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玉凤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只有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处于白色恐怖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英雄的闽西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军工报国、不怕牺牲,人民军工与人民军队的建设风雨同舟,日夜兼程,闽西成为人民军工的孕育地、人民军队的定型地、军民融合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工精神的发祥地。闽西军工人把一切献给党,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为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党和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闽西军工人身上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军工报国、不怕牺牲”精神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和领导下,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确立了政治工作的时代方略和时代主题,重塑了军魂,习近平带领人民军队从古田再出发,古田又一次开启了人民军队新的启航点,成为我党我军新的里程碑。
在人民军工迎来9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追寻红色军工的足迹,依然可以感触到当年燎原火种的军工热度,依然可以感触到红土地上鱼水情深的军民融合温度,依然可以感触到十万闽西革命儿女构成的“铜墙铁壁”厚度,依然可以感触到“第一等工作”的亮度!
90年来闽西人民军工发展的历史,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是人民利益的保护神。毛泽东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毛泽东积极建设人民军队并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建设之路,特别强调人民军队的革命化——政治建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与制度是人民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1929年12月在龙岩上杭召开的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确立了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奠定了红军政治工作的基础,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1944年,毛泽东在一份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这是人民军队之所以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所有军队的奥秘,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能够以弱胜强的秘密武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各种思潮泛滥,一些人开始鼓吹西方的普世价值,鼓吹“军队国家化”“军队非政治化”,妄图以此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以此动摇人民军队的军魂,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历史早已昭示了“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的铁律,那么什么才是战争中真正的“铜墙铁壁”呢?列宁指出:“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足,谁的群众基础厚,谁更能持久,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无数的军工人或在后方、或在前线一心一意支持革命事业,让革命有了成功的坚实基础。毛泽东感叹道:“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总结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把能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性。在赣南闽西创建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树立了“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群众观念;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光辉思想;在赣南、闽西深入接触群众时撰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与血脉,是党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昔日百姓支持革命军队打江山,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坚决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生活。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我们要始终牢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巩固军民团结,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人民军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与伟大建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伟大的建党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的闽西苏区,诞生了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苏区精神等,闽西苏区,也是长征精神、人民军工精神形成的重要发源地。
闽西军工人身上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军工报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既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24字人民军工精神的雏形,也是各个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为自己的鲜明作风,我们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也是一种创业精神,一种献身精神。共产党人从来都不靠救世主,也不相信什么神仙皇帝,而是依靠自己,依靠人民。毛泽东同志说:“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正是靠着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开天辟地的伟大成就。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担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只能造茶碗、茶壶,到卫星上天、制造大飞机,再到复兴号高铁疾驰在祖国大江南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珠港澳大桥建成通车、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的不断突破,折射着中国由富到强的铿锵步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部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从而实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不断传承发展,成为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大力弘扬奋斗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完成历史使命、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根本。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让我们珍惜光荣历史,传承奋斗在人民军工事业战线上的革命先辈们铸就的以“把一切献给党”为核心的人民军工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初心,保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昂扬斗志,在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等大考时要主动参与其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为建设一支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不懈奋斗创造,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崛起,持续推进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建设;无愧使命担当,续写新的辉煌,为实现闽西革命老区的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