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族文化元素的研习创新与设计应用*

2021-10-24 09:45张微妮许晓婷
艺术品鉴 2021年27期
关键词:铜鼓瑶族陀螺

张微妮 许晓婷

一、白裤瑶族文化介绍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支,自称“布诺族”,因为男人穿及膝的白裤子,他被称为“白裤瑶”。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南丹县八圩、梨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白裤瑶族是中国仅有的两个由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民族文化最完整的民族。在笔者研习与论证后,决定选择其颇具代表性的服饰文化、铜鼓文化、陀螺文化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如下:

(一)服饰文化

白裤瑶族服饰分为男装和女装,节日装和便装,服饰的图案多样,寓意丰富。从男女服饰分类看,男士服装的上衣用黑布做成,衣服背面正下方开一个小口,从侧面看像翘起来的鸡尾巴,在裤腿上绣有像手掌一样的图案,是由长条形状跟鸡仔纹组合而成。鸡仔纹长短层次分明,酷似手掌。女士服装上衣则是由两片黑布组成,一前一后随意搭在肩上。“米”字图是女性服饰常绣制的装饰图案。另外,一类上衣后背刺绣的“回”字造型中,配以部分面积较大的正方形图案,通常为年长母亲穿着;另一种“井”字造型中有着面积较小的正方形,四周辅助装饰长方形的图案,通常为年少女儿穿着。女子的下半身是百褶花裙装,视觉色彩鲜明且带有韵律感,背带、绑带和百褶花裙的图案大都呈几何形和对称感。总的来说,白裤瑶族服饰以黑布为主加以手工绣制图案制作而成,男装图案多以“瑶王印”为主,女装图案多“井”字纹、“回”形纹、“米”字纹为主,纹样均以工整对称的点、线、面形式构成,排列有序。这些特定的搭配与巧妙的编织,已成为瑶族服饰文化的精髓。

(二)铜鼓文化

铜鼓是很珍贵的民族文物,被不少的少数民族所使用,铜鼓在白裤瑶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现存较多铜鼓造型硕大,装饰精致繁琐,其中,各类丰富的图形纹样和编排形式极具规律特点和艺术美感,其背后衍生的民族文化内涵更不言而喻。白裤瑶族使用铜鼓的场合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活动中的铜鼓是白裤瑶族的公共财产,必须得到全体人员的同意方可使用,过程也颇具仪式感。第二种春节期间的铜鼓,使用于舞蹈表演中,为让新一代青年练习铜鼓演奏技艺,传承铜鼓演奏活动。以此不难看出,白裤瑶族对铜鼓的重视,其铜鼓使用过程中形成和延续的铜鼓民俗文化更值得笔者深究。

(三)陀螺文化

“打陀螺”是白裤瑶族不可缺少的运动竞技活动,也最受该族人民喜爱。其陀螺外形与其他民族差异较大,陀螺的大小根据玩者定制的,有大中小之分,凸显造型特点和功用性。如壮族陀螺形似圆锥,而白裤瑶族陀螺外形则像一个扁平的漏斗,却比圆头高脚的陀螺转的更久,抗击打能力也更强。随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白裤瑶族的陀螺文化也走出大山被更多人熟知。2003 年首届中国白裤瑶族文化节,该地涌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和竞技参赛者,他们让大众感受到了白裤瑶族独特的“陀螺魅力”。由此,白裤瑶族陀螺这一传承了千百年的竞技项目被真正的发扬光大,也更让“白裤瑶打陀螺”这一非遗项目有了更多的传承人。

二、白裤瑶族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

(一)服饰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

白裤瑶服饰纹样是大多针对其女士服装上的“瑶王印”纹与男士服装上的“手印”纹进行研究学习。女装“瑶王印”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但基本上是有大大小小的方形组合而成,亦或诸多小方形聚在一个大的方形之中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男装“手印”是由长度不同的五指条纹和成方形状的米字花纹组合而成,五条长方形中间一条较长,左右各两条依次渐短,这种“手印”的组合排列方式相对较为固定,秩序性较强。白裤瑶族服饰色彩搭配也是其一大亮点,黑、白、蓝、橙色相互对比,配上几何图形和造型剪裁,颇具简洁时尚感。本次设计创新图形利用“回”形纹,将纹样取舍重组,图案外围与内粗细不一易于区分,保留中间图案不变动,将“米”字纹上正方形稍加规整看起来将更协调,线条宽度不一让整体更加有设计感,在颜色上选取白裤瑶族独特对比色彩,冷暖结合增加其视觉冲击力,整体构成一简约时尚的方形几何图。(如图1 左)

(二)铜鼓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

白裤瑶族铜鼓纹样主要包含太阳纹、云雷纹、翔鹭纹、游旗纹、网纹、圆圈纹、乳钉纹等内容,这些纹样都有着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内涵寓意。太阳纹,因形似太阳所以位于铜鼓鼓面中心,寓意万物生长依靠太阳;云雷纹,大多在太阳周边,表明太阳纹与雷纹紧密相连,有的作为圆形连续构图被称为“云纹”,有的作为方形构图被称为“雷纹”;翔鹭纹,通常以逆时针围绕着太阳纹旋转、排列转,长嘴、长尾、伸颈、头有羽冠双翅作飞翔状,把鹭鸟铸造在铜鼓上也是对农作物丰收的渴望;圆圈纹、乳钉纹,常见于铜鼓外围一圈或者太阳纹周围,在铜鼓纹样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设计创新图形以铜鼓鼓面的原型与晕圈为基础,选取云雷纹、圆圈纹、太阳纹、翔鹭纹为组合对象,简化画面,连续组合排列方式,利用大小以粗细、松紧结合,加强层次感,突出太阳纹、翔鹭纹。另外,结合白裤瑶族服饰配色,对颜色和线条进行节奏变化定义,整体保留铜鼓特点,呼应系列创作。(如图1中)

