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联宝 马志远
(同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PTN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立足于网络市场,并被广范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端到端的可靠承载。但是,随着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PIN网络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开放网络能力,由于传统的PIN网络业务受限,需要通过对其研究,不断升级和优化网络结构,最大化降低网络的成本,提升网络的使用效率。
PTN设备网络分为三层,有接入层、汇聚层以及核心调度层(如图1 所示)。一般来说,PT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承载技术,融合多方优点,完美地继承了SDH的理念,主要承载的是电信级以太网等相关业务,如下文介绍。
图1 PTN 组网的核心网络结构图
PTN技术主要是采用弹性管道的理念,用来对业务的开发,实现分组交换。同时,其段层的保护并未完全达到,对于端到端的业务采用LSP,虽然没有群路和支路的区分,但是具有丰富的端口资源,节点配置比较复杂;对于SDH 来说,主要是采用固定管道理念,具有成熟的保护方式,用来对于TDM业务的开发,采用的群分支路,对于通道、VC12 等配置节点等比较简单。在建网时差异性体现在:一是,采取总线型结构实现对于汇聚/接入层的配置,单个骨干汇聚点会给网络带来更多汇聚环,同时稳定性比较高,接入能力优。
架构一:MSTP 和PTN实现共存的局面。前者主要是承载的是TDM业务,根据用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利用PTN 技术来承载分组业务,通过在汇聚层以及核心调度层建设第二平面,促进业务的扩建;利用接入层满足设备的承载,通过MSTP 插盘扩容等方式解决TDME1的需求。
架构二:建设PTN并替换MSTP,不断增加业务量,最大化降低TDM业务的承载,借助于汇聚层等建设新网络,接入层满足站点的新增需求。一旦出现扩容现象,将MSTP 替换为PTN设备。
架构三:升级MSTP 并支持PTN 功能,通过MSTP 设备有效对内核和接口进行升级,以便满足对于TDM和IP 类的业务的处理。为降低使用成本,采用升级优化的MSTP,同时兼容PTN 功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PIN更加具备其独特的优越性——更易扩展性,因此,最佳的选择是MSTP 和PTN两者共存形成两个层面。
架构一:PTN独立网组(拓扑架构如图2 所示),类似SDH,主要是核心层到接入层之间采用该组网设备,GE 速率组网设置接入层,组Mesh 结构等核心层,汇聚层一般采用10GE 速率组网。利用核心层提供大的通道,主要解决转接业务,利用汇聚层和接入层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该架构有利于同步信号的传送,实现对于业务的开通配置等,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扩展性不强。
图2 PIN 独立组网拓扑架构
架构二:OTN核心+PTN汇聚接入联合组网(拓扑架构如图3所示)主要是提供大颗粒波分疏导,核心层利用OTN调度。该架构的优点是扩展性好,但是难以管理,要求更高。
图3 联合组网拓扑架构1
架构三:OTN核心汇聚+PTN接入联合组网(如图4 所示),两者需要共同设置汇聚点,实现网络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如果在设备接入多个GEPTN 环时,需要双挂接汇聚节点PTN 设备,借助于ONT 将调度落到PTN 设备,这一架构扩展性良好,能够有效节约OTN汇聚环的波道资源,但是效率低下。为满足网络更加宽阔的接口和网络更加灵活的流向,出现的S1 和X2 接口对PIN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利用PTN+CE 路由器,利用路由器完成IP 业务的转发和调度,能够X2 接口的转发功能等;二是,采用PTN 技术实现对于端到端的组网,可以简化L3VPN 方案,采用核心层实现IP 转发能力,完成转发和调度。从目前的使用效果来看,该方案更加成熟可靠,能有效降低网络结构,同时提高网络的灵活调度能力。
图4 联合组网拓扑架构2
PTN技术支持的是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实现分组传送网有两种: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和PBT(运营商骨干传送),同时具有多种组网的能力其中,PTN各种技术演进如图5 所示。
图5 PTN 各种技术演进
T-MPLS是基于ITU-TG.805 进行传输网络的构建,涵盖多种功能实现对于网络的管理,有效解决当前网络效率低下的问题,能够实现点到点以太网的业务,一旦面临复杂业务,虽然可以采用VPLS方式实现网络连接,但是成本过于昂贵,一种新型的结合MPLS技术上的分组传送技术应运而生——改进协议T-MPLS/MPLS-TP。该协议将客户信号进行有效的转发,同时去除MPLS无连接特性,实现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业务,去除了协议的复杂性,简化平面,去除不必要的操作利用成熟的标签实现多业务的支撑,该业务更加严谨,同时更加适宜传送网络平滑演进。其中,T-MPLS架构设备网络分为三层,有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传送平面实现对于数据的传送以及信息和网络的管理;管理平面主要实现的是管理功能,同时为平面之间提供协调操作功能等;控制平面主要是采用ASON/GMPLS协议,同时具有多样功能,比如:选择合适路由、发布链路状态信息等。T-MPLS具有良好的生存性,主要是通过倒换技术和恢复技术实现,一旦出现错误,会对相关路径进行重新计算等。而PBT是基于IEEE802.1ah-PBB的扩展,利用标准以太网,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其主要具有面向连接的特征,利用系统和控制协议实现完备的网络功能,同时关闭传统的系统功能,使得大幅度降低广播包的泛滥。T-MPLS与PBT技术同时具备SDH的性能,较高的可靠性,是一种可运营化的网络架构,但是两者在实现对于数据转发等的方式不尽相同。前者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复杂性,优势比较明显,标准处于先列;后者主要是规避网络缺点,成本比较低,但是标准化开展工作较晚,其在应用上需要大量链接,缺乏公平性算法,不具备广泛的通用性等。而T-MPLS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很多生产商的认可,因此T-MPLS成为当前PTN的主流技术。
PTN其实现技术是一种综合传送网技术,包含同步技术、OAM技术、端到端QoS技术,交叉技术等。PIN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优势,得到广大运营商的青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PTN在应用上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强,同时网络的使用成本较低。它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实现对于数据的传送,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网络,使得使用的成本比大幅度地降低,对现有的大的基站天线模块的改造或设计,降低网络建设的难度和成本,借助于时间同步技术,降低对网络的安装难度,同时便于对网络的维护,节省成本。二是,实现对于资源的共享,大幅度提高对于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据传送模式不能满足现有的用户需求,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对网络进行更新。而PTN设备采用统计复用对数据进行传送,能够有效提升带宽的使用效率,有效解决之前无法有效处理突发性业务的根本缺陷。三是,PTN具有较强的保护性,同时流量明确,是路由型的。能借助于自动保护倒换实现对于路径的保护,利用折回等机制,实现保护功能。
考虑到分组传送网络的特点和实际应用需求,应该予以多方面的考虑,首先需要采用非结构化方式,满足不同商家的需求;其次在实现端到端业务时,应着重考虑QoS,但是实际机制应该予以进一步的考究;再次建议采用同步以太网提供频率同步,实现高精度同步方案;最后在OAM角度上应该着重考虑OMA的业务能力,规范化OAM,同时,建议采用UMI 接口,实现业务与OAM互通有无,规范NNI 接口,实现基于NNI的互通。
综上所述,PIN技术已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应该紧密结合网络部署,完成网络结构的合理搭建,实现基于分组传送网对业务的最佳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