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川猿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梯航万国、商船辐辏”的港口城市。海洋,带来了外界截然不同的文明,指引了泉州人发家致富的道路,也留下众多独特的习俗与文化。
为乡人接风洗尘、为往来商船祈求顺遂,是这座城市的传统风俗;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漫长历程中,泉州人又通过海洋商路,向远洋捎去精巧的手工艺品,“刺桐缎”“德化瓷”闻名古今,享誉中外;靠海为食,来自大海的鲜美滋味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文化;大街小巷里,人们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专属泉州的戏曲艺术孕育而生……
泉州是一座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城市。它接纳着来自中原与海外多元的文化,在衣食住行、礼仪风气、曲艺文娱等方面,孕育出独特的民风民俗。
泉州人長期在海上行舟,惯有“送行”和“洗尘”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若是遇上本地人出洋谋生,乡民们前去送行,往往设美酒佳宴,祝其顺风行舟、安抵洋地,是为“送行”,如果宴间摆上一条全鱼,切记勿翻鱼身,因为翻鱼象征着覆舟;而恰逢亲人乘船返乡,须让其脱去草鞋,以求洗净旅途中的疲累与辛酸,是为“洗尘”。
可见,对海的敬畏早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泉州人的生活和心灵。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海,人类的力量显得格外渺小,于是,泉州人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祈求着海神护佑,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海神文化——祭拜妈祖。
古时,当地百姓信奉着海神通远王。出海捕鱼的渔夫、下海远航的官吏,甚至当地的商人都会向他祈祷。直至北宋时期,传说,一位生来从未啼哭,被称为“默娘”的女孩,小时聪慧,16岁时便熟习水性,能挽缆架船,巡游岛屿,且常常行舟救助遇险船舶,往来泉州的航海者无不受到她的照料,于是“默娘”渐渐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护航女神”——妈祖。
妈祖虽生于湄洲,但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却在泉州。由于宋朝政府极为重视海运,为供奉妈祖祈求海商昌盛,便在泉州兴建起天后宫。一时之间,前往天后宫祭拜妈祖的居民、水手、商客,络绎不绝。相传,几乎每支船舶起航前,必到天后宫,请一尊妈祖木雕、一面妈祖令旗,放置船头;或是求得香火包、神牌、压胜钱等放在船上奉祀;甚至有的船上专门设有妈祖神龛或小堂,乘客日夜祈祷,香火不断。而每到一港一岸,他们也会下船祭拜,于是地方官员又在其他港口建起了林林总总的妈祖庙、天后宫。到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掀起信奉妈祖的文化高潮。
如今,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天后宫的身影,但泉州天后宫始终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妈祖文化的载体。宫内,山门、戏台、天后殿、寝殿依次排列,穿过两侧的东西长廊,可见厢房、凉亭、轩房、斋馆一应俱全……有文史专家称,没有泉州的海外交通与泉州人的海外移民,妈祖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神祗,传向世界。
送行洗尘与海相关,妈祖文化与海相连,而千百年来,在风浪中飘荡的泉州 还有丝竹管弦相伴。曾有“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一语,旨在赞美民间广为流传的戏曲和古朴幽雅、温柔婉转的南音。
泉州戏曲种类多样、题材广泛,与民间民俗活动相依相存。高甲戏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戏剧。它源于明末清初时的民间游行——乡民们乔装成梁山英雄,在乡间表演武术。
由于这种戏剧是艺人们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改编,且它的源头总与“武术”密不可分,因此其剧目主要以“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丑旦戏”(丑角与旦角主演的戏)为主。戏剧舞台上,伴奏者用管乐、唢呐、横笛、二弦等奏响文、武双乐(颂扬文武的舞乐),曲调夸张却写实,妙趣横生,带着浓浓的乡间情调;而演员们会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区分唱腔,豪迈大气的角色发音雄浑高昂,温柔小巧的角色则用清婉细腻的嗓音表现。
