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晓,陈 勤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0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81亿,占网民整体的99.2%,手机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9.78亿,网上通讯和社交成为我国网民的普遍行为。从安装渗透率、使用时长和活跃度来看,截止至2019年2月,微信和QQ的安装渗透率分别达到85.8%和69%,月活跃用户量分别为10亿和6亿,位居国内移动社交行业第一梯队,是最具代表性的即时通讯工具。[1]
1999年QQ测试版发行,2003年发布移动端版本,同年用户注册数便突破2亿,到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服务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的应用——微信,至此国内即时通讯的生态圈呈现出QQ和微信两大巨头共存的态势。整体上看,国内即时通讯应用在20多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技术迭代升级、功能不断完善,推动着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和模式的演变。
人际传播是指在两个个体之间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本质上来说是个体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活动,具有信息传播符号多元、双向性强、反馈及时等特点。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另一种是借助媒介展开的信息交流活动,交流的质量与信息的符号载体即媒体高度相关。[2]网络人际传播(Computer-media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简称CMIC,属于第二种类型,具体指个体间借助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运用多种信息传播符号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活动。[3]从这一角度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也是人际传播媒体的演进历程。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口语时代,人际交互以面对面传播为主,信息主要通过体语及口语传播;第二阶段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出现,推动了人际传播进入实物化阶段,个体之间得以借助书信进行意义的传递,空间界限被打破,信息传递的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第三个阶段即电子传播阶段,电话和电报的出现打破时空阻碍,异地实时沟通得以实现,个体之间进行双向即时互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由“部落化”演进到“去部落化”;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出现,人际传播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网络人际传播阶段,人际传播的自由度得到提升,借助于网络的面对面传播的实现使传统人际传播的两种类型界限趋于模糊。[4]整体上看,人际传播媒介的演进并非是一个叠加或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融合演进的过程,伴随技术的革新,人际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不断丰富,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人际传播也有了新的特征和模式。
从1994年国内接入互联网开始,BBS论坛、贴吧成为网络社交媒体发展的开端,经过了一个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2005年后论坛进入繁荣期,人际交往以社群形式展开,在此期间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也逐渐发展起来,2011年微信正式版发布并投入市场,随后易信、飞信、陌陌等多元化的通讯社交应用开始出现,传播围绕以人为节点的关系网展开,呈现出“无社交不传播”的传播态势。
在微信官方网站查询到更新日志96条,其中52条记录更新了关键功能,其他记录都是对已有功能的修复和生活服务功能的改进,立足于人际传播功能研究的倾向,经过筛选重点整理了23次功能更新的记录(如表1)。在此基础上参照人际传播的要素为其功能进行了分类,划分为即时通讯功能、好友管理、自我管理和泛人际交往功能四个方面,对微信版本更新中新增的社交功能进行了归类整理,重点归纳了18次更新中的功能迭代情况(如表2)。研究发现微信的功能迭代主要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满足用户多层次交互传播的核心需求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二是围绕核心需求展开的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满足,包括信息获取、娱乐以及生活服务等需求,整体呈现出从专注点对点的即时通讯工具向综合性的社交服务应用发展的趋势。[5]
表1 微信主要版本更新情况(以Android端为例;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
表2 微信中社交功能迭代情况(以Android端为例)
