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瑞 田青
关键字:武安平调落子;创新性发展;戏曲传承
武安平调落子是流行于我国河北南部武安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2006 年被收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这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开始迫于时代环境的变迁步入低谷,演职人员大量流失,导致演出无法正常进行;传统剧目和传统演唱技艺濒临失传;专业剧团人才断层,中年演员改行,青少年演员缺乏,导致剧种后继无人;同时,随着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无法保留,急需抢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激发文化本体的内在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找寻“新”时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直面并回应时代课题,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包括中国戏曲在内的一切剧场艺术的本体特征之一是现场性。其艺术魅力得以传播和接受的前提是受众自愿完成抵达和离开具体物理空间(剧场)的数次位移。[1]这种空间上不可规避的客观不便,对于习惯于网络便利和日趋的数字化场景体验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武安平调落子在当下传播的主要渠道仍以剧团演出为主,属于被动性的传播途径。不仅会受到受众需求转变、观众年龄段和政策等影响,还会受到自身“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限制,造成地方戏曲发展步履维艰;同时,这一相对固化守旧的传播理念,也决定了武安平调落子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脆弱性和局限性。
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来说,武安平调落子如同绝大多数戏曲形式一样,诞生于孕育戏曲艺术的农耕时期。无论是历史故事戏或是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戏,其内容均取自民间,并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文学色彩。进入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大量的新艺术品种纷纷涌现,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使得戏曲艺术不再是唯一或少数的选择。
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加偏好内容刺激和形式炫目的艺术样式,相对节奏缓慢、需要具备一定文化认知和风格古朴的戏曲艺术形式,与传媒时代的消费审美大相径庭。
“短频快”的快餐文化输出时代,通俗、流行、娱乐的流行文化形式更易于被人们所获取和接受;相对而言,严肃、古典的传统艺术作品因其相对晦涩难懂而愈发远离人群。地方戏曲在传承过程中不仅有着不可避免的地域性限制,同时,受众以老一辈的艺术爱好者为主,年轻人群对其知之甚少,文化价值观不足。由于传播形式与高速发展的技术环境、群众文化需求趋势不相匹配,致使传播效果不佳,有效性不强。
越来越多的艺术样式都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新媒体营销理念,精心设计经营环节来吸引受众消费,找寻艺术本体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创造话题、紧随流量。而戏曲艺术普遍依照传统创作演出模式运行,在营销的各方面较为被动和陈旧,甚至除正常演出外,没有营销和宣传,致使远离了时代,脱离了大众,多在步履艰辛地低价运营。
戏曲的传承发展实质是对剧种的传承发展,我们应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建立新时代戏曲剧种的传承策略。[2]地域性文化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困境较大程度源于其剧目传播方式守旧、剧种传承形式固化,因而,开辟新的传承渠道,定位新的传承角度,成为武安平调落子创新性发展的首要问题。
首先在传播途径上,除需整合传统媒介形式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外,更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全力发挥各地相关协会的传播功能,在持续保证稳定的中老年受众外,尽可能争取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融合平调落子唱片、电影、剧目等信息资源,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拓展传播空间,让观众可随时利用互联网资源,跨时空欣赏经典剧作,如此,不仅打破了剧场传播的局限性,也构成了对剧场演出美学效果的有益补充。同时,对年轻受众而言,分享新媒体提供的海量高清视频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因工作学业、票价、时间等不能前往剧场观赏的客观因素。
其次在教育传承方面。加强武安平调落子的教育传承,强化教育教学,开辟高校相关专业或课程,为武安平调落子储备专业人才。同时,联合高校及社会各部门协助戏曲艺术团体走进学校开展演出、讲座和论坛,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鼓励青少年接受和传承戏曲文化。
最后是武安平调落子的保护与继承。制定戏曲剧种的认证和统计制度,及时掌握剧种发展动态,建设戏曲剧种数字资源库;制定戏曲剧种扶持政策,加强戏曲剧种的及时抢救和整体保护。同时,戏曲剧种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好继承,深刻挖掘传统经典戏曲资源,探寻戏曲资源有效信息,发掘戏曲剧种的时代精神,探索戏曲剧种的特征要素,总结戏曲剧种的创作规律。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单纯的“观光旅游”既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也无法满足族群身份认同和文化建设的要求。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标志着文化和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因而,营造全域化体验式文旅消费场景,使传统文化发挥地域阵地优势,同时,也是实现文化输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武安楼上村逐步探索开发“文旅融合”新模式,唱响乡村振兴大戏。通过“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平调戏,享农家乐”的形式打造特色农家乐,形成“上山观景,下山听戏,夜宿农家”的乡村特色,将平调落子这一非物质文化嵌入游客吃住行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武安楼上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于2018 年配套建设完成平调落子博物馆,全面展现武安平调落子的发展历程,详尽介绍流派演变、代表人物、主要剧目、获得荣誉以及推广情况等。
接下来仍需进一步完善文旅融合机制,首先将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有机融合,统一制定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政策、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完善文化市场和经营场所的设施服务、产品标准,打造出更有特色、有服务、有规模的文旅产品;其次,将文旅融合与城市形象推广有机融合,以城市发展带动文化增产,以文化传承反哺城市建设;最后,将武安平调落子的文化优势和人文价值与地区特色有机融合,全面激活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众文旅市场,探索建立“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消费更有动力”的长效机制。
在文旅融合集群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基础之上,下一步仍需不断完善武安平调落子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推出系列文创产品,致力于打造与文旅融合和传统文化“活化”相辅相成的自有品牌,使产品既能够体现平调落子表演艺术的“动之美”,又兼具声台行表视觉艺术的“静之美”;既能够体现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当代价值。
例如,2017 年豫剧名家、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北京大学的个人展览中所设计的戏剧名角IP 文创(如图1),其视觉色彩体系选用李树建家乡河南汝州汝瓷颜色的青绿色,卡通化的个人形象生动诠释戏曲角色魅力,成功地为戏曲艺术家的“个人品牌”赋能;同时,提取李树建主演四部剧中的中华传统价值观,打造“忠孝节义四部曲”的文化IP,用手绘插画的形式将这四部戏曲剧目中的经典形象予以表达,既展现其核心价值观又兼具现代审美特点,形成一整套“忠孝节义四部曲”艺术插画资源库,以便后续各类产品及品牌进行图像授权、品牌合作等一系列产业开发。以此形式打造中国戏曲IP,增强戏曲IP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戏曲产业的品牌价值。
图1 “树业·建功”艺术展卡通形象设计
同济大学教授、戏剧戏曲学导师朱恒夫曾指出,中国戏曲从诞生起就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3]从思想上看,中国戏曲表现的是数千年植根于百姓心中的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从内容上看表现的是民间奇人奇事奇行,表现形式追求通俗化。因而,充分利用武安平调落子与人类共性、人类共情的契合之处,对文创产品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让设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戏曲之美”,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辐射范围同时为文化赋值。
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如何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互动;如何增加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激发全民的文化传承意识等。这些问题成为亟须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呼唤“新戏曲”,“新戏曲”需要“新形象”,积极推动地方传统戏曲的产业化发展,让“小众”文化走入“大众”生活,这不仅需要一代代文化守护者的努力开拓,更需要多维度的“跨界”协作,共同为传统艺术找寻新时代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