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比较分析

2021-10-20 09:13蒋正峰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产业指标

蒋正峰,陈 刚,尹 涛

(1.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410)

1 研究背景

进入21 世纪以来,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动力。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可重复性、多层次性以及持续性的产业优势特征,是受资源物质载体限制较弱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产业,同时文化产业又是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动能。

随着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加,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熊澄宇[1]最早以科技融合创新视角将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科技融合创新能够大大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加速文化产业发展。随后,尤芬等[2]、解学芳[3]等学者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表面上是受我国经济长波的影响较大,但从本质上看,科技创新是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且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内在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演化周期与科技创新周期呈高度正相关性,即文化产业的演化周期随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科技创新的不断更新和应用不仅推动着对文化内容和创意革新,也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载体形式,推动着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不断发展。吴忠泽[4]、解学芳[5]等认为科技创新是未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科技创新将贯穿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道路和未来路向。于平[6]、王志刚[7]、王资博[8]等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程度紧密相连,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科技支撑、核心动力、价值引领和智力支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加快并促进我国新型文化业态的演进和发展,文化科技化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驱力。余菲菲等[9]认为文化与技术融合以及科技创新决定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李凤亮等[10]认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价值链的跃升,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在有序的市场竞争引导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不仅会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也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重新组合文化产业领域产业链构成。李凤亮等[11]认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文化与科技融合手段的差异性与目的多样性必须从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中去寻找。戴艳萍等[12]认为创新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旋律,科技创新是“互联网+”时代下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不熄引擎。贾佳等[13]认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涉及到典型产业中上、中、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从创新绩效、创新规模、创新成果、创新质量和创新潜力等5 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孙智君等[14]从微观、宏观与融合特质三大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 个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和21 个三级指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产业创新指数进行测算分析。

从上述已有相关研究的内容上看,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系以及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单一纬度领域,而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偏少,也没有建立适合于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且鲜有研究以城市作为样本分析;从研究对象上看,无论是研究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创新,国内外学者选取的研究对象都侧重于国家和省(区、市)层面的研究,鲜有涉及到城市之间的差异化研究。城市相对于省级地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水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影响程度更大,城市之间文化资源差异化特征更加明显,且文化产品消费市场更具地域特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更具多样性。在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大浪潮背景下,如果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与现代技术革新(如“互联网+”、大数据等)进行充分融合,将会导致城市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反之,则会进一步增进我国城市之间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更快实现文化强国战略。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体系,来测算和评估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融合程度,比较分析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融合发展对于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2 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已有关于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指标体系建设经验,本研究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武汉和南京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规模较大以及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的20 个城市1)作为样本,建立基于城市级别的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创新绩效4 个一级指标和8 个二级指标及24 个基础指标。

(1)创新基础是支撑整个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丰富的文化设施能够为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提供强大的商业化平台,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价值。创新基础共设置设施基础和资源基础2 个二级指标。在设施基础方面,用文化馆数量、博物馆数量和公共图书馆数量3 个指标表示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的实力;在资源设施方面,用国家及以上级别文化遗产数量、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A 景区数量3 个指标反映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文化公共资源存量情况。

(2)创新能力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能力,共设置业态融合和市场活力2 个二级指标。在业态融合方面,用城市文化创新媒体传播声量强度、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3 个指标分别表示业态融合能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以及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生态环境发展情况;在市场活力方面,用全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规模反映城市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活力和规模,用中国文化企业品牌价值TOP50 企业总产值、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数量表示城市文化产业领域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市场主体的质量规模和创新活力。

(3)创新投入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要素情况,共设置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2 个二级指标。在人力投入方面,用规模以上企业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反映城市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投入强度,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量反映文化产业领域人力资源的质量,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人员总量反映人力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潜力;在资本投入方面,用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表示政府财政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投入力度,用纳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规划投资金额、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比重表示城市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质量和强度。

(4)创新绩效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业绩和效果,共设置产出规模和产出质量2个二级指标。在产出规模方面,用文化产业增加值、电影票房总收入、旅游总收入3 个指标反映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在产出质量方面,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旅游收入增长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3 个指标表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质量。

综上,本研究创建的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文化和创新的双向性特征,如果说创新是它的典型特征的话,而文化则是它的基本特征。创新基础是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础水平和潜力;创新能力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创新投入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投入情况;创新绩效则反映了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业绩与效果。

