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鹏飞,朱曼玲,刘文强,杨宏军,王长法,张伟*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 250100;2.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山东聊城 252000)
肢蹄是牛、羊、驴等草食动物的重要部位,是支撑躯体运动的基础器官,是保持经济性状的重要指标。肢蹄病是四肢和蹄部所发生一系列病变的总称,常常表现为患畜肢蹄关节变形脓肿、运步姿势异常,最后因疼痛跛行不起、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丧失而被迫淘汰[1]。为此,课题组针对引发肢蹄病症复杂的特点,通过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厘清肢蹄病的诱发原因、影响因子和发病规律,现报告如下。
山东地区牛羊驴的规模化养殖场,其中牛选定济南长清区荷斯坦奶牛的养殖小区,羊选定聊城临清市湖羊养殖基地,驴选定在聊城东阿县黑毛驴养殖场。
从饲养管理、环境品种、场地、载畜量、性别、年龄、体重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方面,2018 年10 月-2020 年9 月开展为期2 年的流行病学调查。
按惯用日本学者幡谷正明(1977)的分类方法,对四肢及蹄部进行临床、实验室等方面检查,分析肢蹄病的病变类型[2]。
采集肢蹄病的病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运用SPSS 19.0 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主要致病因素。
课题组在山东省内规模化养殖场针对发生肢蹄病症状的动物进行流行病的基础调查,通过对奶牛1,775 头、羊570 只、驴250头,共确诊肢蹄病318 例,其中包括奶牛270 例、羊30 例、驴18例,肢蹄病的发病率约占调查数的比例分别为牛15.21%、羊5.26%、驴7.20%。
按动物发病部位统计:胫、腕附关节45 例,蹄部疾病273 例。其中,前蹄和后蹄的病发比例是1:4.6,前肢的内侧指、外侧指和皮肤的病发比例是1:0.8:0.7,后肢的内侧趾、外侧趾和皮肤的病发比例是1:4:1.6。
所调查的集约化养殖场主要肢蹄病的平均发病率9.22%,其中发生蹄变形共计241 只,发生率为75.79%,在变形蹄中,长蹄38.30%、宽蹄14.18%、翻卷蹄19.86%、蹄变异27.66%。
通过对15 份发生明显感染性的病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出致病性坏死梭杆菌、无节瘤拟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化脓性放线菌等主要致病菌6 种,以上致病菌占检测比例的21%。进一步对分离纯化的牛源坏死梭杆菌进行生化分析,发现呈B 型溶血且仍有致病性;对分离的坏死梭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对坏死梭杆菌抑制效果最好。从患腐蹄病湖羊中培养检出节瘤拟杆菌,由于该菌是严格寄生菌,患病死亡率低,因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容易被忽视,但有协同倍增效应。
重点对种公牛的后代所发生的变形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后代的变形蹄发生率差别很大,荷斯坦牛、黑白花公牛肢蹄病发病率从0~18.1%不等,结果提示蹄变形与品种相关,与遗传可能有关,但其确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肢蹄发病和肢蹄异常的背后诱因较多,除非进行严格的控制试验研究,否则很难解释清楚蹄病的发病机理。比如地面平整舒适度、体型差异、环境病原微生物、青贮饲料饲喂对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均显著(P<0.05,表1),其它的因素(精粗比、创伤修蹄、季节、年龄)对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但综合2 年以上的调查结果,发现4~9 月份肢蹄病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10~3 月份低温干躁,对细菌、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蹄部不易造成侵害。研究发现胎次对变形蹄的发生有显著影响,2~5 胎的奶牛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体内物质代谢旺盛,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相关。
表1 各种致蹄病因素P值
