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念秋
家乡路的变迁,是家乡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共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更是建党百年来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的重要体现。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这里千山万仞、沟壑纵横的地貌,将分布在高山与低谷之间的乡镇村寨,分割成一处处“孤岛”,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只有修好路,家乡的人民才能致富,宝贵的资源才能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在党的领导下,贵州公路的巨大变化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诸了多便利、也使得家乡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兴义公路管理局以初心使命筑大道,不断补齐黔西南州贫困地区国省干道短板,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推动了晴隆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久前,我沿着提等改造后的国道320线,感受到了家乡晴隆县的变迁。
阳光下,国道320线犹如一条流光溢彩的“绸带”,横跨星罗棋布的江河沟壑,穿梭在风光绮丽的绿水青山之间,描摹出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画卷。
位于国道320线上的望江台,引得诸多游客驻足流连,清澈洁净的北盘江在蓝天的映衬下越发碧蓝,道路沿着高山绵延,与云海交融、与河流平行。
看着这条家乡路,从十几年前下过雨后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我感到真心自豪。记得小时候我住在晴隆县大厂镇,每次到县城要坐几个小时的大巴车,有时遇到下大雨的天气,路上积水总是很深。待到上高中时,往返于县城和兴义市之间,甚至需要10多个小时的车程,“山路十八弯”都不足以形容晴隆的公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道拐”,它仿佛游蛇下山,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45年,滇黔公路被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张镇中任黔滇公路改造指挥部副指挥长,他领导工程队在“二十四道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并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路,在山脚与“二十四道拐”的下山路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这是当时黔滇公路改建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因形如月亮,得名“月亮保坎”。
国道320公路绕道二十四道拐 雷文兴 摄
阿妹戚托小镇的篝火晚会 李念秋 摄
张镇中在这项工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88年,张镇中因病去世之后,他的家人依据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了月亮保坎上,并作无字碑铭志。公路职工为了缅怀张镇中,在碑上刻字以启迪后人。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又对国道320线进行了提等升级改造。
晴隆县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但由于过去国道320线的旅游景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不便阻碍了旅游发展。为方便大家到晴隆观光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兴义公路管理局在公路提等改造升级的基础上,把爱国文化融入公路建设中。并根据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特点,加大了石漠化地段公路的绿化美化投入,建设了民族文化元素多样的观景台、休息区,将旅游观光和爱国教育融为一体。
近年来,当地政府借助国道320线带来的便利条件,以及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热播,着手发展旅游业。
在“二十四道拐”不远处,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它不仅是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扶贫示范的亮丽名片,还被列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在这里可以一睹彝族传统舞蹈——阿妹戚托的风采,每个星月交织的夜晚,这里都上演着一场场“非遗文化大餐”,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围着篝火,手牵着手,载歌载舞。这里的特色民居排排矗立,别有一番风味,山水和特色民居交相辉映。从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来的6000余名群众,在社区车间、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家门口各色小店里忙碌着,老人们静坐窗下带娃、刺绣……他们逐渐了适应了城里的新生活,安居乐业奔小康。
“畅安舒美”的国道320 线,为晴隆县持续发展山地旅游贡献着交通力量。“十三五”末期,晴隆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期的6.53 倍和10.5倍,三产增加值实现了年均12.76 %的高速增长。
沿着国道320线,无边美景入画来,层层梯田层层绿,片片茶叶片片翠,云雾缭绕中的茶园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在这条公路的辐射带动下,一条产业带被盘活了。
晴隆县茶叶种植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的发现和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贵州;贵州之茶,源于晴隆。晴隆是茶的发源地。世界唯一一枚茶籽化石就发现于此。
全国唯一整乡搬迁示范点阿妹戚托小镇 李念秋 摄
依据《南龙府志》和《晴隆县志》记载,自明清以来,晴隆当地所产绿茶已成为皇家贡品。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天启年任安南卫(今晴隆县)正三品总兵邓子龙将军,十分推崇晴隆绿茶,在城郊鸦关(今24道拐)古驿道木鱼坡旁建造“莫忙亭”为过往行客提供饮茶歇息之所。他还撰写了“为民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的楹联。许多墨客骚人、官宦商贾常聚于亭里喝茶饮酒,雅趣横生。
而这个古时的鸦关古驿道,在抗战时期又承担起另外一项历史使命。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年之后,中国东南沿海被日军占领封锁,茶叶成为换取枪支弹药的“政治商品”。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意在通过西南交通要道--史迪威公路,出口茶叶换取外汇购买抗战所需的枪支弹药。
定汪村布依族妇女在织梦坊切磋手艺 雷文兴 摄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在晴隆县境内被广泛种植。如今,茶产业已成为晴隆县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重点产业,一车车绿茶沿着国道320线送出大山,通达四海。
畅达的公路,讲述着盛世的繁荣与安宁。随着国道320线的改扩建,众多企业的入驻,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林下菌药、橙子等特色农副产品也走出深山、走向全国,成了引领乡亲们奔赴小康的致富产业。
晴隆茶叶和公路的发展史,亦是当地时代变迁的发展史,在党的领导下,黔西南古茶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尊崇与保护,晴隆茶叶也正以自己特有的优势释放出悠悠茶香,一条条国省干线公路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增收。
国道320线,就像一把打开山门的“金钥匙”,带动了一片产业,带富了一片热土,筑牢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少不了产业赋能,也少不了文化之“魂”。国道320沿线的古老布依族村落——晴隆县定汪村,是一个以文化、艺术振兴乡村的典型案例。漫步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村落,可以看到当地的布依族妇女或是在家门口刺绣,或是在做蜡染。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吉象的文样,质朴素雅的图案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
定汪村有一间“织梦坊”。在这里,村里的妇女们交流切磋刺绣手艺,传授布依族刺绣技艺,将布依族精致的刺绣变成商品。“去年8月,我们村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网红村”结对帮扶 艺术振兴乡村》节目嘞。”布依族妇女王志兰自豪地说。
美丽的定汪村
在这个地处深山的布依族小山村,曾经的137户人家中有近一半是贫困户。如今,布依族的刺绣、蜡染随处可见,废弃木材和农用品变成了艺术品,闲置地成了群众舞台和广场,闲置房屋建成了孩子们的书院,一周拿到集市上卖一次的农产品上了电商平台,充满艺术气息的寨子还开起了民宿。
越来越多的定汪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致富,其他村的村民也赶来定汪学习。他们正切实地享受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和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环境提升和改革红利。定汪村一位村民说:“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道路越来越宽、路况越来越好,很多村民买上了汽车、拖拉机,过去转场迁徙的‘马背牛驮’变成了现在的‘四个轱辘开起就走’。”
兴义公路管理局为了助力沿线公路乡村振兴,还在不断加强对公路的精细化养护,不断提升公路安全性能和公路服务品质。
家乡路的变迁,是家乡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共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更是建党百年来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的重要体现。在交通的助力下,我的家乡晴隆县于“十三五”期间,在全省经济发展综合测评的综合排名从第八位跃升到第三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