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研究、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文化是在长江流域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由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等多种文化构成。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源头,与一般文化相比,长江文化具有古老性、区域性、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六个方面的特质。长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全球价值和历史贡献等七个方面。为了实现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增加投入,改善条件;狠抓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挖掘资源,深入研究;加大保护力度,强化过程监管;加速转化,加快发展。
[关键词]长江文化;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5-0045-07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随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长江文化、研究长江文化、保护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化、弘扬长江文化”[2]的热潮。
本文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就长江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与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参考。
一、内涵
什么是“长江文化”?这是研究、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长江文化”是由哪几部分或哪些因素(要素或因子)构成的?结合相关文献,考察长江文化的构成,可以看出:从区域来看,长江上游主要是以巴蜀文化为主体,中游以荆楚文化为主体,下游则以吴越文化、江淮文化为主体;从组成要素和种类来看,长江文化包括水系文化、渔农文化(如农耕文化、稻作文化等)、蚕桑文化、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工商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从文化类型来看,长江文化包括航运、科技、文学、艺术、民族、宗教、社会生活等具有流域共性的文化内容;从组成领域和文化“形式”来看,长江文化包含神话传说、史诗歌谣、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艺术资源;从“颜色”来看,长江文化包括古色文化、绿色文化、金色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和“多色”文化(指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等;从“物质性”来看,长江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3]
到底什么是“长江文化”?其涵义是什么?就“长江文化”涵义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4]广义的长江文化,是以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位置优势,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狭义的长江文化,则仅指文化地理学或历史学意义上的长江流域文化。如从狭义的长江文化涵义出发,则长江文化主要包括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等地域文化,同时还包括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宗教、哲学、制度等精神文化,以及饮食、建筑、生态等物质文化。长江文化蕴含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长江文化体现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5]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体系,如果说,黄河文化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那么,顺其自然、开拓进取则是长江文化的特质。[6]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研读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认为“长江文化”的主要涵义是:长江文化就是在长江流域这一区域之内(亦包括扩展至周边地区),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耕耘、劳作过程中,总结、提炼、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主体是由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等构成。长江文化具有组成的复合性、本质的积极性(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分布的广泛性和影响的深远性等几个显著特点。长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源头之一。
基于此,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长江文化悠久博大、丰厚精深,是一个巨大的、无尽的“宝库”和“金矿”,值得深挖和探究。
二、特质
与一般文化相比,长江文化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质:
古老性。起源早、历史久,源远流长,这是长江文化的首要特征。据考证,在长江上游发现的旧石器早期巫山人、长江下游出现的繁昌人字洞旧石器文化,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到200万年前。[6]实际上,长江文化的时间范畴始于其流域历史文明形成之时,历经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和近代以来。[7]
区域性。首先,长江文化就是分布于长江流域、长江区域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区域性、流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其次,在长江流域范围内,长江文化的各种“亚文化”分布也呈现区域性特征,由此形成的文化也呈现区域性、板块性。如整个长江文化形成的长江文明,系由云贵川(渝)文明板块、“两湖”(湖南、湖北)文明板块、皖赣文明板块、江浙(吴越)文明板块所组成;[8]第三,在上述各文明板块之内,其文化资源的分布还呈现“小区域”的特征。如就皖赣文明板块而言,江西赣南和赣北的文化资源就不同,且具区域性特征,赣南农耕文化就有“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9]赣北鄱阳湖区则有“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統”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10]。
多样性。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结构多元。据统计,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0多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1300项,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彭头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等一系列考古成果,都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实证。据研究,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192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204项,占全国总数的68%。[11]安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7项录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占全国录入总数的20.59%。又据研究,重庆长江干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47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历史文化名镇23个;传统村落110个;博物馆10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个(含进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公示项目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7个,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集中、价值重大。[12]
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13]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包容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江文化不具有“排外性”。如长江流域各地区对来自远方的思想能够开放接纳。在民间,即使是偏远地区、比较闭塞的地区,那里的民众也不排外。他们对异风异俗能够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二是长江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国力强盛,把王昭君送到北方塞外的边族,以结永好。唐朝是多元繁荣的盛世,又把一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最强大的时候,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关系,彰显中华文化与邻相处遵循的是以“和”为大道的思路。长江文化继承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基因、“和”元素——表现在为人“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三是长江文化尊重“多样性”。长江流域居住的人口中,除占总人口95%以上的汉族外,流域内还有侗、回、布依、瑶、白、纳西、哈尼、傣、傈僳、羌等50多个少数民族。[14]各少数民族长期在其特定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形成在服饰、饮食、宗教、礼仪、建筑、节庆等方面独特的风俗和习惯,呈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都能相互尊重,彼此间关系融洽。从这一意义来说,长江文化又是一个“多色”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由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文化。
