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超,张群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18年新发及死亡的肺癌病例分别为209.4万例和176.1万例[1]。2015年肺癌患者仅我国的治疗费用就高达243.1亿元,消耗医疗总费用的0.6 %[2],患者及家属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目前我们依然将外科手术作为肺癌治疗的第一选择,肺部手术直接介入肺部,因此患者的呼吸功能损伤首当其冲,肺癌手术带来手术创伤的同时伴有更长时间卧床康复,由此导致引流感染、肺不张、肺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疾病也足以致命,因此肺癌术后的康复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3]。除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术后呼吸功能康复及患者心理生理功能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5],本课题运用个性化心理护理配合“六字诀”呼吸操锻炼的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医患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行肺癌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患者36例,腺癌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个性化心理护理配合“六字诀”呼吸操作为观察组,科室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26±13.13)岁;平均病程(6.59±1.44)a。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17±11.01)岁;平均病程(6.30±1.30)a。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1.1 个性化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为:①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护师、护士长同时还包括营养师、心理医生组成个性化心理护理团队,并安排专员进行随访,根据护士护理特点进行责任分工,保证各成员责任明确,协助合作,护士长作为总调度;②心理健康护理:在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配合心理医生开始心理辅导,首先给患者耐心讲解肺癌的健康知识,分享成功案例,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其次通过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多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再次提醒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来自家人的关心与鼓励,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抑,消除心理阴霾。在给予心理健康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③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指导,术前给予患者高能量、高蛋白易吸收的食物,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术后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整饮食种类及食量[6];④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肺癌术后的肺炎、肺不张、心血管疾病等给予护理,必要时给予排痰、辅助呼吸等措施,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7]。
2.1.2 “六字诀”呼吸操
“六字诀”呼吸操:每位患者配有一名专业外治护师指导患者的“六字诀”呼吸操的锻炼,嘱患者身心放松,以预备式开始,以鼻吸气、口呼气,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呵-呬-嘘-呼-吹-嘻)进行呼吸吐字锻炼。六字完毕后稍事休息恢复自然,回归预备,式是为1组,每次锻炼重复进行6组,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30 min左右。外治护师负责示范讲解动作示范,直至患者可以自行进行锻炼。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2次的微信视频或者电话随访,确保患者坚持进行呼吸锻炼。
采用我科常规护理,包括入院一般健康宣教、术前谈话、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心理护理、日常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
两组患者未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时进行1次肺功能测定计算患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 %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在肺癌术后进行呼吸操功能锻炼2周后,再次进行肺功能测定,以对比治疗前后FEV1、FEV1 %、FEV1/FVC值,判定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状况[8],得分与焦虑抑郁情况成正相关;采用简化的生存质量评分表(SF-36)[9],包括躯体疼痛(BP)、活力(VT)、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活动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社会功能(SF)、心理功能(MH)、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健康总体自评(GH),总共有36个条目,每个项目100分,得分越高该维度质量越好。
3.3.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以往我科的肺癌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的情况发生,因此本课题研究当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的护理。研究结果证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况,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患者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测定比较
两组的FEV 1、FEV 1 %及FEV 1/FVC%的值均明显升高,同时观察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上升,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证明两组均可改善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情况比较
3.3.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BP、VT、PF等生存质量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证明常规护理及“六字诀”配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均可改善肺癌术后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观察组的各项生活指标较对照组高,证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更佳。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续表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显示:通过积极的术后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死亡率,肺癌的术后护理与肺癌手术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其中呼吸功能的康复护理又是护理中的重中之重[10~13]。本研究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建立专业的护理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严密监控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做出护理方案的调整,各护理人员责任分工、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通过对肺癌术后患者的术口、引流、饮食、并发症优化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传统的护理方式明显减少,同时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另外肺癌患者出于对高昂手术费用、术后家庭生活、工作情况、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对康复治疗的担忧,大多患者在顺利完成手术后也会出现焦虑、抑郁导致预后变差,此外术后不可避免使用的止痛药物对肝脏功能的损伤也会对精神带来一定的伤害[14~15]。因此我院的心理健康护理贯穿术前术后,结果显示: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也为我们同时进行的“六字诀”呼吸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字诀”呼吸操有着悠久的历史,《道德经》中已初见雏形,文中记载:“故物或行、或嘘、或吹”,直至明朝时发展达到高潮,不仅仅局限于呼吸吐纳,还加入肢体动作,通过呼吸与肢体动作相互协调达到更好的养生目的。贺晋芳[16]的研究显示“六字诀”呼吸操锻炼能上调机体的免疫辅助T细胞CD3+、CD4+的百分比,同时降低毒性T淋巴细胞CD8+的百分比,提升CD4+与CD8+的比值,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陈凤翔[17]研究显示:“六字诀”能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 8、TNF-a的表达,同时升高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减轻患者的炎症水平。“六字诀”呼吸操对于机体的免疫炎症调控机制尚不明了,原因可能是“六字诀”呼吸操通过“舒缓”“松柔”的动作带动四肢及全身的肌肉关节运动,增加肌肉的耐力,线粒体的传输氧和有氧代谢能力增加,有利于为组织提供足够氧气,改善血液循环。如“六字诀”中“呬”字功对应五脏中之肺脏,吸入自然界之清气,排出肺脏之浊气,通过气体交换改善肺脏之代谢功能;“嘻”字诀对应少阳经,口出“嘻”字,疏通少阳,通过上举、下按之动作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达到全身气机舒畅、身心舒展、调和气血;“呼”字对应脾脏使饮食得以改善,气血生化有源,肢体肌肉筋骨得以濡养均,对机体功能康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EV 1、FEV1 %、FEV 1/FVC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得以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六字诀”呼吸操的练习对比传统的一般肺部护理确实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配合“六字诀”呼吸操在肺癌术后的护理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身心均得以康复治疗,非常值得临床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