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国婷
【摘 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掷硬币方法分组,分为常规组(正面30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舒适组(反面3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干预后ADL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ADL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效果;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危重,且多伴随各种基础疾病,大多为中老年人,耐受度低,对护理舒适度要求高,不及时控制病情,易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1]。本次研究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无认知及沟通障碍,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重度心血管疾病,沟通障碍,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疾病。采取掷硬币方法分组,分为常规组(正面30例)和舒适组(反面30例),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年龄(60.21±1.33)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2例、脑出血11例、其他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4例;舒适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岁~73岁,平均年龄(60.25±1.3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3例、脑出血11例、其他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4例。两组神经内科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如介绍住院环境,协助完善临床检查,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提醒注意事项,营造良好住院环境等。
在此基础上,对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包括:①环境舒适护理。限制陪护人数,禁止大声生活,保持病房静谧,定时清洁病房,更换床单,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适当放置绿植,配备相应设施,调整适宜温湿度,为患者营造舒适住院环境。②体位舒适护理。神经内科患者大多需卧床休息,为避免压疮,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且动作轻柔,按照要求协助患者不时更换体位,减轻受压部位压疮风险,缓解疼痛。③心理舒适护理。态度和蔼、语气轻柔、面带笑容、保持耐心、主动与患者交流,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疾病认知程度,采取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疾病认知需求,耐心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并介绍成功案例,指导患者掌握冥想、深呼吸等方式,陪伴患者正确宣泄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心理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①住院时间;②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采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对他人依赖越轻,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③舒适度评分。采取百分制舒适度调查量表评估,分值与舒适度成正比;④护理满意度。采取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沟通技巧等,满分100分,分值与满意度成正比;⑤干预后情绪状态。采取SAS、SDS评分标准评估,分值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情绪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ADL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神经内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性疾病等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受疾病折磨,自身耐受力低下等影响,病情变化快,身心舒适度低,影响治疗进程[2]。
舒适护理是充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在滿足患者各方面护理需求基础上,重视患者身心舒适度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身心状态,让患者在治疗、护理中感到身心愉悦,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缩短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姗姗,王丽明.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智慧健康,2020,6(13):137-138.
[2] 杨敏.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智慧健康,2020,6(1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