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敏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先驱李端棻和于德楷、乐嘉藻等贵州名士在贵阳城北原正本书院,即今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所在地,创办了贵州第一所公立中学堂——“贵阳府中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正本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往次南门外雪涯洞丁公祠、昭忠祠,次年三月正式招生开学。随着学院和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加,原雪涯洞校址渐显狭小,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故在南明河对面的河神庙另辟新址,新建校舍。新校落成后,学校更名为“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面向全省招生。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范鸿翔贵州省公立中学第一学年修业凭证获悉,该校开设的科目依次有修身、算学、讲经、历史、地理、国文、东文、博物(动物、植物)、国画及体操,包含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是清末贵州规模最大、校舍设备最好、教学质量最高的中学,也是今天贵阳一中的前身。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李端棻与贵阳士绅于德楷、乐嘉藻、李裕增四人出于“谋黔省教育之发展,振兴贵州文化,培养新学师资以应教育发展之需求”目的,在贵阳次南门外名胜雪涯洞、丁公祠、昭忠祠、来仙阁创办了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这是贵州第一所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在学堂原址之一的来仙阁办师范教育讲习会,后创设师范传习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师范传习所迁位于大十字的贵阳贡院,改称贵州官立师范传习所。这一年贵州官立师范传习所再迁位于今省府路的贵山书院,改设为师范简易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师范简易科迁回雪涯路原址,改办为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范鸿翔贵州全省官立优级师范学堂文凭》就是宣统元年(1909年)该校所發,设置科目有伦理、物理、英语、教育、化学、体操及数学。还有平时考勤分数计入总成绩。
宣统二年(1910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范鸿翔继续升学受教,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即《贵州优级师范预科毕业证书》和《贵州优级师范学堂毕业证书》,所修科目有伦理、地理、化学、天然画、历史、物理、几何画、外国语等。
宣统三年底,贵州全省官立优级师范学堂改办为贵州两级师范学堂,培养中、小学师资,只招男生,故又名男师。1912年改名为贵州省初级师范学校,1913年改称贵州省立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贵阳解放后,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于1950年并入该校,1957年该校由省属改为市属,由贵阳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定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2009年并入贵阳学院。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两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庚子事变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面对列强的凌逼和形势的巨变,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危机,改革传统教育的呼声再一次日益高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提出“兴学育才为当务之急”。清政府这次推行新政的最重要内容是废除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近千年的科举制度,办学堂,派留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贵州教育开始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奏请将贵山书院改为贵州大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清廷下旨改制武科,饬令各省创设武备学堂,贵州巡抚王毓藻遵旨仿北洋武备学堂章程,筹办贵州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为贵州武备学堂引进日本教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陆军部令各省军事学堂一律改称陆军小学,贵州武备学堂由此改办为陆军小学堂。教学内容以文化课程为主,兼习军事,设有修身学、国文、外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训练、操练及兵学。该学堂的任务主要是培养新式军队的下级军官,这些毕业生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上述学堂的兴办,在贵州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系统。这些学校虽然条件还比较差,但相对于过去的书院、义学和私塾,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学校,意味着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消亡和近现代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