开放性。长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統。首先,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型”而不是“封闭型”的生态系统,与外界及周边环境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转换。其次,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长江处于我国“大陆—海洋型”地理环境的敞开面,与外界交换极其频繁,因此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流动性文化、一种兼容性强的开放性文化。第三,从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来看,长江流域下游(“长三角”地区)开放度大,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属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北、湖南)开放度较“长三角”地区要小,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中国中部地区);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由于处于独特地理位置的云贵高原,山险水急、交通不便,多民族交错而居并呈现出封闭性的边缘文化心态,但由于其文化处在中原汉文化、藏族文化、印度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汇带,因而仍具有相对的开放性。
创新性。创新,始终是长江文化的灵魂。长江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性的文化,突出表现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可以说,一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史、社会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长江文化的创新史。只有创新,才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生命力。长江文化的创新性已渗透到长江流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艺术、宗教、体育,以及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角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于上海,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主要来自长江流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中国现代史上不少重大革命活动和历史事件也都发生于长江流域。[15]中国第一个机器钢铁厂、“万里长江第一桥”(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第一个自贸区……。所有这些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第一”,皆是长江文化“有源之水常新”的生动注脚,[16]这无不表明长江文化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伟力。正由于长江文化有着创新的特质,它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三、价值
实践价值。当前,我国正在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文化中蕴含的各种积极“向上、向善、向好”的价值、理念、原理、原则、精神等,对于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兴盛等均有促进作用和“正能量”意义。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对长江文化的宣传、推广和普及,从而使长江文化成为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华大地的“普遍文化”和“普遍行动”。
理论价值。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她和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两大来源,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从这一意义出发,长江文化不仅在实践上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兴盛,而且在理论上,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长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元素”、重要内容。这正是长江文化理论价值之所在。
文化价值。长江文化本身是一种文化,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不言而喻。首先,长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源头(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之一,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其次,长江文化种类多、数量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第三,长江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广泛的分布,极大地影响和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引领者和奠基石。
社会价值。长江流域是一个由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长江文化是由汉族文化和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具有立体性、复合性的、综合性的“多色”文化。千千万万年来,“长江人”都是同饮着“长江水”成长、繁衍和生生不息的,共同创造了“长江文明”、中华文明。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成员既保留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又共同坚守着中华民族“共性”,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稳定、和谐的中华民族“大社会”。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对于今天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中华民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未来,长江经济带及整个长江流域必将在长江文化的熏陶下、滋养下,弘扬长江文化,秉持“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精神,将长江流域进一步建设成文化先进区、经济发达区、科技创新区、社会和谐区,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及整个长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价值。如前所述,长江文化本质上是水文化、绿色文化、生态文化。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历来就懂得利用水资源、涵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防御水灾害,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生,这正是千百来长江流域经济繁荣、生生不息之重要原因所在。
今天,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建设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智慧长江、幸福长江、美丽长江,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仍然需要有长江先人的“人水共生”的智慧,实现“长江安、天下康”。从这一意义来说,这正是长江文化的生态价值所在。
全球价值。长江文化具有世界意义、全球价值。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文明没有中断、没有消失的国家。这其中固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和因素,但中华传统文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低估的。而作为中华民族两大文化之一的长江文化,其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低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长江文化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展现了价值。
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特别是长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必将得到充分发挥、充分展现。长江文化不仅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在与世界的文明对话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长江文化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展现更为独特的价值。
