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红,卢焜才,麦交仔,陈伟敏,张江霞,林惠君,高明芳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湾区建设的总体方向,体育层面的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指引下,最近两年逐渐突显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促进粤港澳三地师生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体育节活动,自2018年11月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本研究对第一、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活动开展的基本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活动内容的再丰富,活动形式的可创新,以期为后续体育节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第一、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以下简称“体育节”)活动开展的基本概况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活动的现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活动内容的再丰富,活动形式的可创新。
2018年11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由“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发起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活动共有60个联盟成员单位参加[1-2]。次年11月,举行第二届体育节活动,共有83家联盟单位参加,较第一届多出23家。两届体育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包括交流活动、体育竞赛、论坛等。两届均举行了的活动有:港澳师生体育文化之旅、体育竞赛活动、体育名家大讲堂、体育节开幕式等,其它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均发生了改变,具体如图一。
图一 第一、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活动内容汇总图
访谈可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疫期或后疫情的影响下,后续的体育节活动,除了传承原有的品牌项目活动外,从内容到形式仍会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以切合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使粤港澳三地更多的师生能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
两届体育节活动共分9种形式,包括体育文化之旅、大会(联盟成立大会、联盟成员大会)、开幕式晚会、名家大讲堂、论坛、嘉年华、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成果展、协同创新论坛,其中体育文化之旅、开幕式晚会、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成果展共四种形式作为品牌活动在两届体育节活动进行了打造,第二届活动结合时代发展热点,开展了运动与健康协同创新论坛,具体如下表:
表1 第一、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活动形式概况一览表[3-4]
上表可知,从形式上来看,第二届体育节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内容上有所丰富,形式上基本与第一届相似。从举办的地点来看,第一届体育文化之旅走的是“广州花城汇——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线路,第二届走的是“亚运公园——岭南印象园”线路,选取的线路具有现代化文化城市气息和岭南历史文化烙印,使粤港澳三地的师生感受湾区文化建设与成果交流的进步。除了体育文化之旅外,其他的活动全部在广州体育学院校内进行,充分发挥了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其在华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体育类院校在体育节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广州亚运会,除充分发挥广州体育学院地理优势、场馆优势外,亚运城、大学城等场馆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乎集广州的优势体育资源于一体,顺利完成了亚运会的举办。体育节随着联盟成员单位的增多,虽无法与亚运会的规模相比,但亚运会充分利用政府职能,盘活优势资源投入并支持赛事的方式,值得后续举行体育节借鉴,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主体,以其他大学(含广州市以外其他湾区城市)为左右翼,建构“一体多翼”的模式,扩大规模,提高影响力,发挥湾区的主体作用,创设更多的品牌活动,将体育、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向新的台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的大发展。
表2 第一、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体育竞赛活动一览表[3-4]
体育竞赛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内容涉及项目多,参与人数多,效果良好,本研究将对体育竞赛活动进行单列分析,从活动类型来看,共有体育竞赛、学术讲座等。体育竞赛共有11大类,包括五人制足球比赛、3×3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网球比赛、棒球比赛、田径比赛、棒球比赛、游泳比赛、表演类项目综合竞赛等;技术交流共有9大类,包括游泳项目教学交流会、健美操和啦啦操技术交流会、地乒球交流活动、田径教学与训练教练交流会、气排球项目交流与推广、3×3篮球项目训练交流、羽毛球普修课的组织与实施交流、高校棒球交流会和迷你棒球交流会、运动舞蹈各单项(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街舞)技术交流会等;学术讲座涉及排球方面,具体如表:
上表可知,从活动类型和项目内容来看,体现以竞赛和技术交流为主,切合粤港澳三地师生通过竞赛切磋、交流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的目的。两届体育节的体育竞赛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运动项目,第一届和第二届均举行了的有7个项目的比赛和3个项目的交流会,分别为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网球比赛、棒球比赛、田径比赛、游泳比赛、游泳项目教学交流会、地乒球运动发展研讨、田径项目互动交流。第一届举办了五人制足球比赛、3×3篮球比赛、棒球比赛、表演类项目综合竞赛、健美操和啦啦操技术交流会、气排球项目交流与推广、3×3篮球项目训练交流、羽毛球普修课的组织与实施交流、高校棒球交流会和迷你棒球交流会等,共4类项目竞赛及5类项目交流会在第二届体育节活动中没有举办,而第二届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增加了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街舞等运动舞蹈各单项的技术交流会。
综上可知,体育竞赛及技术交流类,分三种情况,一是两届体育节活动均有举行,二是只在第一届举行了,三是第二届增加了部分项目。提示品牌项目的树立和固定受举办时间、参与人数、技术水平、活动效果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第一、第二届体育节活动,本研究对联盟成员单位进行访谈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的管理主体明确,各活动有序开展,活动内容及形式有传承,也有丰富和创新,在活动开发层面,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联盟协同发展机制和重点发展内容需持续建设,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涉及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体育产业领域开展交流。第二,联盟日常运行体系要不断优化和建设,联盟的日常宣传系统需快速建设,联盟的日常工作机制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需加强。第三,联盟成员之间有关体育教育与体育技能和职业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要进一步推进。
1.充分发挥了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主体作用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可建构“一体多翼”的模式,扩大规模,提高影响力,发挥湾区的主导作用,创设更多的品牌活动,将体育、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向新的台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的大发展。
2.体现了以竞赛和技术交流为主
两届体育节活动,从活动类型和项目内容来看,体现了以竞赛和技术交流为主,两届体育节的体育竞赛基本涉及了所有的运动项目,切合粤港澳三地师生通过竞赛切磋、交流活动的需求。
3.体育节管理主体明确
两届体育节活动管理主体明确,活动内容及形式有传承,也有丰富和创新,在活动开发层面,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可创新之处。
1.丰富体育节活动内容
第一、第二届体育节活动内容,除传承开幕式、名家大讲堂、体育文化之旅等活动外,建议加大学术类研究,通过学术交流会的形式,借助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交流等,提高学术交流氛围,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组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体育教师交流大会”,汇聚国际高水平体育教育发展成果、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体育合作交流,为粤港澳三地体育教师打造国际化发展舞台,促进三地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
图二 拟开展的体育节活动内容构建图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要充分发挥大湾区优势体育产业、企业的作用,鼓励粤港澳三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打造湾区体育人才,加快建设体育事业的发展。另外,鼓励具有优势项目和企事业单位、联盟会员单位向联盟申请举办单项活动或多项活动。
2.创新体育节活动形式
从体育节活动形式来看,可分地域、分学历层次院校、分专题进行开展,发挥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主体功能,发挥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优势作用,构建“一体多翼”的模式,充分发挥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科优势资源,推动三地体育教师队伍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体育教师职业标准、体育教师合作交流机制等领域发展。
图三 拟开展的体育节活动形式构建图
新冠肺炎疫情期背景下,相关的体育赛事、教学能力比赛、广交会等均发挥了云端的优势,采面向国内外采用直播的方式,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理,建议体育节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使粤港澳三地乃至全国更多的师生通过云端参加体育节活动,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另外,通过合作与交流,将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与教育发展联盟所制定专业体育技术标准和举办的活动成果,纳入省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的各个认定系统中,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节的后续建设中来,努力打造体育节品牌活动,为湾区、全国乃至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