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伊明
养成良好的默读能力与习惯是一个人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小学各个学段的默读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培养要求,包括默读的速度、方法和习惯等。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统编语文教材也设计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默读能力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默读速度比较慢,缺乏默读的方法,默读时没有思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默读没有教学指导和相应的针对训练。如何优化默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释几点优化策略。
一、默读批注,整体感知大意
所谓“默读批注法”,就是学生在默读文本遇到疑问时,要暂停阅读,进行思考。或者读了几句话、一段话之后,想一想大意,可以在课文中关键词句旁边用符号或者简短的文字批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等。
在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渐认知并建构“意义段”,是提升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基础工作。在教师手把手逐句指导学生默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段落进行分层练习,学生才会整体感知段落的主要内容,逐渐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三年级学生只有在练习并掌握归纳段落主要大意之后,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掌声》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细致指导学生运用默读批注法感知段落大意。在此学习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其他课文阅读中。比如,在《灰雀》一课教学中,学生在默读完第二小节,可以停留片刻,聚焦句子“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思考列宁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默读好了第三至六小节时,学生可以暂停,并思考:男孩儿既然知道灰雀没有死,为什么不敢说呢?然后学生继续默读第七至十小节,比较分析小男孩儿与列宁说的话,猜一猜他们心里的各自想法。
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根据故事记叙的顺序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回过去再读再想,然后把意思相关的几个段落连起来阅读并思考,默读课文重点段落,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写下自己的阅读批注。如此循序渐进地分解训练默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有效的默读更能读懂课文内容,走进故事情境,在曲径通幽的阅读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跳跃研读,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关键句段的内涵或者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引导通过跳读的阅读策略,对比研读相互关联的句段,整体感知理解和思考,在深度阅读中准确理解课文的中心。
在《掌声》这篇课文中,关于“掌声”的描写有四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聚焦这四处描写,联系上下文默读理解。学生阅读第一处和第二处“掌声”时,会聚焦其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比如“骤然响起”“又响起了”,把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可以体会到同学们都在默默关心教室角落里的英子,并且可以感受到英子那一个深深的鞠躬所表达的无限谢意。这样联系起来阅读,学生会在默读中体会三个方面的感动之情,一是英子的本人,一是英子同学,一是阅读的老师和学生。由此,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老师、课文和教材编者之间对话交流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继续跳读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描写“掌声”的句子,指导学生联系“骤然响起”“又响起了”的阅读体验,回顾当时的情境,反复阅读品味,学生可以联系自身的体会,感受到英子“不会忘记”“鼓励”等话语中的感激之情。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句段,借助跳读想象人物,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意思,并且在联系上下文的阅读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声背后的含义。
三、反复品读,体会课文情感
在一些课文中,总有一些含义深刻、能点明文章主旨的中心句。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推敲斟酌,读懂课文中心及蕴含情感。其中,默读是反复运用且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比如,课文《掌声》记叙了英子前后的改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联系课文中与此相关联的关键词句,对比推敲,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深入体会“掌声”对英子的重要价值。
又如,《灰雀》这篇课文中写了三组列宁与小男孩儿的对话。教师可以引導学生聚焦这三组对话,并圈画关键词语,勾连课文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反复推敲三组对话,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列宁与小男孩儿心情的变化,并结合文本猜测列宁与小男孩儿的不同想法。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三次循序渐进的默读:其一,通过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把推动故事情节“灰雀丢失又复归园林”的对话描写圈画出来,梳理故事过程;其二,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列宁和小男孩儿的三组对话,联系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感受到同样是喜欢灰雀,列宁和小男孩儿是有差异的;其三,指导学生聚焦“自言自语地说”等对话的提示语描写,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并体验,猜测列宁和小男孩儿不一样的想法以及两人对灰雀盼望的不同等。在深度阅读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列宁对孩子的理解和呵护,也可以体会到小男孩儿的可爱和诚实。
不重视默读的指导和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普遍问题,只要教师重视教学指导,给予充足实践,通过阅读任务驱动学生默读,学生一定能在深度阅读中提升阅读品质,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