历史贡献。长江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全球价值,还在于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首先,对中华物质文化发展的贡献。水稻的栽培和推广,是长江文化为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开创性贡献。迄今我国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含人工栽培稻的文化遗存约60处,95%在长江流域。其中时代最早的水稻遗存是在长江中游的江西省万年县,距今约1.2至1.4万年。[10]不仅早于黄河流域出土的最早的稻谷遗迹,而且比已知国外最早的稻谷遗存——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市马哈加拉遗址的稻谷遗迹约早4000至6000年,甚至8000年。因此,说稻作文化由长江流域向环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播迁,不为无据。长江流域还是蚕丝业和芝麻纺织的起源地,等等。其次,对思想文化的贡献。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高地。如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产生了老庄道家学派;两宋之际,朱熹继承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相互砥砺,同为中华文明天空中耀眼的星座;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不仅是王朝赋税所依之区,而且还产生了诸多思想大家,王守仁创立的阳明心学与阎若璩、段玉裁、钱大昕等人的乾嘉学派,同为学术思想之炬。第三,对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文化繁荣必然促进经济发展。历史上的“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彰显江南经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之繁荣和地位之举足轻重。第四,在长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历史上长江流域更是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如宋代长江流域文化名人有: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名满天下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南宋四大家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词作大家晏殊、周邦彦、秦少游,爱国诗人文天祥等,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巨子。
四、问题
近年来,作者围绕长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有关考察、调研,并引发诸多思考。认为,当前在长江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够
从长江流域各地现实状况来看,“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甚至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物质”丰富了,其他都“好说”、其他都“好办”。中央反复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方面往往做得“不实”,甚至有些“虚”“空”。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
(二)投入不足
由于认识不够、不重视,必然导致对长江文化研究、挖掘和保护的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三缺”:“缺人”,从事长江文化科学研究和实践保护的人才缺乏。我国从事长江研究的自然科学人才济济,而从事长江研究的社会科学人才相对不足,从事长江文化研究的人才就更显缺乏;“缺钱”,由于从事长江文化研究的人才少,这方面能争取到的项目、经费就更少之又少;“缺物”,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和仪器设备,使得长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保护极其困难。
(三)研究不深
首先,近十年来,我国对长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江文化综合性研究”“长江文化区域性研究”“长江文化习俗研究”等3个方面[16]。总体来看,研究多以“描述”为主,研究深度方面尚存在一定欠缺。其次,从长江文化研究的系统性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研究框架,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还不强。第三,从研究进度来看,长江文化的研究进度相对较慢。以“长江学”的学术交流为例,至今,只召开了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2019年12月7日,在武汉召开)[17]。而“黄河学”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11届。[18]
(四)成果不多
从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数量来看,长江文化研究成果远不如黄河文化研究成果多。2021年8月14日,作者借助“中国知网”(https://kns.cnki.net/kns/),分别以“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为篇名、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出:“长江文化”研究文献量分别为229篇(条)、251篇(条)、1262篇(条),而“黄河文化”研究文献量则分别为616篇(条)、679篇(条)、2732篇(条)。“长江文化”研究文献量只及“黄河文化”研究文献量的37.18%、36.97%和46.19%。可见,长江文化研究已远远落后于黄河文化的研究。
(五)挖掘不够
长江流域古迹、古文物、古文化資源及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目前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所限,挖掘远远不够。一是对长江流域考古发掘不够;二是对出土文物、遗址、遗迹等研究不够;三是对其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讲好“长江故事”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必须下大力气,深度挖掘。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六)保护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流域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人文发展和自然生态承载力,长江流域丰厚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区域城乡发展普遍缺乏人文与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与复兴已经成为影响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加强长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五、保护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总体来说,保护长江文化,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19]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和弘扬,在传承中保护,在弘扬中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对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坚持以上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以下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要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制定各省(区、市)“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各、区、市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各县、区、市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县、区、市一级的保护规划。在各县(区、市)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各乡(镇、场)也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只有级级作规划、层层抓落实、处处抓实施,长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有希望。
(二)增加投入,改善条件
要切实将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投入和条件保障。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增加对长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投入,有以下几条路径:一是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资金投入和物资供给;二是地方政府应增加预算,重点用来加强对长江有关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三是争取企业的支持;四是争取民间组织和个人的资金支持;五是开阔视野,拓展国际上有关组织和个人对长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资助与支持。只有投入增加、条件改善,长江文化的保护才能更好地实施、更好地推进。
(三)狠抓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人才缺乏直接影响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养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专门人才作为大事来抓。一是在相关大学、学院增设长江文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型人才;二是在有关大学、学院的有关博士或硕士学科点,增设长江文化研究方向,招收长江文化方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研究人才;三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短训班、轮训班,用“短、平、快”的方式,培养长江文化方面的管理者和实践者,从而为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四)挖掘资源,深入研究
