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燚焱
(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 会昌 3426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e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内科的常见病,是冠心病的一种,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1]。根据心电图特点可以分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恢复再灌注是主要的治疗目标,能快速开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2]。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和静脉溶栓术是主要的再灌注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AMI 患者在发病后3 h 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与静脉溶栓术的疗效相当,但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要求门槛高,因此静脉溶栓治疗依然在AMI 患者急救中占据重要地位。尿激酶是第一代溶栓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肯定。阿替普酶是第二代溶栓药物,不少研究认为其在AMI 患者中应用的血管开通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基于此,本研究对比这两种溶栓药物治疗AMI 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诊治的62 例AMI 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AMI;(2)心电图显示相邻的2 个或以上的导联ST 段抬高,肢体导联>0.1 mV,胸导联>0.2 mV;(3)发病12 h 内入院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其他脏器组织功能障碍疾病者;(2)伴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者;(3)有溶栓禁忌证者;(4)合并心房颤动、夹层动脉瘤等其他心脏疾病者。将62 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替普酶组32 例和尿激酶组30例。阿替普酶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38~74 岁,平均(58.8±6.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8 h,平均(3.23±0.27)h;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15例,下壁心肌梗死12 例,复合型梗死5 例。尿激酶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2~75 岁,平均(58.5±6.0)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7 h,平均(3.26±0.25)h;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13 例,下壁心肌梗死14 例,复合型心肌梗死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纠正心源性休克、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吸氧、硝酸甘油扩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在此基础上,尿激酶组患者在3 min 内静脉推注20 mg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国药准字S20110003),然后给予尿激酶30 mg 静脉滴注,在90 min 内滴注完毕,6 h 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5 000 U 皮下注射,每间隔12 h 注射1 次,持续用药5~7 d。阿替普酶组患者首先静脉推注15 mg 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10051),然后在30 min 内静脉滴注50 mg 阿替普酶,之后60 min 持续静脉滴注阿替普酶35 mg。在溶栓治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用量与尿激酶组相同。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后持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常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稳定,仅遗留异常Q 波。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基本稳定,遗留异常Q 波和T 波改变。无效:病情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1)血管再通率:记录溶栓后30 min、60 min、120 min 的血管再通率。(2)心电图ST段回落率:治疗后进行心电图检查,若ST 段回落幅度>70%表明完全回落,回落幅度在31%~70%为部分回落;回落幅度≤30%为未回落。(3)心功能指标:治疗前、治疗7 d 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阿替普酶组患者中痊愈14 例,好转1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75%。尿激酶组患者中痊愈8 例,好转13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985,P=0.014)。
2.2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 溶栓后30 min,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后60 min 和120 min,阿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ST 段回落情况比较 阿替普酶组心电图ST 段回落率比尿激酶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ST 段回落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阿替普酶组治疗后LVEF 高于尿激酶组,P<0.05,LVEDd 和LVESd 均低于尿激酶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冠状动脉血栓性阻塞是引起AMI 的主要病理基础,早期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开通冠状动脉血管,恢复心肌细胞的再灌注至关重要,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液灌注,挽救心肌细胞,同时还能改变血液流变学,减少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新生和再次梗死[3]。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能快速溶解冠状动脉中的新鲜血栓,恢复心肌再灌注,促进左室射血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全身状况。
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尿激酶是第一代溶栓药物,是从人新鲜尿液或培养的肾细胞中提取的双链丝氨酸蛋白酶,能直接产生酶作用,从而使得纤溶酶原裂解转化成纤溶酶,在用药后能快速激活纤溶细胞,广泛降解纤维蛋白,促进血栓溶解,发挥溶栓效果[4]。但是尿激酶不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因此在用药后可能激活全身纤溶作用。阿替普酶是第二代溶栓药物,是一种糖蛋白,具有半衰期长、血浆清除慢、溶栓效率高的优点,能快速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降解不溶性纤维蛋白,发挥显著溶栓效果。而且阿替普酶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能避免对纤维蛋白活性造成不良影响,不会影响全身纤溶系统,避免对机体凝血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更高[5]。且阿替普酶不具有抗原性,重复性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替普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60 min 和120 min 的血管再通率以及ST 段回落率均高于尿激酶组,P<0.05;且阿替普酶组LVEF高于尿激酶组,LVEDd、LVESd 均低于尿激酶组,P<0.05。这提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的溶栓效果更好,能在更短时间内将纤维溶酶分解成纤溶酶,并且随着纤溶酶生成速度加快,血栓溶解速度更快,能快速开通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组在AMI 患者的静脉溶栓中应用效果更好,利于快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电图ST 段回落和心功能改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