上市之前的2017年和2018年,其招股净利润增长率分别高达39.07%和48.09%。
其一上市业绩就“变脸”,其中虽然说与疫情因素的影响以及下游行业需求影响有关,但是如果其“科创属性”足,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能独树一帜,也不至于一上市,便出现净利润持续下滑的情况。
前文我们曾提到,江苏北人IPO时,被多家媒体质疑其“科创含量”不足,而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朱振友曾回应称:“江苏北人或许不是首批科创板选手中最优质的那个,但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同样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有意思的是2020年12月江苏北人的股票刚刚解禁,公司大股东们便纷纷开始着手减持套现,根据其发布的公告,其董监高此次计划减持合计达1370万股,减持比例高达11.68%,其中股东上海道铭更是不惜违规也要继续减持。
而根据Wind统计数据来看,从2020年12月以来,其公司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次数就高达20次。其公司屡屡发布减持公告,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股东们并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否则也没有必要一路减持公司股票了。
换句话说,如果公司科创能力很强,大股东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而要在股票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纷纷减持公司股票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恐怕与江苏北人“科创含量”不高息息相关。
具体来看,上市之前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873.63万元、1083.02万元和1266.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8%、4.32%和3.07%,下滑趋势明显。2019年上市当年,其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到1861.36万元,然而刚刚成功上市发行,到了2020年,其研发投入金额就不再增加,仅为1812.88万元,比2019年的投入还有所减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研发费用中人力成本占比分别为61.42%、69.98%、73.53%和82.15%,江苏北人曾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研发活动主要包括工作站或生产线规划、设计,设备和工艺测试和验证,系统集成过程标准模块开发和软件开发等工作。也就是说,其研发费用主要用于研发人员的人工成本,生产资料方面耗用很少。
而同周期内,其同行业公司瑞松科技研发人员薪酬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则分别为50.59%、58.55%、55.19%及58.62%。两相对比,虽然两家公司研发费用中人工成本都相对较高,但瑞松科技人工成本则相对稳定,而江苏北人职工薪酬占比则在不断大幅提高,而且比例远超瑞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