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观音信仰

2021-10-20 22:49濮雅丽
东方收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观世音观音菩萨

摘要:本文从《陈凌亚作观音图》的修复案例入手,分析了观音信仰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和影响,总结了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相关特点。

关键词:修复;观音信仰;地位;影响;特点;中国化

《陈凌亚作观音图》的修复案例

1.现状调查与病害评估

旧裱件为立轴装裱形式,画芯纵90、横45.5厘米。画芯纸张局部老化泛黄变脆,中间有少量的横向折痕,表面有部分污渍。

2.修复前后检测分析对比

(1)色度检测

修复前选择画芯右上角作为测量点,使用HPG - 2132 便携式色差计测试其L、a、b值,修复完成后再次测试,并计算修复前后的色差ΔΕ。结果表明清洗后文物整体明度提升。

(2)pH检测

选定画芯左上角作为测量点,利用酸度计检测修复前后的pH值,结果表明采用温水清洗画芯的方式可去除部分酸性,清洗后文物pH提高。

(3)写印色料检测

采用棉签分别蘸取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溶液轻轻擦拭文物的写印色料,发现画芯红色颜料及红色印章处均出现色料的溶解现象。使用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固色并再次检测,效果良好。

(4)画芯厚度检测

采用测厚仪测量修复前及修复后的画芯厚度,表明修复后画芯厚度契合原画件的厚度。

3.修复实施具体步骤

(1)固色

因画芯部分写印色料溶于水,清洗前需要采用胶矾水对其固色,胶矾水调制的比例为2g:1g:30ml。

(2)清洗

采用竹帘清洗的方法,将画放置水槽中用温水清洗,根据画的不同情况,调整清洗的次数,直至浑浊的水变清。

(3)揭裱

清洗完成后,裁剪一段比画稍大的绢,润湿后在桌面上绷平并用浆糊固定四周,将画正面朝下用棕刷展平,然后慢慢揭去褙纸以及命纸。

(4)修补、托命纸

选用姜思序堂制矿物颜料和墨汁染制补纸及命纸,颜色与画芯相近。画芯残破处,用刀刮成斜坡,然后用毛笔在残缺处内斜坡面上浆,将补料对准贴住。用棕刷或手指将补料粘牢,待干后刮掉多余部分。最后出软助条并托上命纸。

(5)贴折条、上墙

对于折痕断裂和极细的裂缝,则用细条贴在残缺和裂缝处。完成后将补缺处刷上调制好的胶矾水,晾干后上墙绷平。

(6)全色

将处理完的画芯,用矿物质颜料赭石、藤黄、花青和松烟墨等依据画意进行全色,全色接笔处接近原画芯即可。

(7)配料

根据画芯的画意,染制与画意相匹配颜色的绫,采用湿染的方式进行染制,同时再托一段绢用来做包首。

(8)下料、镶嵌

画芯和染制的绫绢经过晾干后,从墙上卸下,方裁画芯,然后采用挖镶的方式镶嵌。

(9)覆褙上墙

选用两层棉连宣纸干覆褙,晾干后上墙绷平三个月(时间越长越利于平整)。

为了防止画芯在覆褙时发生脱落,需要在画芯下面垫一层薄宣纸。

(10)砑光、装杆

画在墙上完全干燥后,选择晴朗天气下墙砑画,然后将多余的废边用马蹄刀剔除,最后装上天地杆。

(11)修复前后对比

针对《陈凌亚作观音图》的实际病害情况,沿用传统书画修复工艺,并以现代科技分析手段为辅助,采用对应修复方案。修复所用材料具有可逆性,最大限度保存了历史信息。经修复后,其本体稳定性和物理强度得到提高,修复后亮度提高,色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陈凌亚作观音图》的内容解析

1.观音形象

佛教典籍记载及历代绘画和民间故事中涉及的观音形象可分为以下几种样式:普通意义上的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即“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与文殊、地藏、普贤并称佛教四大菩萨。常见圣观音形象,法相庄严,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腰束贴体罗裙或锦裙。此外,观世音菩萨形象还有“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六观音”“七观音”及至“三十三观音”等。图中观音右手持净瓶,瓶中插杨柳枝,以示祝福健康及恳请之意。

2.善财童子形象

善财童子为福生城长者之子,降生时,各种财宝随之涌出,故名善财。善财童子看破红尘,励志修佛,曾虔诚向文殊菩萨请教佛法,文殊菩萨指点他去参访五十三位名师,最终遇普贤菩萨“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在第“二十七参”中遇观世音菩萨,并深受教益。

3.观音坐骑金毛犼形象

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叫“犼”,相传犼为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因为人们都未曾见其形象,所以参照狮子为原型,似狗非狗,在其头上加上两个角,头部为十个人头,作为犼。

观音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和影响

1.内涵

观音信仰,内涵相当丰富。首先,它是建立在因果律、缘起论上的宗教,以获得清净心、平等心、大自在身为前提,它的最终目标是人人觉悟、人人成佛。观音信仰的内涵为“慈悲”“智慧”和“施无畏”。

2.地位

文殊、地藏、普贤和观世音菩萨是流传最广的四大菩萨。而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峨嵋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即四大道场。

3.影响

观音信仰及由此形成的观音思想,对亚洲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寄托等各方面影响颇深。中国自魏晋时代传入观音类经典以后,历经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对完整的一套汉传佛教观音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特点

1.体系上

中国观音文化由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汉族地区民间的观音信仰三大体系组成。汉传佛教观音信仰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藏传佛教观音信仰约于8世纪中叶传入西藏。在中国的汉族地区,因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汉族地区民间观音信仰。

2.结构上

中国的观音信仰文化可划分为宗教信仰文化与世俗信仰文化两种。宗教信仰文化即观音信仰的基本义理和修持仪轨,而观音世俗信仰文化是指观音信仰的世俗化。观音信仰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哲学、伦理、文学、民俗、艺术、养生等方面。

3.形态上

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由四种形态组成,包括“称名救难型”“智慧解脱型”“密仪持咒型”和“解疑释惑型”。

参考文献:

1.心经.

2.华严经.

3.妙法莲花经.

4.地藏经.

5.民初江著,张颖校点.观世音菩萨全书[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6.逸舟.观音菩萨传[M].陕西:三秦出版社,1994.

7.邢莉.观音信仰[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8.于君方.观音:观自在菩萨的中国化转变[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

9.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M].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濮雅丽,工作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金陵佛教文化博物馆,学历:本科(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文学学士

猜你喜欢
观世音观音菩萨
菩萨
观音送子图
第一祈祷词
与佛无缘
雨中的人
“观世音菩萨”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