(三)陀螺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

白裤瑶族陀螺上的纹样相对较少,因此,本次创作取陀螺本体的顶视图-圆形为基础,配以直观简洁的陀螺几何线条图案,中心点、线、面的构图与铜鼓元素图形相呼应,同时结合白裤瑶族色调的对比与冲击,陀螺图形中圆形图案线条粗细一致,简化圆圈数量使其整体更贴合陀螺图案的形状。(如图1 右)

图1 设计图(作者:张微妮 指导老师:许晓婷)

三、白裤瑶族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一)丝质礼品类

(1)丝巾:丝巾制品的造型和气质通常能直观体现传统纹样的形态。本次文创图案设计选取服饰图案中的“米”字纹、“回”形纹以及铜鼓中翔鹭纹,将服饰图案进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整合设计,使整体不失高级感和民族感。同时,亦可将铜鼓图案分解,组合成不一样的图案,上部分将圆形纹和翔鹭纹结合,中间将铜鼓图案简化与服饰图案结合,整体主题突出,主次分明,风格统一。(如图2 上)

(2)飘带:飘带的图案设计需考虑图案尺寸大小,文创设计多将图案进行二方连续,使每个图案紧密结合设计出带有民族感的图案。组合设计的方式可让其设计产生新的价值,如将陀螺纹样侧视图与陀螺图案上下结合,利用二方连续呈现;铜鼓圆形纹与翔鹭纹相结合,松紧适度带有美感。飘带图案整体设计都遵循连续重复的韵律之美。(如图2 下)

图2 丝质礼品视觉设计图(作者:张微妮 指导老师:许晓婷)

(二)帆布礼品类

(1)布袋:在文创产品用布袋更能吸引年轻群体,本次创意设计图案主要利用服饰图案中的“瑶王印”纹,将方形图案提炼重组用不同排列方式表现,这种简约的图案也是对白裤瑶族纹样的抽象概括。(如图3 上)

(2)抱枕:本次抱枕图案设计将服饰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图案进行创意取舍,根据文化图案重组设计,更加突出主题、贴近生活,附有艺术性,色彩运用上对比艳丽,在构图设计等方面更凸显了图案的美感和灵活性,将纹样体现在抱枕上,既美观又有传统韵味。(如图3 下)

图3 帆布礼品视觉设计图(作者:张微妮 指导老师:许晓婷)

(三)陶瓷礼品类

(1)盘子视觉设计:本次图案设计主要选用铜鼓图案中太阳纹、翔鹭纹,既保留了民族感也不失设计感。圆圈粗细不同让整体画面更协调突出,抽象与概括展示出较强的设计感。如下右图,根据铜鼓图案设计而成,外圈保留铜鼓雷纹,内圈将太阳纹中的三角抽象变形,具有抽象造型美的韵味。(如图4 上)

(2)杯子视觉设计:白裤瑶族男士服装多“手印”纹,长条形状跟米字花纹组合,图案长短层次分明,酷似手掌,用于杯子图案设计简洁突出。同时采用铜鼓图案和服饰图案组合上下排列,亦或单独的太阳纹适合纹样,效果丰富且有较强的民族感。(如图4 下)

图4 陶瓷礼品视觉设计图(作者:张微妮 指导老师:许晓婷)

(四)纸质包装类

本次设计将现代包装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利用独特民族色彩体现出整体艺术风格。天地盖盒形的图案设计中,将白裤瑶铜鼓文化中太阳纹、圆圈纹相结合,以服装回形纹简化装饰盒面,与中间铜鼓图案的复杂与尖锐形成强烈对比。手提纸袋图案设计,利用服饰中“米”字纹,留取其十字形并结合回形纹组合形成。整体视觉干净稳重,品质感较好。(如图5)

图5 纸质包装视觉设计图(作者:张微妮 指导老师:许晓婷)

以上的设计实践尝试,是一次专业与文化的探索,在民族风格的感染下,探索现代应用产品更丰富的视觉空间。文创产品种类繁多,每一类均有材质、造型、样式、结构等多方面的考究和实践,以简洁时尚、艺术实用的目标,对白裤瑶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将民族传统运用于现代产品中。

四、小结

本文内容是对白裤瑶族服饰文化、铜鼓文化、陀螺文化元素进行研究学习,提取相关纹样并进行创意设计与应用,从而传承和传播广西白裤瑶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而这些文创类产品是打造传统文化品牌、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最好视觉途径,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创作是以当下流行的方式,实践和检验着年轻人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贡献。本文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这样的检验提交一份答卷,以视觉再现和设计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展示民族文化元素的无限可能,丰富和实现民族文化的综合价值。

猜你喜欢
铜鼓瑶族陀螺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做个纸陀螺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玩陀螺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我最喜欢的陀螺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