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军
(牙克石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内蒙古 牙克石)
窦性心动过缓是在老年群体中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可能是因为多种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所应用的药物而引起,如果患者的病情变得十分严重,那么则可能会造成生命威胁[1]。因此,临床上一直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非常的重视。本次研究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实施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研究资料均为本院在一定时间内(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全部患者均为老年人且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疾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0例与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为60-80岁,中位年龄为70.50岁。全部患者均签署同意书[2]。
对全部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评估,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评估,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疾病认知度、严重程度、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及伴发其他基础疾病)进行评估,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这些因素和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是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26个评估问题,主要范围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这些方面,总分为100分,分为<60分、60-75分、>75分这几个等级,分别表示生活质量较差、一般、较好。
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若P<0.05则表示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不同研究因素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n)
见表2。
窦性心动过缓的高发群体是老年人,一旦患上窦性心动过缓会造成患者心脑肾等多部位脏器供血不足,若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3,4],例如:黑蒙、晕厥、心悸等症状,并会使患者的原有心脏病症状加重,所以,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干预要求是比较高的。老年窦性心动过缓在本类患者中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所以,老年患者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病例为老年患者,随着临床、患者自身及社会各界对生活质量改善需求的提升[5],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次研究对收治的全部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干预[6],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窦性心动过缓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基础的生活护理常识,用药与治疗方面的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等也要及时进行实施。在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文化程度而定,如果患者的文化水平不高[7,8],那么护士则要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宣教,一次不懂则再次进行讲解,一直到患者听懂为止[9,10]。基础生活护理则针对患者伴发的原发病及窦性心动过缓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注意事项,心理护理方面注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提升患者的归属感,促进理想干预效果的取得[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