QQ发展演进的时间跨度更长,整体来看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聊天室阶段(1999—2002年),用户在电脑终端登陆QQ账户就可以通过即时收发信息、网络寻呼、传输文件等功能展开信息交流活动,相比传统的无线寻呼,便捷性和功能性有所提升。2003年QQ移动终端问世,QQ发展进入移动社交时期,2003—2006年是对QQ移动端人际传播方式和交互模式的搭建和调试阶段,基本社交功能集中上线,文字、语音、视频、表情等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渠道增多,人际传播中自我表达的需求借助个人资料、形象照片、个性签名等功能设置得以实现,此外QQ空间、游戏、音乐、宠物等拓展了人际传播的场景,但受制于手机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页面设置较为简单,界面体验感一般。2007—2013年是手机QQ交互体验优化阶段,智能触屏手机的推广为QQ优化交互体验提供了硬件支持,信息收发更流畅、个人形象设置和个性化服务更丰富。2014—2020年“社交+服务”阶段,此时QQ从单纯的即时通讯工具变为整合人际交往、资讯娱乐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性传播平台,大量基于场景的交互方式涌现,丰富的功能使得聊天体验更具趣味性。
表3 QQ发展四阶段的功能迭代情况(以Android端为例)
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有两大信息载体,即语言符号体系和非语言符号体系,语言符号具体又可分为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特别是声音语言在面对面传播中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高效传递意义的优势,属于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在微信和QQ中,语言符号仍然是最为基础的媒体,语音信息、文字消息、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是对线下语言符号的回归,不同之处在于网络人际传播中文字语言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社交用户的主流交流方式为文字聊天,占比达63.3%。[6]
在语言媒体之外还有非语言媒体,面对面传播中身体是最大的非语言媒体,社会学家戈夫曼曾说:“在若干人相聚的场合,人的身体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工具,而是能够作为传播媒体发挥作用”,例如眼神、表情、姿态、身体动作、着装形象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起到强调、补充、代替及控制语言的作用。[7]学术界对网络人际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是否缺失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依据“线索消除理论”展开,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指出线上交互消除掉了比如目光接触、语音语调、亲密距离感、肢体语言等许多信息。另一种观点从媒介丰富性理论出发,认为随着网络人际传播媒介“丰富”程度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面对面传播线索的缺失。通过对微信版本更新日志的梳理可以发现,微信和QQ正在通过其他线上功能的开发和组合来弥补非语言线索消除造成的信息缺失问题,视频、图文链接、音乐、动图等都可以代替语言完成传播意义的补充。此外,最典型的例子是表情功能的发展,从开始的符号表情到系统emoji表情再到自定义表情以及微信的自拍表情、QQ的魔法表情和Q脸表情,更加灵活和丰富的表情结合网络流行语、标点符号、动图等方式,来完成对面传播中情绪、表情线索缺失的弥补。
从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的视角看,新媒介会对旧媒介进行补救,自身会向着人性化和自然化演进,新媒介的许多新功能也是旧媒介所没有的,所以换个角度思考,微信、QQ并非是对传统人际传播的替代与再现,而是在重新定义人际传播和人际交往模式。[8]
人际传播是借助符号进行精神内容即意义交换的行为,但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需要情境意义进行辅助。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认为传播活动中的全部意义,除了来自语言符号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语境。语境也称为传播情境,指的是对传播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氛围等都可以理解为构成情景的符号,广义上的情境也包括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大环境。[9]
微信和QQ为代表的网络人际传播应用,通过多种功能的配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人际传播的网络传播情境。首要一点在于借助于LBS技术用户可以在语音对讲模式中发送自己的实时位置,进行实时沟通,包括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功能,都是对同一时空、共同在场情境的还原。其次用户登录个人账户可以在好友对话窗口进行点对点精准传播,加之听筒模式、语音转文字等功能保证了交流的私密性和排他性。此外,同一平台中的用户遵循同一套语言规范,表情包和流行语的使用、正在输入的状态显示、反馈的速度和数量、情景模式的切换等等,这类功能的设置为用户在网络中的人际传播搭建了一个虚拟和现实相融合的传播空间。
微信和QQ的即时通讯功能中还有一类可以看作是对人际互动活动的模仿,如微信聊天区的“拍一拍”和“引用”功能、QQ的窗口抖动、“戳一戳”、手势表情和互动小游戏设置、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点赞”功能都带有动作性和交互性,给用户营造一种临场感和交互感体验,增加沟通的趣味性。
从媒介进化论的视角看,微信和QQ作为新的人际传播媒介,属于借助媒介进行意义交互的人际传播类型,中介的存在使得它超越了传统的人际传播,具备新的功能和特性。