此戏唱腔生动活泼、变化多端,但主要以泉州最有特色的南音为主。南音的说、唱、演一贯使用闽南语,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因此用这种唱腔唱出的高甲戏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在乐器的使用上,南音除了二弦、三弦、唢呐,还会用上南琵琶、洞箫等优雅的乐器,奏出一片悠扬婉转的乐声,与歌者的清唱声交织,将四季的美景、久远的故事传唱世间。
鼎盛时期,泉州已经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工厂”,出产自当地坊间的丝绸、茶叶、瓷器、石雕等商品远销海外,收获一路赞美,又肩负着代代相传的使命,成为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经济贸易的繁荣,泉州人在丝织业的发展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抛弃较为劣质的黄丝,能生产出上佳的白丝,他们引进并学习浙江的技术,以“缫为丝,也屡易清水”,到了清朝,甚至出现了“县域内家家养蚕”“命黄龙侯北岸丰州一带之四岸,皆植桑为界”的现象。有了上好的原材料,泉州的绣工在丝织技艺上同样独步天下。凭借着经线加拈、经线显花、经线提花、平纹起花、斜纹起花等多种高超的技巧,泉州人将千丝万缕的蚕丝织就成无数精美的丝织品,如纱、绢、绫、罗、缎等,其成品不仅样式繁多、花纹精美细致,更是质地精良、轻精耐久,可谓巧夺天工。在当时,泉州由于全城遍植刺桐,有“刺桐城”之称,因此泉州出产的丝织品也被冠以“刺桐绣”和“刺桐缎”的美誉,在海外贸易中大受欢迎。
据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伊本·白图泰的旅行家来到中国,他目睹了元朝皇帝赠送给印度摩哈美德王的“花缎五百匹”,其中,“一百匹系在刺桐织造”。
除了刺桐缎,德化瓷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备受瞩目的工艺品。在泉州,德化窑和德化瓷器有着漫长的历史,乃至今人将德化窑称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有《窑火映红的天空》一书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已经产出印纹硬陶,相比于其他地区,这是一个技术先进的象征。
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德化就开始筑窑,原始青瓷在德化窑中浴火而生。到了唐朝末期,德化的制瓷业已经较为发达。宋元年间,受益于海洋贸易的影响,德化窑发展迅猛,时至明清,更是出现了“窑场林立”的繁荣景象。
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写道,泉州港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从窑火中烧就的德化瓷,在宋元时期,大量涌向海外市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到了明代,更是出现了一种“德化白”,它是一种白瓷,其釉色白净无瑕,釉面晶莹剔透,像一颗颗象牙,又如一枚枚白玉,让人爱不释手。传闻,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能用高岭土烧制出玉器的质感,卖出黄金的价格。后来,甚至有人将其作为国家的一张名片,称之为“中国白”。
在这个以窑和瓷器为傲的德化县中,还诞生了第一部传授陶瓷工艺的著作《陶業法》,使得泉州的德化窑火生生不息、燃烧千年。
在泉州,刺桐缎和德化瓷这两项传承千年的技艺广为人知,极具规模,但还有很多遗存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它们隐秘在泉州的各个角落,低调地丰富着整座城的历史,赋予其深厚的艺术底蕴。
例如,木偶头雕刻工艺起源于一个家族,至今已传承五代。木偶头雕刻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在清朝便发展到200多种,在台湾及南洋等地的戏班子里都能见到木偶头的表演。漆线雕同样起源于民间手艺人,是一种主要运用在瓷器或小型雕塑品上的纯手工工艺。工匠采用桐油、生漆、砖粉等原材料,制作出精细而富有韧性的漆线,而后用其缠出佛像或龙凤、麒麟等瑞兽,造型逼真,金碧辉煌,代表着泉州乃至我国手工艺的巅峰水平。
在泉州的街巷角落里,不仅能够品读悠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还能尝上一口浓缩了闽南风情的传统美味。
泉州饮食文化既深受中原影响,又在长期的海外贸易发展中,与海外饮食习惯相互交融。在晋代以来的一千多年历史中,中原人带来的饮食主要包括粉羹、蚝仔羹、肉羹等羹类烹饪技术;而海外主要给泉州带来了“牛排”和沙茶。如今,在泉州街头,牛肉馆、牛排馆随处可见,虽然牛排是舶来品,但泉州的牛排,仅借西式“牛排”之名,做法和吃法都很中式。用水焯过一道牛排骨后,再撒入一些香料,用咖喱和沙茶炖煮,直至肉质软嫩,十里飘香。牛排、牛肉羹加上一碗咸饭,便是泉州人的日常饮食。
此外,作为海边城市,海鲜自然是泉州最常见的食材。泉州人口味偏清淡,不喜欢用复杂的调味品盖住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这里的海鲜保留了原味和鲜味。对泉州人而言,海鲜既能作为主食、大餐,也能用作配菜、小吃,面线糊、烧肉粽、海蛎煎、鱼卷……一道道美味佳肴摆开,令人忍不住胃口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