一是拓展研究领域。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要义;长江文化的形成背景与发展方向;长江文化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长江文化的现实价值;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比较研究;“长江学”学科体系构建、理论基础及学科建设设想,等等。二是改进研究方法。不仅要用传统定性方法研究长江文化,还要注重将现代定量方法运用到长江文化研究之路,特别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技术等应用到长江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深挖长江文化的价值、潜力。三是增强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尤其是善于联合考古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农学、地理科学等多学科开展长江文化的综合性、前沿性研究。
(五)加大保护力度,强化过程监管
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必须十分珍惜和倍加保护。一是成立机构。为确保长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长江流域及其各省(区、市)、县(区、市)、乡(镇、场)、村都应成立相应的保护机构或组织,具体负责长江文化及其各项资源(古迹、遗址、文物等)的保护和管理;二是强化监管。对各地现有的长江文化及其所属分支(亚层)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摸底、登记、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确保各地文化资源万无一失、安然无恙;三是奖惩分明。对于在保护长江文化方面作出贡献和成就者(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在保护长江文化方面出现问题——失误甚至错误者,则要严加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加速转化,加快发展
如何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当前及今后实现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和课题。这里特别强调三点:第一,将长江文化资源变成科普教育基地。将各地现有的长江文化资源(古迹、遗址、文物等),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使其转变成开展科普教育的基地,从而使文化资源“活”起来了。第二,将长江文化资源变成爱国主义教育课堂。长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基因”和“元素”,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基地或教学实习点,十分贴切,且意义重大。第三,将长江文化资源变成旅游目的地和游客参观景点。将单纯的“自然旅游”变成“文化旅游”“教育旅游”,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形势和背景下,将长江文化中的古迹、遗址、文物等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游客参观景点,不仅有利于促进长江流域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业的内涵;不仅可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增进旅游者的爱国情怀。可谓一举多得、多效并举。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韩正出席并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12).
[2]李惠芬,谭志云.加快文化建设 展现南京作为——“长江文化建设的南京担当”专家研讨会综述[J].南京学研究,2021(1).
[3]吴楠.拓展长江文化研究的全局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7.
[4]刘玉堂.长江文化及其研究概论[J].长江论坛,1996(4).
[5]张永新.深刻把握长江文化内涵[N].学习时报,2021-02-08.
[6]周山.从黄河文化到长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2-11.
[7]思华年.试论长江文化及其研究[J].社会科学,1991(5).
[8]林永匡,王熹.清代长江文化的区域特色和文化效应[J].长江文化论丛,2001(10).
[9]黄国勤.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J].古今农业,2019(4).
[10]黄国勤.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1).
[11]杜裕民.长江经济带中潜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12]别必亮.加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N].文艺报,2021-03-05.
[13]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N].人民日报,2015-06-16.
[14]邓先瑞.长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及其主要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5]韦瑶.近十年长江文化研究综述[J].长江文史论丛,2019(10).
[16]王雪,蒋炀,杨子娇.千年文脉“拍岸”黄金岸线——长江经济带保护传承创新长江文化[J].当代党员,2021(1).
[17]刘龙伏,李林茂.跨学科视野下的“长江学”构建——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2020(2).
[18]门艺,王楚荍.第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0(2).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N].人民日报,2020-12-30.
[2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8-13.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Value and Prot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HUANG Guo-qin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Jiangx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Nanchang 330045,Jiangxi,China)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one of the major strategies for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ng implemented in China.Studying,protecting and passing on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is the sum total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forme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It is composed of the Ba-Shu culture,the Jing-Chu culture,the Wu-Yue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source of Chinese culture.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culture,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antiquity,regionalism,diversity,inclusiveness,openness and innovation.The value of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is embodied in practice value,theoretical value,cultural value,social value,ecological value,global value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we must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strengthen learning and improve understanding;plan scientifically and implement step by step;increase input and improve conditions;pay close attention to discipline construction,and train specialized personnel;make good use of resources,and carry out in-depth research;strengthen protection and process supervision;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promot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Yangtze River culture;high-quality development
(責任编辑:郜利宁)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黄国勤(1962—),男,江西余江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项目编号:2016YFD0300208)、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长江经济带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XY-28-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