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佩佩 聂志强(本刊记者)
地处江西西北边陲、修河上游,年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这是山城铜鼓成为江西首个“长寿之乡”的秘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铜鼓县独具优势的林下种植条件,尤以黄精种植为甚,因此铜鼓也有“中国黄精之乡”的美誉。
在坐落于大塅镇浒口村的江西西雅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雅图公司”)的带动下,浒口镇从2017年开始大力打造黄精种植基地,除了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种植,山下非林地也人工种植了黄精。大片的玉米地里,高高的玉米杆还未被收割,玉米杆下刚栽的黄精苗已在茁壮成长。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等,铜鼓当地人多称其为野山姜,是黄精属植物,地下根为块茎状,内含大量淀粉、糖分等,可以充饥,同时又具养生功效。铜鼓黄精更因其天然富硒,多糖平均含量达17%,最高含量可达20.3%(中国药典黄精多糖标准为7%)等特征,成为黄精中的“黄金”。
铜鼓县黄精种植历史悠久,本地先民世代与黄精相伴,在朝耕暮耘中结缘黄精、品味黄精、受益黄精。清朝道光四年版的铜鼓县志《义宁州志》中就有关于黄精的历史记载:“黄精俗称阳条姜,山谷中多产之,取以蒸曝,可为果饵。”
近年来,铜鼓县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山区林农开发黄精产业,帮助山区群众在房前屋后挖掘致富“黄金”。铜鼓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柏意告诉记者,林农按照黄精高标准种植要求,每亩可种植种苗2000株到4000株,4年成长期总投入每亩需8000元至10000元,按现行价格售卖,收获后可收入4~6万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3~5万元,年均每亩增收7500~12500元。
为进一步鼓励引导林农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确保铜鼓黄精开发资源供应充足、品质保障有效,铜鼓县积极探索建立了“四六发展运行机制”:在省级财政资金补贴400元/亩的基础上,县财政再为黄精高标准种植每亩补贴200元;在有脱贫户、边缘户参与种植的合作社且有十名以上脱贫户、边缘户参与劳作的产业基地,由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补助600元/亩;引进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保价统购等,农户种植黄精时首先支付种苗成本的60%,在企业收购时再结算剩余的40%;探索开发黄精种植保险,每亩保费约为120元,农户自行负担60元,县财政补贴60元。
目前,铜鼓县已在大塅、棋坪等多个乡镇和林场开展了黄精人工种植,全县种植黄精达4.2万亩,其中高标准种植约6000亩。县内有黄精合作社25家、企业8家,员工共达到2500人左右,已帮助8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
黄精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其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状如山芋,山区老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食用,是优质杂粮。
根据黄精特性,铜鼓县引进了多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开发出了黄精果脯、黄精茶、黄精酒、黄精粉等多个种类、10多个品规的初加工产品。大塅镇引进的西雅图公司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持续投入资金1.2亿元,全力打造了一个集黄精种植、销售、加工、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基地,开发出了黄精果脯、黄精茶、黄精酒、九蒸九晒黄精等多个产品。具有当地特色的“黄精土鸡煲”“黄精排骨汤”“黄精炖猪肚”等菜肴,如今也成为了当地的宴客佳肴,更得到游客青睐。
除此之外,铜鼓县还引进了江西科农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医药集团进行黄精的开发和加工;与江西中医药研究院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培训、指导科技攻关和促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为铜鼓县黄精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目前,铜鼓黄精已经实现了从野生分布到人工种植,从少量、散乱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高标准种植,从人种天养到精细化管理、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全县黄精年采收可达2.79万吨左右,产业收入2000余万元,加工成食品44吨,深受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内外市场的欢迎,加工成成品药材20吨,畅销湖南、广东等地。
为加快形成集黄精培育、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推动黄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1月,铜鼓县与广东乳源精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关于发展黄精产业的框架协议。协议中规划10年内总投资5.3亿元(其中建基地7000万元,精加工1.9亿元,产品研发2.7亿元),在原有高标准种植基地基础上,通过推广黄精高标准种植技术,扩建2000亩种植示范基地,总计建成20万亩黄精为主的中药材GAP产业化种植基地,并通过对黄精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提高黄精药材的附加值。
“未来,铜鼓将在促进黄精三产融合、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让‘铜鼓一响 黄精万两’的名号响亮全省、全国!”铜鼓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柏意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