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科 (天津 30012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诊疗的3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划分2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例。对参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对研究组予以压力泵治疗仪,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度,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予以压力泵治疗仪治疗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效预防,较抗凝药物更具有优势。
骨科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骨头受到创伤后自身会发生血液黏稠,血流也会发生凝滞。加之有较长的卧床时间,患者的行动也会受到限制减少了活动量[1],久而久之会致使下肢静脉血流难以恢复正常,最终引发血栓,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术后舒适感和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文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诊疗的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3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压力泵治疗仪的临床效果。
选择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骨科手术患者3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研究组(n=15)和参照组(n=15)。研究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0~80岁,平均(65.77±11.73)岁。疾病类型:5例患者为颈椎病,8例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胸椎骨折1例,腰椎骨折1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1~79岁,平均(66.28±12.24)岁。疾病类型:6例患者为颈椎病,6例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胸椎骨折2例,腰椎骨折1例。研究组和参照组骨科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
参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手术结束6h予以低分子肝素,记录为5000U,皮下注射,1次/d,共进行10d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压力泵治疗仪治疗,操作之前护理人员检查好电源,观察气压泵是否发生漏气,并将有效压力进行调节,将治疗作用和需主要注意的事宜告知,使其疑虑消除。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提升配合度。治疗期间需穿棉质衣物和保护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对压力合理选择。治疗之前若未形成结痂或压疮需事先进行隔离保护,之后开展治疗[2]。对于老年患者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而言,治疗压力需以低值开始,几次后将压力适当增加。另外,对患者下肢末梢循环和足趾活动进行观察,防止压力过大减慢血液回流,引发肢体循环障碍。治疗前将潜在的不适感告知,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之后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床边固定压力泵,设置压力参数为80~120mmHg,充气间隔时间为4s,加压和放压反复进行[3]。每次治疗时间维持在30min,2次/d,共进行10d的治疗。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利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对患者及家属展开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的(低于80分)。
通过SPPS22.0软件检测30例进行观察的样本信息,将样本结果中的对比进行百分比展示,实施χ2计算,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研究组患者予以压力泵治疗仪治疗,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参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对比后发现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4,P<0.05)。
研究组患者接受压力泵治疗仪治疗,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患者15例,治疗满意度100%;参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患者9例,治疗满意度60.00%,见表1。
表1. 治疗满意度结果比较[n(%)]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危及骨科术后患者生命安全,引发此疾病有较多的因素,要想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需做好骨科术后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4]。我国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增加了骨创伤患者数量和骨科手术数量。既往的治疗首选抗凝药物,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临床逐渐引入物理原理治疗,压力泵治疗较比药物治疗可获取确切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可获取患者的高度认可。
压力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有效,该方法在使用期间气流在治疗部位上的气囊气室流入,随着气囊压力的增加可按摩和挤压肢体,对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进行刺激,使血流速度增加的同时,血液瘀滞也可明显减少,从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效预防。但是在使用期间需对电源进行检查,观察气压泵是否漏气,调整压力以患者舒适为宜,防止压力过大发生肢体循环障碍,对患者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进行观察,防止出现心血管意外。从本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压力泵治疗的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药物治疗的参照组,这一结果表示压力泵可对血栓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通过对患者实施压力泵治疗,气囊多次加压或释压患者肢体可调节血管压力,使患者血液循环得以改善的同时使血管得到扩张[5]。挤压方向与人体血流流动方向雷同,对于血液而言机械引流作用较为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升患者体内血液流动速度,从而使血栓的形成概率明显降低。另外,从治疗满意度结果来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这一结果说明压力泵治疗较比药物治疗更具优势,可获取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6]。
综上所述,骨科术后患者应用压力泵治疗较比抗凝药物治疗可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预防,使血栓形成明显减少,加快骨科手术愈合速度的同时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需求也可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