2.2 数据说明

以国内20 个主要城市为比较分析对象,采用其2015—2019 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关数据,大多均直接取自这些城市政府发布的官方数据或公开出版物数据,而类似占比、收益率等相对指标则是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得来的。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两种数据来源:一是各城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专业年鉴和政府网站以及权威智库报告等;二是知名研究机构出版的调研或评价报告。样本城市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城市所在省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电影市场年报、文化产业项目手册、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品牌服务平台数据库、Wind 数据库以及其他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数据库。

20 个城市指标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各城市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3 个方面均表现出范围广、强度大、地区差异明显等特征,3 个指标的标准差均值分别为330.71、324.21 和354.58,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而创新投入维度基础指标的标准差均值均为33.55,差异性较小,说明样本城市文化产业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的差异性相对较小。

表1 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表1 (续)

2.3 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性分析:信度分析

2.3.1 信度检验

针对研究内容,借鉴相关研究经验,选取比较常用的克朗巴哈α系数法对本研究构建的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测算,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克朗巴哈α系数法用于测定体系内部的基础指标之间的一致性,其数学定义为:满足。在本研究中,n为评价指标体系中基础指标的数量,为基础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可见:如果α系数满足则认为评价指标体系为能得到最好结果;如果α系数满足,则认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在信度是可接受的;如果α系数满足,则认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有参考价值;如果α系数小于0.7,则认为误差太大,应考虑重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2.3.2 信度检验结果分析

参照克朗巴哈α系数测算方式,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使用规范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保证数据在0~1 之间变动;其次,利用Stata 统计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数信度系数和基于标准化项的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0.913 9 和0.902 5,均在0.9 以上,因此可以认定本研究构建的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在信度是比较好的,能够对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

表2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

2.4 权重测算

由于数据量纲、数量级和单位不同,无法对指标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应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借鉴张卫民等[15]、钟昌宝等[16]的做法,采用熵值法对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进行赋值操作。熵值法主要是利用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原理,指标变异程度越大,其对应的信息熵值就越小,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大,因此该指标的权重也应该越大;反之亦然。可见,熵值法获取的指标权重仅取决于指标变异程度,能有效规避主观因素。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评价中,若某类指标的差异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应赋予该指标较大权重;反之亦然。

2.4.1 标准化处理

在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时,首先要区分指标的走向对系统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假设系统初始矩阵为其中:t为年份;m为样本数量;n为指标数量;xijt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在第t年份的指标值。

当指标对系统发展正相关时,应采用正向指标无量纲处理方法:

反之,应采用逆向指标无量纲处理方法:

2.4.2 指标的熵权值计算

由信息熵理论可知,指标j的信息熵ej表达式为:

对于第j项指标值而言,指标的差异化程度与其对应的信息熵值呈正相关性,因此,指标j的权重wj为:

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值,可进一步测算拉动力、推动力、内生动力和阻力系统得分:

各指标权重测算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权重

假设城市i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数为Ui,具体测算表达式为:

式(6)中,m表示评价体系中基础指标的数量。按照指标所属维度分类,可依次求出创新基础水平Ui1、创新能力Ui2、创新投入Ui3和创新绩效Ui4。

3 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评估

3.1 指数得分值变动特征

2015 年和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综合指数得分变化情况如图1 所示,除西安以外,19 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北京、重庆、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的综合指数值涨幅最为明显;东莞、无锡、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的综合指数值也有一定增长,但涨幅相对较小。

图1 2015 和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

2015—2019 年20 个城市历年综合指数得分值以及综合指数值的变动情况如表4 所示。从整体综合指数值变化来看,与2015 年相比,2019 年20 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均值增长了6.70,说明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从各城市具体表现,较之2015 年,2019 年除西安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值有所下降外,其余19 个城市的综合指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北京的综合指数值提升幅度最大,为18.72;深圳和上海的提升幅度分别位列第2 和第3 位,但提升幅度较为接近,分别提升了14.06 和13.52;重庆、成都和南京3 个城市的提升幅度也达到了10 以上,分别提升了12.67、12.06 和10.72;广州、武汉、杭州、宁波、天津、济南6 个城市的变动值在5~10 之间。

