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品建立浅识

2021-10-19 05:35雷平
书画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品评技法书法

雷平

当代书法进入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参加书法学习创作的人数之多、活动举办之频繁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书法以一种纯艺术的形式出现,高等院校出现了书法专业学士、硕士、博士,这也是与以往相比不同的一面—书法由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日课转变为一门谋生的职业。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当代书法在创作研究的深度上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是在倒退,其興盛只是形式上的盛大而已,轻视传统、盲目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充斥书界。

因而,重新梳理历代关于书品的论述、构建当代书法的书品层次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当代书法发展的需求。

书品是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进行品评的著作。历代以“书品”为题的论述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明杨慎《书品》和清杨景曾《书品》等。历代书品或分品第而论述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作者见解通过品评书法家及作品来表达,如摘录书家小传、逸事,阐发或说明其艺术特点、人品风貌,不同于书史之偏重记载生平事迹。这种体裁是受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对人物进行识鉴、品藻的习尚影响而产生的,盛于六朝、隋、唐,元明之后著述渐趋稀少。

书品之发端是南朝梁袁昂奉旨撰写的《古今书评》,凡列25人,各以简括语句评其风格。庾肩吾《书品》,载汉至齐梁能书者123人,冠以总序,效《汉书·古今人表》之例,分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合而为九品,各系以论,体例严谨。南朝复有齐王僧虔《论书》等。唐李嗣真撰《书后品》,加“逸品”一等,文辞绮丽,条理井然。张怀瓘《书断》,追述源流,附之以赞,始分神、妙、能三品,各以体分,评百余书家。庾肩吾《书品》与谢赫《古画品录》、钟嵘《诗品》、沈约《棋品》等,构成了“品”文化现象,对之后的文艺批评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书法审美中运用品评的方法,早在王羲之《自论书》中就有。“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这是一种自我的书法品评,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显现出各自的长短优劣来。

庾肩吾用“品”字替代评、论,给了这种审美方法一个最恰当的称谓,而且按“品”的级别构建了“上”“中”“下”三大序列,以视优劣长短,打破了以往的时间序列。羊欣、王僧虔、袁昂等常以书家的前后为序进行品评,庾肩吾则以优劣为前后。前者以书家为纲,后者以品评为纲。品,是结论性意见,对于书法的研习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书法品评的内容,一品书学渊源师承,这是古代文化学术传统的关注点之一;二品优劣,通过纵横比较,给予审美价值判断。所以,庾肩吾《书品》既是前人书法品评经验积累下的产物,又是“品”文化现象盛行的代表作。

杨慎《书品》强调了书法与古文字学的关系,有对宋代书坛一般学人在文字学上趋今弃古的风气与篆书不兴的研判,阐明了行草书与籀篆汉隶在笔法发展上的内在联系以及书法实践中法与意、性、神采的辩证关系等。在选择上,杨慎比较重视对历史发展中前后书家承续关系的研究,而对前人艺术风格的得失也颇多真知灼见。其评论具体,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其所指出的书学问题似乎成了几百年来的恶疾,而当代尤甚,实乃学书者不可或缺的一把戒尺。

综观当代书法状态,构建书品层次和标准当以书家的传统技法、国学知识、文化结构、道德修养为指向,让书法发挥其应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时代而书,使书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艺术形式。当下书法创作看似重视技法,却常常是脱离传统、脱离古法,甚至会流于炫技,过多注重形式,忽略了技法的内涵。艺术贵在创新,但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应侧重的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其实,创新更属于一个科技范畴,而不属于艺术领域。艺术应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基础上健康发展,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法是提升技法层次的不二法门。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代善书者大都为文人士大夫,在书写内容方面,多以自己的诗文词赋为主。而当代书者,几乎都在抄写古代诗文,以致书法的书写内容成为当今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书品的层次离不开技法层次、风格层次以及文化层次,构建这三个层次并确立相应的标准是当代书法最欠缺也是最需要的。

技法层次。清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书法之道由技而生,而急功近利者往往直奔道而去,不做功课,忽视传统,坐不得冷板凳,好似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古代经典碑帖的临习能力,不能融会贯通,书之道则止于信笔为体、聚墨成形。

风格层次。书法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生活阅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书法家在书体选择、表现手法、师承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反映,体现于线条微妙丰富的变化,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彰显出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文化层次。书法是写字技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笔画之间,包含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哲学思想。学习书法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人行为规范的修行。而时人大都把书法当作出名和赚钱的手段、工具,因此便有了书法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了“射书”,有了“展览体”……而这些与书法本体没有一点儿关系,是以书法为名的闹剧,更不用说文化内涵。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也通过书法而得到传播。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兼容并蓄,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是人文关怀。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疏密大小、穿插避让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上的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通过书法学习,树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符合的艺术审美标准和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品评技法书法
手绘技法表现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作品一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诗书画苑
秀秀台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