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投入了较多的心血,不仅注重孩子在家庭中的营养均衡问题,同时也会注重孩子在学校中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也在新课改工作的推动下,从传统的辅助性课程转变为现阶段众多家长关注的重要课程之一。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体质;发展探究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家庭收入的提高,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温饱阶段,而是注重孩子营养均衡发展。并且为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孩子的课后时间也不再用于户外运动大多数会在父母所报名的各种培训机构中度过,因此小学生的体质水平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本文将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其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一、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及体育锻炼的因素
(一)学生角度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最根本因素是学生个人并没有充分的认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均是以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自觉锻炼身体素质的意识明显下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部分小学生群体中会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蹦蹦跳跳、给大家自由玩耍的辅助性学科,并且在部分学校中针对体育锻炼的连续性也缺乏机制管理,导致碎片化的体育课程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的兴趣。除此以外,现阶段由于科技的进步,很多小学生会随身配备小天才电话手表等等先进的技术产品,而在体育课程上由于教师的管理较为松懈,部分学生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沉迷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中,而导致忽视体质锻炼的现象频发。
(二)体育教师角度
首先,部分小学由于领导部门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欠佳导致专业的体育师资力量欠缺,经常会让一些非体育专业的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而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理论知识以及开展相关训练时产生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部分教师会直接在体育活动的安排方面,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填补课程时间。其次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措施方面,我国大部分小学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对于体育课程的传授仅限于部分教材知识的传播,以及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无视学生体育潜能的激发以及学生体质的发展。
(三)学校角度
受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大部分小学,针对体育课程,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更多的重心投注于文化课程的传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在略微的講解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通常会采取自由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打发课堂时间。并且由于缺乏学校的重视,无论是在体育课程的硬件设施,还是在体育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教学理论的创新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欠缺,而这些缺失不仅无法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也不顺应最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导致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二、小学体育课堂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其主要场所是学校,主要领导者是教师,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团队,都必须加强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确保学生的体质可以在体育课程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且加强学生在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此调动小学生加强体育训练的热情,并且教师以及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目标,为促进小学生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体育。授课教师可以在日常开展的体制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确保小学生的差异性,得到尊重的同时,身体素质也可以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小学阶段开展的体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合理的应用学校各种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所,对于每位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训练,确保小学生的体质得到健康发展。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新推出的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任何教育工作要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围绕着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设计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后,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打造安全、健康,轻松的训练环境。另外教师团队在选择训练项目以及训练场所是一定要紧紧的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确保小学生在锻炼身体机能的同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期的成长发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小学生的体质发展必须强化教师团队以及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认可程度,将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作为开展体育课程的重点工作。教师团队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体育事业的改革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艳梅.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
[2]. 李海峰.体育教学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理念及体育锻炼的方法[J].黑河学院学报,2018,9(6)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学校 计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