传统人际传播中信息一旦从传播者一方发出就不能更改,所以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说法,也被形容为“覆水难收”。网络人际传播在功能迭代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可编辑性做了处理,微信和QQ都支持已发送信息的撤回和再编辑,包括语音信息和文字信息发出后2分钟内皆可收回,这是一个说错话可以撤回的传播时代。另一方面,聊天信息的记录可以被留存、收藏和转发,人际传播的内容可以被回溯,根据社交信息处理理论,这种可回溯信息的设置可以使意义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得到充分的交换,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有中介的人际传播非语言线索的缺失。
传统人际传播在延时性的沟通中所借助的方式和渠道狭窄,在口语和文字传播时代,延时性沟通只能借助文字信件或者口头消息进行,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进入电子传媒时代,有了短信和语音留言,交流信息的传输速度、私密性和精准性都有所提升;到了社交媒体时代,延时性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向多元化发展。以微信为例,延时性的沟通可以借助离线的语音文字消息、朋友圈点赞评论、朋友圈封面图点赞、微信视频动态的点赞与评论、微信运动中的排名点赞、资讯看点转发与分享等功能进行。延时性社交减缓了在线即时社交的紧张感,从线下的“点头之交”到网络中的“点赞之交”,这类交互即走的“轻交互”“泛社交”,具有沟通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强关系”网的巩固和“弱关系”网的维护。
作为即时通讯应用的微信和QQ既是人际传播的媒介,也是人际交往对象管理和社交关系网络拓展的场所,不同聊天功能区的设置,支持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并存,个人可搭建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友的广场。交友广场的中心位置是以熟人社交为主的强关系网,这些好友是通过手机号及通讯录、账号、个人二维码、个人名片、面对面等渠道进入,此外微信还有“QQ好友迁移”的交友渠道。交友广场的四周边缘是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弱关系网,在微信中这些对象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等功能渠道进入,在QQ中有“扩列匹配”、按条件查找陌生人、“一起派对”添加游戏好友、“附近的人”等添加渠道。总体来说,QQ交友范围更广、好友来源更加复杂,微信则以简洁高效的熟人社交为主,人际传播主要在交友广场中心区域展开。
欧文·戈夫曼认为,人际传播的过程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10]通常来说,自我表达的内容通常包括自我的心情、感情、意见、态度以及地位和身份等,且自我表达的准确与否会对人际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网络作为虚拟的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隐蔽的自我印象管理后台,用户在个人资料页通过设置个性化头像和封面图、自我标签、发布个性签名和动态以及QQ的QQ秀形象、照片墙、在线状态等功能进行自我表露与表达。在聊天过程中QQ还提供了语音变声和视频美颜的功能,满足用户对自我外在形象进行管理的需求。相比传统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印象管理活动更灵活自主,传受双方的自我包装和自我定义权提升。
微信和QQ中的好友管理、消息管理和自定义界面功能,是网络人际传播对传统人际传播另一个重要超越,即用户可以自主设置交往议程。一方面用户可以借助列表分组、星标置顶、添加标签和备注的方式对自己的好友进行区别性标注,屏蔽和拉黑选项给用户拒绝交往的选择,删除好友功能让用户可以将某一成员驱逐出好友圈。另一方面,对信息的重要性排序可以通过消息置顶、屏蔽或隐藏消息提醒、特别关心好友消息提醒、声音和振动设置来实现,用户可以选择回复消息的优先顺序,也可以忽略消息拒绝回复。整体上,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的人际传播自由度更大,传受双方对传播节奏的把控能力更强。
进入web2.0时代,传播学中的四大传播系统的界限趋于模糊,社交化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普遍倾向,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人内传播都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展开,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重塑了传播生态,也改变了人们对人际传播体系的认识。特别是QQ、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随着技术进步其功能不断更新迭代,正在重新定义社交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
通过对QQ和微信版本更新日志的梳理,本文总结出了网络人际传播发展的两条轨迹,一是对传统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替代与补偿的部分,二是网络人际传播对传统人际传播超越和延伸的路径。其中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体系、传播情境和交往活动三要素,在网络人际传播环境中获得替代与补偿;而信息编辑处理、延时性社交、好友管理和交互议程等特性则是对传统人际传播功能的超越。总之,在社交媒体时代人际传播成为其他传播的基础和核心,对新传播情境中的人际传播模式的了解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聚焦于传播功能和技术的视角,仅是对网络人际传播一个正面的诠释,更完整的现实图景还需要其他视角的研究来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