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风、飞”5个字。
2.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特征。
3.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儿歌《四季》,请四位学生朗读。
2.从儿歌中认识四个美丽的季节,它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3.结合课题,指导书写“春、冬”二字。
(1)运用三看法观察: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
“春”字横画多,间距要均匀,三横稍稍往上扬,中横短,末横长,撇捺舒展两边伸,“日”字贴撇不碰捺。
“冬”字短撇起中线,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对齐中线写两点,上点小,下点大。
(3)学生书空后打开课本描红、练写,提醒姿势。
【设计意图:为减轻集中写字的压力,考虑课题中有两个需要书写的汉字,就顺势安排导入阶段学写“春”“冬”二字。】
二、借助图片,认识生字
1.同学们,春、夏、秋、冬都有独特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就像四个小朋友,给自己制作了精美的名片,我们先来认识“春风”的名片吧!(出示春风图)
2.这是春风的名片,你在图上看到春风了吗?(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读好词语“春风”。)
3.(出示夏雨、秋霜、冬雪)这些词语又是谁的呢?你能给图片配上相应的名字吗?(学生进行搭配)
4.借助拼音读词语,重点指导后鼻音“风、霜”。
5.去掉拼音,多种形式认读,自由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6.你见过的霜是什么样的?(出示画面,结合字义讲解字形演变)上面的“雨”字是天上的水气,下面部分指的是霜降落在植物上,让植物低垂了脑袋。后来经过演变,“霜”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上面是雨字头,下面变成了“相”。霜常常出现在深秋时节,所以把它称作秋霜。“霜”很喜欢交朋友,如面霜、冰霜、雪上加霜。
7.(出示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广东珠海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图片介绍,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秋霜的认识。】
三、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是怎样来
到我们身边的呢?
(出示: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请小老师带读,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互说怎么记住“吹、落、降、飘”4个生字。
(1)演一演动作,体会“飘”与“落”“降”的不同。
(2)教师提示要点:
①“吹”,请同学们做一做吹的动作。“吹”在古时候是这样写的:,就是一个人张开嘴在吹气,所以“吹”是口字旁。
②“落”,意思是从天上掉下来。“降”和“落”的意思相近,这两个字可以组成“降落”。(出示:“降”字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降”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脚印,经过演变,左边的土山变成偏旁“阝”——双耳旁。
③“飘”,结合短语“冬雪飘”来识记。雪花很轻柔,一会儿飘到这边,一会儿飘到那边,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字右边是风字旁。
3.选一选,填一填。
(出示:飘 吹 降 落)
春风( ) 夏雨( ) 秋霜( ) 冬雪( )
4.小结:春风拂面轻轻柔柔,所以用了“吹”;夏天常常会有急风暴雨,雨点儿力气大,从空中往下掉,因此用“落”;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降”;雪花很轻盈,在空中飘来飘去,因此用“飘”。
5.指导朗读。(出示短语。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分组读。)提示:读的时候注意一词一顿,把动词读得稍微重一些。
6.配儿歌拍手读:三月里来春风吹,吹吹吹;六月里来夏雨落,落落落;十月里来秋霜降,降降降;腊月里来冬雪飘,飘飘飘。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借助动作加以想象,并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四、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风、飞”。
(1)用田字格展示“风、飞”。
(2)引导发现:这两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引导观察:观察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提示书写要点:重点指导新笔
画——横斜钩。
横斜钩写稳当,横画左低右高,斜钩弧形斜向下滑,滑到底部往上钩。(学生书空)
(5)教师范写:“风”字上窄下稍宽,竖撇稍直尾巴尖,斜钩弧形右下展,撇點居中写紧凑。“飞”字短横稍稍往上扬,斜钩伸展弧度大,撇点如翅落中线,一撇先重后轻,一点先轻后重。
(6)学生书空后描红、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7)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2.指导书写“雪”。
(1)观察发现:“雪”字雨字头竖变点,横折钩变横钩,下边开口朝左边。
(2)教师范写:“雪”字上窄下宽,第一横写得短,宝盖儿写得宽,第二笔是竖点,四点排列要均匀,三横间隔要等距。
(3)学生书空后描红、练写。教师
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位置以及关键笔画,指导学生写好字,让学生在书写时有“法”可依,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书写规律,为今后习字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