表4 2015—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及变动趋势

表4 (续)

3.2 指数增长速度变动特征

2016—2019 年20 个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增长率如表5 所示,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从综合指数的整体变化趋势上看,综合指数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波动性增长态势,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为2019 年,平均增幅达到15.44%,年均增速为9.6%。从各城市表现看,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速在10%以上的城市有8 个,其中济南以年均增速23.85%排名第一;成都和南京的综合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位列第2 位和第3 位,年均分别为18.79%和16.69%;宁波、重庆、广州、武汉、深圳4 个城市的年均增速也相对较高,均超过10%;而其他城市的年均增速相对较小,西安的年均增速甚至为负数,主要原因在于西安市2016 年的综合指数值大幅下降导致。

表5 2016—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增速及变动趋势

表5 (续)

3.3 指数排名及变动特征分析

2015—2019 年20 个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变动情况如表6 所示。从各城市历年排名变化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6 个城市的排名没有发生变化、7 个城市的排名有所提升、7 个城市排名有所下降。排名提升的城市当中,最明显的是成都,提升了5 位;其次是济南,提升了4 位;南京的排名提升幅度也较为明显,提升了3 位;广州提升了2 位;杭州、重庆和厦门3 个城市分别提升了1 位。排名下降的城市当中,西安的排名下滑幅度最大,下滑了5 位;然后是苏州和天津,都下滑了3 位;哈尔滨和东莞各下滑2 位。可见,各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排名变化较为频繁的位次主要集中在第4~16 位之间,说明这个区间的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较为相近,排名的变动较大。

表6 2015—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及变动趋势 单位:位

表6 (续)

从历年具体表现看,2015 年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大多数仍在2019 年排名的前十当中,仅有部分城市排名存在一定的波动,如天津、武汉跌出前十,天津从2015 年的第9 位跌至2019 年的第12 位,武汉从2015 年的第10 位跌至2019 年的第11 位;成都和南京挤进前十,成都从2015 年的第12 位挤进2019年的第7 位,南京从2015 年的第11 位挤进2019 年的第8位;其他排名前十的城市保持排在前10名之中。从历年变化特征来看,各城市综合指数排名发生较大变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16 年和2018 年。

3.4 指数变异系数变动特征

表7 为20 个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异系数值,反映了各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特征。根据变异系数测算原理,变异系数越大的城市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波动性越强,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稳定性越弱。由表7 可见,20 个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数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济南的变异系数最大,成都和南京分别位列第2 和第3 位,说明这几个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波动较强;变异系数最小的城市是东莞,仅为0.047 8,说明东莞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波动最弱。

表7 2015—2019 年我国20 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及排名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对我国20 个主要城市2015—2019 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发现:一是,城市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即各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水平在整体上呈逐步上升趋势;二是,各城市综合指数整体呈现出波动性增长态势,增长率大小因年度而异;三是,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四是,各城市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

4.2 政策建议

一是大力培育文创品牌,提升文化企业创新实力。城市文创品牌发展不足、文创产品竞争力不强是限制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各城市结合自身文化产业实际,构筑多层次文创品牌发展体系,加快从文创产品向文创品牌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创品牌。整合已有文化资源,结合城市自身产业发展进程,加速文创产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二是增强文创民间投资活力,加大文创投资强度。文创产业投资力度不强是限制二三梯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二三梯队城市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文创企业在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产品出口等领域进一步探索提升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激励措施,比如对文创行业个人所得税、文创企业重组等给予更大的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创企业制定和落实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切实降低小微文创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文创产业市场营商环境。

三是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城市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创新基础较为薄弱,如广州、西安、南京等城市,它们均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一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资源,但它们在基础指标得分上却相差颇大,充分说明这些城市对其文化资源的利用不高。因此,建议这类城市更加重视城市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并强化文化资源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深圳虽然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但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指数整体得分却排在广州、南京、武汉、成都等历史悠久城市之前,主要原因在于深圳构建了更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是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议各城市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从构建城市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文创产业领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平台和提升城市文化科技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注释:

1)20 个主要城市包括: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苏州、重庆、天津、厦门、宁波、大连、哈尔滨、济南、长沙、无锡、东莞。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产业指标
陶溪川文创街区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