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升,张琪琪,樊 丽,皮慧敏,刘合乙
(湖北理工学院 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不断增多,对当今社会医护人员的灾害知识储备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灾害准备是指为了减轻灾害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各种预防性行为及活动[2]。目前,护士队伍中低年资护士的比例逐年上升。但由于他们临床经验相对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护理灾害培训较少等,导致低年资护士在面对各种灾害现场时准备不足,影响救灾的质量与效果[3]。因此,了解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现状,分析研究提高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的措施十分迫切,且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调查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及影响因素,了解其灾害护理知识储备的薄弱环节,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0月9日至22日在湖北省黄石市各医院的364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注册护士;②工作年限≤6年;③自愿参加者。
本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灾害准备度评估问卷。
1.2.1一般资料问卷
一般资料问卷部分为自行设计,包括年龄、当前所在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或救援活动等。
1.2.2中文版灾害准备度评估问卷
采用Tichy等[4]编制、李真等[5]进行调适翻译后形成的中文版灾害准备度量表。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5,信效度良好。量表共45个条目,分为备灾、减灾和灾害评估3个维度。每个条目选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6分,共计 45~270 分。其中,“总分45~134分”代表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较差;“总分135~224分”代表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中等;“总分225~270分”代表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较好。
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问卷,由各医院护理部组织护士填写,匿名填写并提交,数据自动上传至平台。本次共调查了364名低年资护士,共回收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为98.62%。
数据导入至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双人录入并对数据进行核对,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灾害准备度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检验水准α=0.05。
一般资料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调查结果
各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
表2 各变量赋值情况
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情况见表3。
表3 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情况(χ±s)
护士灾害准备度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本研究对低年资护士的年龄、最高学历、当前所在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或是否经历过救援活动等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所在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灾害培训或是否经历过救援活动为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最高学历、职称对护士灾害准备度影响较小(P>0.05),因而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护士灾害准备度,如开展灾害预防性活动或灾害护理培训。
表4 护士灾害准备度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359)
3.1.1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总分情况
由表3可知,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总分为201.34±39.42,处于中等水平,和徐晓华等[6]对全国7个行政区域的146所医院的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黄石地区的低年资护士参与灾害救援的机会较少,仅有27.6%的低年资护士有灾害救援活动的经历。这导致了低年资护士灾害救援经验缺乏。另一方面,我国相关灾害护理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虽有75.8%的护士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但是总体灾害准备度仍处于中等水平,说明黄石地区所采用的灾害培训体系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应该对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与其知识储备相一致的灾害技能培训,同时还应对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流行病学知识进行培训。
3.1.2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各维度得分情况
由表3可知,359名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条目平均分为4.47±1.17,各维度得分中最高的为备灾阶段(4.55±1.19)分,得分最低的为减灾阶段(4.36±1.14)分。可能是因为低年资护士在灾害救援方面主要进行的是灾害培训,而灾害培训的内容多集中于救援知识和操作,少有低年资护士参与过现场灾害救援活动,救援经验缺乏,面对紧张复杂的灾害救援现场,难以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达到灾害救援的目的。
3.2.1医院等级影响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水平
由表4可知,所在医院等级较高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也较高,与徐晓华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等级更高的医院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注重灾害相关知识、技能、管理方面的培训。等级较低的医院参与灾害救援活动的机会较少,难以获得相关经验以提高灾害准备度。因此,对于级别不同的医院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灾害培训,例如级别较低的医院参与灾害救援的机会较少,可以增加有关灾害救援的演练,使低年资护士在学习灾害救援知识的同时熟悉现场灾害救援的气氛,能够有效应对灾害现场的不同情况。级别高的医院除了进行灾害技能培训外还可根据本医院护士的能力将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与护理结合起来进行培训。
3.2.2灾害培训影响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水平
由表4可知,参加过灾害培训的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灾害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与魏雪梅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虽有75.8%的护士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但总体灾害准备度仍处于中等水平,可能是与黄石地区所选用的灾害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关,虽然进行了灾害培训但是效果不佳。张珍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持续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救护能力。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灾害培训的有关课程,完善急救护理技术培训体系,建议高校将灾害护理学纳入护理课程体系,医院可以采取讲座、培训等方式,邀请有丰富救灾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向低年资护士传授经验,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水平。
3.2.3救灾经历影响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水平
由表4可知,与没有救灾经历的低年资护士相比,有救灾经历的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水平明显较高,与邓先锋等[9]研究结果一致。有救灾经历的护士对灾害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过灾害救援,其面对灾害时应对能力相对较强,能够更快地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应用到灾害救援中去。低年资护士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应用能力不强,在面对突发灾难时,没有救灾经历的护士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各级医院均应对低年资护士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灾害救援演练,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10-11]。
黄石地区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级别、灾害培训、救灾经历是影响低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应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长期持续的灾害护理培训,并增加相关的护理救援演练,选用更加完善的灾害护理教育知识体系,使低年资护士在接受灾害培训后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灾害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