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自强 王愿华[.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南京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2019 年,科技部在《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后,“创新联合体”频繁被提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支持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有何用意,南京在下一阶段的创新名城建设中,如何在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中提前谋划和布局,占得先机?
一是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前沿科学向宏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方面纵深拓展,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驱动时代,越来越依赖大科学装置、大算力计算机和大规模合作,理论模型、工程攻关和组织动员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面临技术路线是否正确、技术目标能否达成、技术成果能否顺利商业化的不确定性,需要企业创新主体的提前介入。
二是从产业链自主可控要求看,一方面,我国部分产业基础薄弱,既缺乏基础性、底层性的技术平台,又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产业自主可控度低;另一方面,中美贸易争端向科技领域延伸,战略性产业的底层技术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被“卡脖子”,严重影响产业安全,需要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依托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产业链协调能力和产学研组织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从企业创新能力看,在研发能力上,我国已经出现一批站在产业变革前沿、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具备联合高校院所,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实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芯片等领域,一些领军企业掌握着更多的数据资源和更好的硬件条件,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具备在国家科技攻关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条件。在成果转化效率上,企业牵头负责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加快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培育和孵化以技术驱动为引领的创新创业项目,具备先天优势。
四是从国际先进经验看,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融合产学研力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一直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如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主导的“大学技术中心网络”和参与的“先进制造技术联合体”,通过与政府的紧密合作,联合高校、产业链相关企业,对基础研究进行协同创新,对产业共性难题进行联合攻关,牢牢地占据全球航空发动机产业的主导权。又如日本20 世纪70 年代组织实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计划,由通产省组织,以东芝、三菱、日立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电气技术实验室、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与计算综合研究所为支撑,开展企业间联合研发攻关,5 年内获得上千件专利,使日本一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生产大国。
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组建创新联合体的首要目的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牵头组织完成与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其次是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一方面引导企业提前介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龙头企业探索科技前沿;另一方面使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参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促进技术成果与产业需要的深度结合,催生更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借助重大科研项目,纵向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高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能力,横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导入创新资源,集成创新成果,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各类主体互相促进,创新链条融合贯通的体系化、任务型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提高整体创新效率。通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在尊重科学、经济与市场规律下,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探索建立产学研协同发力、科技成果利益共享的新型举国体制。通过龙头企业作用,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同时向科技前沿延伸,既提高科研攻关成果的转化效率,又提升技术策源能力,让产学研资源发挥更大的溢价增值效益。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创新联合体的组建中,政府主要做好战略规划、政策服务,坚持“站高一格、后退一步、敢于担当”,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宏观统筹和战略指导,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沟通服务,设计出与现行创新组织、政策协调一致的政策方案。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发挥身处一线,能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和行业变革的本能优势,担当起机遇发现者、技术攻关者、风险识别者和资本引入者的角色。
二是要处理好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关系。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中,企业是主导力量,各类创新要素要向企业集聚,企业要有足够的研发投入能力,有足够的前沿技术识别能力,既要做项目的“出题人”,又能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同时关注技术产业化需求,提供前沿领域的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
三是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发挥技术积淀深厚、拥有更多市场话语权的优势,为创新联合体的中小企业开放创新平台、开放供应链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和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要发挥市场嗅觉灵敏、研发组织灵活的优势,结合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推出颠覆性创新成果,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
四是要处理好科研攻关与技术产业化的关系。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既要有前沿科学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要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攻关,解决产业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研发活动要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同时,要创新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分配机制,按市场化标准组织技术成果转化和各参与主体的权益分配。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赋权方面,尊重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市场规律,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在赋能方面,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前沿创新研究,加大在企业布局科技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力度,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
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引导大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加强创新协同,推动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开展相互嵌入式合作。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技术工艺、认证体系等需求对接,夯实产业链合作基础。定期发布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对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开展攻关或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给予支持。
三是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推动部属和省属高校院所优势科技资源与南京地方经济实现无缝衔接。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计划,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高端研发平台,又面向产业现实需求的优势,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
四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大企业积极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创新平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主体融通创新。鼓励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协作,采取研发众包、“互联网+ 平台”、大企业内部创业和构建企业生态圈等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通过大中小企业协同、上下游协作联动,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互动机制。
五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探索设计专项技术攻关计划,支持企业创新联合体申报,为本市企业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级重大攻关项目储备力量。针对参与创新联合体的企业,制定相应普惠性税收减补政策,开展高端紧缺人才所得税改革试点,推动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合理扩大加计扣除范围、改进计核方法。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确定适当的创新产品采购比例,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遵循科研规律和创新发展需要,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激励创新、主动作为、保护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