研究明确了肢蹄病的主要发病类型是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其中蹄变形是主要肢蹄病型,其中前蹄发生率较高的变形蹄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趾);后蹄发生率较高的变形蹄为长蹄、翻卷蹄(趾)、宽蹄。肢蹄病患病动物后肢多于前肢,左右肢发病率统计学无差异。细菌微生物是直接引起肢蹄病的病因,调查的山东省蹄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同时伴有大量其他杂菌,其他一些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对节瘤拟杆菌可造成病情的进一步扩大。将肢蹄病病料进行分离培养的结果,基本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损伤性和原发性肢蹄病到感染性或继发性肢蹄病,其主要的病原菌包括了坏死梭状杆菌。研究发现蹄变形、腐蹄病和蹄叶炎相互协同、紧密影响,这与邓益锋[3]的蹄叶炎容易转变为蹄变形的研究结论和吴树清等[4]提出的变形蹄牛较正常蹄形牛更易发生蹄病的结论相符合。调查结果显示,群体饲养密度与肢蹄病的发病率并无显著相关,与其他学者对于变形蹄发生规律的调查结果不同,这可能是实施修蹄降低了饲养密度对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
确诊动物中以奶牛肢蹄病的比例较大,可能由于体重较大、运动不足、后肢负重多等引起蹄变形和蹄病变,同时发现驴相对牛、羊发生肢蹄病的比例小的多。在奇蹄目、偶蹄目没有明显差异,主要与动物天生特性有关,特别是德州驴、青山羊等品种天性胆小,由于应激而导致的外源性外伤成为引发肢蹄病的重要因素,所以饲养管理方面显得特别重要。数据证实了肢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特别是后肢外侧趾蹄形呈翻卷状,蹄病的易感性跟品种有关,这与林为民的研究一致[5]。肉牛蹄病发生相对奶牛较少,荷兰牛蹄病发病最多,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肢蹄病发生明显少于荷兰黑白花牛。蹄壳的颜色具有明显的显性遗传性,因蹄色不同,其坚硬程度也不同,黑色蹄含有黑色素,坚硬度程度略强于不含色素的黄色[6]。
肢蹄病重要在于防控,预防性修蹄的主要目的在于矫正蹄形,增加蹄底负重面,使蹄负重均衡,预防蹄变形变异的发生。修蹄方法参照荷兰修蹄法,用蹄刀对蹄底不规则之处进行修整,牛蹄冠到趾尖的距离一般为7.5cm,羊蹄子周围的角质修的与蹄底接近平齐呈椭圆形即可[7,8]。剪除松散多余及糜烂的角质层,有效去除蹄壳表面及藏匿于角质裂隙内的致病微生物,用蹄锉将蹄壁打磨光滑平整,修成从远轴侧壁到轴侧壁有15°倾斜的蹄角度,减少因外伤发生蹄病的几率。同时要做好环境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减少对蹄的浸渍和感染,在污道上撒布生石灰,用10%的硫酸铜或甲醛喷洒,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建造不小于长2.5m,宽1m、深10cm 的蹄池,浴蹄前加入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可按硫酸铜1 份、生石灰0.5~2 份、水100~200 份配制,随配随用。在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春秋季节对变形蹄进行科学矫正,可以降低奶牛蹄病发生,提高牛奶产量[9]。
研究表明摄取的饲料营养对肢蹄病发病率有显著影响作用,营养因素决定蹄壁的硬度和强度,同时影响蹄角质矿物元素成分,是肢蹄病发病的一个原因所在。日粮的钙磷比例失调、锌的摄入量偏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以及日粮结构的不合理都是影响肢蹄病发病的原因所在,如奶牛饲料中推荐锌的用量为大于40mg/kg,铜用量为大于10mg/kg。以驴为例,在非配种期,按照粗饲料在日粮中占总量的50%~70%的标准,可日喂干草3~5kg,精料1~1.5kg,并适当增加鱼骨粉、磷酸二氢钙等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10]。要处理好营养和运动及不同生长阶段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为2~3h,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肢蹄病还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策略,要及时检查蹄部,治疗应遵循清创、消炎、杀菌、止痛的治疗原则。蹄部要保持清洁,不规则处修整蹄形,避免病灶扩散转移,切实做好护理工作,防止继发感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