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

2021-10-20 06:42宋晓兵崔一平彭埃天凌金锋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木虱抗药性菊酯

宋晓兵,崔一平,彭埃天,凌金锋,陈 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虫媒(Bové, 2006; Cenetal., 2012),当前对柑橘黄龙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抗病品种(宋晓兵等, 2016),加强柑橘木虱的防控,对于遏制柑橘黄龙病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Qureshietal., 2013; 宋晓兵等, 2018)。针对柑橘木虱的防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基因沉默等多种方法(姚廷山等, 2018),方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长期以来单纯使用化学药剂造成天敌昆虫大量死亡、柑橘木虱产生抗药性、果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带来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宋晓兵等, 2019),杀虫剂抗药性已成为防治柑橘木虱的重要障碍之一。

目前,防治柑橘木虱的主要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新烟碱类、氨基甲酸酯类、阿维菌素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田发军等, 2018),其中机磷类、有机氯类由于其高毒性、高残留性正逐步退出市场。大量多次和过量使用杀虫剂均会导致柑橘木虱抗药性水平的增加,在重复使用相同作用方式的一种或多种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下,世界各地的柑橘木虱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Tiwarietal., 2011a; 邓学明等, 2012b; Tianetal., 2018)。

柑橘木虱抗药性的产生一方面增加了种植成本,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杀虫剂造成柑橘果实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选择广东地区广泛使用且作用机制不同的6种柑橘木虱杀虫剂,其中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属于新烟碱类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阿维菌素、甲维盐属于生物源农药,以明确广东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主打药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旨在为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及抗性管理提供参考,为农药减量化和精准化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柑橘木虱敏感种群于2018年4月采自广东省广州市五山大丰街九里香,于养虫笼内用九里香继代饲养多代,期间未施用杀虫剂。柑橘木虱田间种群于2019年7月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洲镇砂糖橘上采集,在养虫笼内用九里香饲养1代后,第2代用于抗药性测定。

1.2 供试药剂

目前广东柑橘产区使用比较广泛的6种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美国仙农有限公司)、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20%啶虫脒可溶液剂(山西德威生化有限责任公司)、3%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分别取供试药剂制成母液,再加蒸馏水将各母液稀释至设定浓度,每个配比设5个浓度梯度。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法(王吉锋等, 2019),剪取长势一致的九里香嫩梢,插入装满水的1.5 mL离心管内,用脱脂棉塞紧离心管口以固定九里香嫩梢。将九里香嫩梢浸入按梯度稀释的药液约5 s后取出,待自然晾干后放入50 mL离心管中,管内装有10头柑橘木虱成虫,然后用纱布封口。每处理3次重复,移入人工气候箱,温度27℃、相对湿度70%、光周期L∶D=14 h∶10 h,处理后24 h后分别统计各处理的死亡虫数。

1.4 数据处理

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利用DPS 7.0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抗性倍数=田间种群的LC50/敏感种群的LC50。抗性标准划分:抗性倍数0~5.0倍为未产生抗性;5.0~10.0倍为低等抗性;10.0~40.0倍为中等抗性;40.0~160.0倍为高等抗性;160.0倍以上为极高抗性(肖汉祥等, 2018; 詹兴堆, 2019)。

2 结果与分析

2.1 柑橘木虱敏感种群的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木虱敏感种群具有较强的致死效果,LC50介于0.5926~0.8802 mg/L之间;3%甲维盐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柑橘木虱敏感种群的致死效果较差,LC50分别为1.3102和2.1332 mg/L(表1)。

表1 柑橘木虱敏感种群的毒力测定

2.2 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对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具有较强的致死效果,LC50介于0.9932~2.1988 mg/L之间;3%甲维盐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柑橘木虱田间种群的致死效果较差,LC50分别为12.9188 mg/L和18.1865 mg/L;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木虱田间种群的致死效果居中,LC50为5.1837 mg/L。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肇庆柑橘木虱对6种常用药剂的3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该地区的柑橘木虱对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产生较高的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8.53倍和9.86倍,仍处于低等抗性水平;该地区的柑橘木虱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产生较低的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为5.89倍。肇庆柑橘木虱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1.68倍、2.24倍和2.91倍(表2)。

表2 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3 结论与讨论

柑橘木虱对杀虫剂抗药性测定主要有药膜法、点滴法、浸叶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浸叶法简便易行,与田间实际情况相接近,可用于柑橘木虱成虫和若虫的抗药性测定(Naeemetal., 2016; 田发军等, 2018)。邓学明等(2012)通过药膜法研究了广西柑橘木虱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对毒死蜱的抗药性最高为8.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也产生了抗药性,对高效氟氯氰菊酯和丁硫克百威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而对虫螨腈还处于敏感阶段。Tiwarietal.(2011)用点滴法测定了佛罗里达5个地区田间柑橘木虱成虫种群对1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柑橘木虱对吡虫啉、毒死蜱、噻虫嗪、马拉硫磷和甲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抗性倍数最高的地区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5.0倍和13.0倍。Tianetal.(2018)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广东增城、从化、惠州、清远4个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9种药剂的抗药性,其中增城柑橘木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最高达到15.12倍,4个地区出现明显抗药性的药剂为毒死蜱、呋虫胺、噻虫嗪、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

本研究结果表明,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LC50介于0.9932~2.1988 mg/L之间;肇庆柑橘木虱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处于低水平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5.89倍、8.53倍和9.86倍。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不同作用机理的3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仅通过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存在局限性,柑橘木虱的防控需要联用其他防治措施,例如物理诱杀、虫生真菌侵染、释放天敌等多种方法。

目前,我国已登记的柑橘木虱杀虫剂种类和数量偏少,本研究使用的6种药剂多数可兼治蚜虫、潜叶蛾、红蜘蛛等害虫,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啶虫脒、阿维菌素已登记在柑橘木虱上。生产上单一药剂的重复使用,极易造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因而有必要进行柑橘木虱的抗药性研究。首先,合理使用杀虫剂是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张丽阳等, 2016),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对已经产生明显抗性的杀虫剂限制使用等;其次,对柑橘木虱抗性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开展防治药剂的筛选和新药剂的研发,同时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的运用,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再者,开展柑橘木虱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研究,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木虱抗药性菊酯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避免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常见方法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培训班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综合治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找到第一个柑橘木虱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