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积玉
近些年的教师节,在东莞无论你置身于哪个街头,你都会看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的字样,这是城市为教师亮灯送上的暖暖幸福。每当这时的我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份激动源自于我多年以来,在幼儿园的乐园中用一腔热血书写青春,更源自于孩子的童真、家长的信赖,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对教育的敬畏、热爱和担当。
前些日子在幼儿园学习了微课制作,我沉迷到了微课的制作之中,前期的自我感觉颇好,逻辑性很强的第一稿让园长无意中看见,建议我提交参加市里的比赛。园长看了之后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让我倍加压力。反反复复的修改之后,呈现的第二稿和第一稿基本已经面目全非了,除了在逻辑的表述之外,已全都变样了,但确实画面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清晰明了。这个微课在市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利用微课和孩子们上课时,我从孩子们的好奇、专注、兴奋、欢呼雀跃的状态中得到莫大的鼓励,感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
一、立德树人,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在幼儿园我是专职的美术老师,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和孩子一起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摸索,在探究中行进是我工作的常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教育特别提出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核心目标,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尤为重要,高质量的教育路径需要教师的创造和追求。
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是我的思考所在。
在每一次的活动开展前我都精心选材,用心设计,思考着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和新颖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感受,选用哪些材料让幼儿把心里所想的和看到的表达、表现出来。教学中我注重启迪幼儿的审美,引导善于发现美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画种和技能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启发想像,于无形中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渗透其中。
如:大班美术活动《神秘的水中画》中,利用湿拓画的色彩和形状的变化,引导幼儿展开无限的想象,让他们在嬉玩中感受湿拓画的魅力和湿拓画过程中透明的存在。引导幼儿在学习滴、点、画、印和控制水流的操作中得到艺术的美感。当看到孩子和老师们每一次从水面揭起来发出的惊呼,感受到他们对艺术的专注和耐心,他们沉浸在湿拓画可控而又不可控的樂趣中,不断地尝试、探索着,最后终于在他们笔下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五彩斑斓的独特作品,我也觉得很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和赏识孩子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想、尽情地画,表达内心的感受,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孩子们在这其中不仅认识了颜料色彩的变化,同时这种带着他们创意的作品让他们体验到美术游戏的快乐,体验这种水中作画的乐趣。
二、坚守教育规律,提升专业素养
教育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成长节奏。在工作中会遇到家长、幼儿、教学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困难,在解决问题中我尊重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的主动反省,自我完善,始终不渝地追求教育的价值回归。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这是总书记习近平记对教师的殷切期望。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善于发现、大胆创新,才能更好的在幼儿园搭建的大舞台上施展才能。
为了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我在节假日放弃休息,积极学习自我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取得了教育学本科之后,还参加学前教育的各类继续教育学习,还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日新月异的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功能,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到更合适的教育方法。
比如在刚刚结题的课题中,我选取中国传统的文化青花为载体,在青花的源点上开展一系列的幼儿美术活动研究。如何从幼儿的生活、兴趣和需要出发,实施从感知、体验、表达、欣赏的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课题中面临最大的问题。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带着问题,利用教研活动和老师们展开讨论、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和邀请专家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及观点,提炼、过滤出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去实践、总结,不断地反省和改进自己的工作,鼓励教师根据自己所需提升的内容,自主进行学习,建立了微信交流群和Qq交流群,分享好文、好素材,交流心得,加强课题组之间的互动,更好的开展教学。通过课例展示、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在课题研究中,不断的寻找自己的教学优势,教学的能力在尝试、探讨、冲撞、分享中得到了提升,在实践、发现、总结中积累了教学经验,不断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够成为自己成长的垫脚石。
三、实干担当显情怀
(一)立足本职,尽职尽责
幼儿园教师是一份有担当的职业,不仅是敢担当、能担当,还要善担当。在工作中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按照《纲要》、《指南》等精神要求,在一日活动中热爱关心每一位幼儿,用我的真诚、专业和担当,坚持为培养幸福、独立和热爱生命的孩子而努力;努力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家长最满意的老师,以真诚和爱心在幼儿和家长中树立了优秀幼儿教师的良好形象。
为了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时刻感受到妈妈般的爱,我对待幼儿园的孩子犹如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用母亲般的热忱爱孩子和开展每一项工作,就这样在孩子身上每一点的进步、快乐和身体健康中感受工作的快乐和意义。
在每一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注重把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重视孩子们的智力过程训练,借助于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引发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孩子积极从多种渠道探索。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我根据自身的美术活动组织特长,用积极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孩子,想尽一切的方法改变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能积极地思考和尽情地展开想象,使活动更具有创造性,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获得在创造过程带来愉悦的体验。
如:活动“蛋糕工作坊”的主题活动,我根据孩子生活的已有吃蛋糕、过生目的经验进行设计组织,这样做既基于孩子的兴趣,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又能让孩子在玩中受教育,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在“小小蛋糕师”系列的活动中,我关注到孩子对蛋糕造型的多样性产生各种美感体验的渴望,精心安排游戏,选用了一次性的纸碟、纸碗组合成蛋糕的半成品,利用浆糊材料其自身的独特性加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引导孩子调配出色彩迷人的“奶油”,再加上贝壳粉、通心粉、小珠和彩纸等素材,创设做“小小蛋糕师”为背景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在充分感受到创作中的快乐和愉悦的心情同时,学会掌握使用裱花袋的基本方法技能,制作各种“生日蛋糕”。
孩子们那份投入和专注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突然感觉到这才是孩子感兴趣的学习。孩子们在游戏中交流彼此的情感和想法,他们主意层出不穷享受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思考、创造和表现,使他们的生活经验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根据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的深入,继“小小蛋糕师”后我设计了“蛋糕店促销活动”和“蛋糕店大討论”的活动,让每一个用心体验、感受生活的人眼前为之一亮。游戏给孩子带来了的快乐、满足、成就和荣耀感,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智力、个性、能力、自我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等各方面的提升。我巧妙地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变成一个非指导性的角色,给予孩子鼓励、信任和肯定,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互相学习的契机,孩子的生活经验得到很好的迁移。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的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进一步观察孩子行为的目的性。把握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实施自己的想法,继续推进游戏,对幼儿的游戏要给予支持和及时回应。
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玩伴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是我最开心的事,保持幼儿的游戏热情,从中理解、感悟游戏真谛。我用真诚和爱心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呵护他们的成长。
(二)敢于创新,勇于挑战
我的工作既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我爱上了那份吵闹,因为那是我每天的问候。在教学中,我把握契机、梳理思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对教学活动进行钻研。我在幼儿园从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到中层干部,我积极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勇于承担骨干责任,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带领全体老师共同进步,还积极承担幼儿园和市镇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交流、比赛活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成功的喜悦。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将坚定、执着地在幼儿教育的前行道路上行走,幸福着、快乐着!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