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及效果优化

2021-10-19 07:06倩,刘
云南科技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

郭 倩,刘 英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0 引言

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1]。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早在2015年就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科技转化模式,但几种主要的研发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在剖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中发现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高校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未充分发挥和专业技术产业化经费支撑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举措,以期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存在问题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一般情况下,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因各个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分配不等,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所产生不同的科技成果,其表现的外在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科研侧重点则会不同。因此,首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进行剖析,更有利于促进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目前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研发模式有:高校自办生产企业,校企合作开发,高校成果直接转让等主要形式。在表1中显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科研单位采用“高校自办生产企业”研发模式的比例高达59.4%,而高校仅为27.0%;但对于“校企合作开发”研发模式,高校采用比例为44.8%,科研单位为30.7%;高校采用的“高校成果直接转让”和“从事基础研究”这两种模式的比例均高于科研单位。其中“从事基础研究,专利数量不多,对外许可较少”的模式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占比最高,达到78.4%。基础研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必不可少。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成果一般多以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基本上不属于有偿科技成果转化的范畴。

表1 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研发模式(单位:%)

高校自办生产企业,是以高校为科研主体的一种研发模式。其实质是:高校既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又是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最终产业化的实施者。能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要求技术含量较高且对科技成果仍需进行深度研发。所以一般高校难以达到适用条件,故而这种研发模式采用度不高,只有27%。川大华西药业依托大学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不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本土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公司现拥有50余个药品品种,其中具有国内独家生产权的冠元颗粒出口日本。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 495万元,实现利润1 210万元。

校企合作开发,目前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使用率较高的一种研发模式,在表1中占比高达44.8%。高校和企业通过建立新的联合体,使资源和人才能够共享,达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幷使双方共同受益。高校拥有科研成果,企业通过提供科技市场把科研成果部分或全部实施转化。这一模式能为企业和高校实现“人才双赢”带来可能。校企合作开发有3点重要职能: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二是培养专业团队,使高校的理论性人才与企业的实践性人才相结合;三是共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与国网、中车、华为、华润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已产生几十亿元经济效益,已成为行业公认的研发创新高地。

高校科技成果直接转让,目前是与高校自办生产企业这一模式占比相差不大(占比为29.1%)的一种研发模式。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卖给企业,一般地,高校在前期需要完成具有技术原理的可靠性实验,中期和后期就交付给企业完成中试阶段及生产阶段。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南京农业大学的发明专利,生产出圆克清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用于预防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疾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018年度中国专利调查报告》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有效专利实施率达到52.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仅占12.3%[2],这与高校优秀的科研队伍和优惠的政府政策支持不相匹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关,分析目前高校主要采用的科研模式,发现高校的研发功能与企业的生产功能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校自办企业:这种模式适用的高校是拥有较好科研条件、技术水平高有能力提供深度研发的,能够保证产学研一体。但是缺少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能发展成产业化的进程漫长。从适应性和适用性来说,一方面高校管理经验不足、投资力度不够、科研水平不高等现状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制约,高校自办企业的这种研发模式的适应性有限;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多数是以追求理论和技术先进性为目标,使得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关联不紧密,这种研发模式的适用性不高。

校企合作开发:校企合作开发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最普遍的模式,对企业而言,有效缓解了企业科研人员短缺的问题,既能突破眼前困境,又能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对高校而言,会让高校的科研和学生培养更贴近市场。但是,两者沟通信息不通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与企业接触时间较少,同时,教师对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的了解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在实践中对科研成果往往注重适用性,出现重实践而轻理论的现象。高校与企业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双方信息不对称,无法达到科技成果的供求平衡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成果直接转让:这种模式中高校获取的利益通常是一次性的,虽然避免了实施风险以及投资经营等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科研者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对于严重缺乏经营条件的高校来说,可操作性较大。但是,从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角度来看,一方面这一模式存在的金融风险较大,高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后不会再有其他的关联,对高校而言后续出现的风险则无须承担。对企业而言,更加深度的研发没有了高校的科研参与也不能保证能够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任何的科技成果都有时效性,需要进行技术的二次创新。高校自身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且不会再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跟进,科技成果很容易因时效性原因无法顺利转化。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关键要素

高校所拥有的科研人才与资源优势本该能支撑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但现实却是大量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成生产力。因此,了解研发模式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如下表调查显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最大障碍因素前4名依次是:缺乏技术转移的专业队伍、专利技术水平较低、发明人缺乏积极性及专业技术产业化经费支撑不足。

如表2所示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转移转化过程中,会受到专利技术水平、专业队伍、科研积极性、经费支持及受益分配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高校和科研单位均认为“缺乏技术转移的专业队伍”是专利转移转化的最大障碍,占比分别为66.3%和59.7%。与科研单位不同的是,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重大要素就是“专利技术水平低”占比高达43.2%,科研单位达到25.2%,这一因素成为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二大障碍。找准关键因素并提出优化路径可以改进研发模式,继而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表2 高校和科研单位认为专利转移转化的最大障碍(单位:%)

2.1 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否推动成果转化

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内部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这已成为制约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高校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建立专门化的高校科技成果办公室、拥有自己的成果转化专业团队有利于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现专利转移需要财务、法律、管理等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因此一个团队里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相关知识配备人员。但实际中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政策咨询、优化流程、有效协调上往往捉襟见肘,造成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转化过程不连贯、转化周期长、效率低[3]。因此,这种非专业性的工作对高校教师来说属于外行,需要借助专业的技术团队做好营销、财务、人力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前期做好基础应用研究,进行有效的市场前景预测、中期进入中试阶段、后期进行生产阶段等环节。这样才能使得高校成果转化达到预期目标。

2.2 高校的专利技术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首先从高校科研的目的来说,教师、在校生属于高校科研活动的主力军,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在校生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于科研成果向实际转化的兴趣一般。究其原因,现有高校教师、研究生评价体系中“唯论文”的现象较为普遍。客观上,高校科研的过程会经历课题申报、课题立项、经费支持、项目研究、成果产出、项目结题及成果鉴定等。等审批完成以后,整个科研的过程就算是基本结束。除了有特殊要求的需要高校教师继续跟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其他课题的科技成果转化似乎已不在高校教师的职责范畴内,因为关注科技成果向实际转化无助于自己的论文相关成果,所以对于科研成果的认识很多停留在论文上,“科研—成果—论文”成为大家的共识,论文之后的实际转化无人问津,所以会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在高校闲置。

其次,从高校科研选题主旨来看,高校教师选择申报课题大多是根据最新热点和文献资料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缺乏实际的市场调研结果,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待考量。造成选题重复、重理论轻实践或成果难以应用等问题,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这样的科技成果难以满足需要。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高校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越少,模仿的科技成果就会越多,千篇一律的科技成果自然满足不了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这部分科技成果不仅转化率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所以会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在高校沉淀。

最后,从高校科研的绩效评价来看,我国高校现在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对成果转化率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和给予应该有的关注,而是将主力放在对学术研究理论方面的影响力方面。不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使得高校教师更愿意将精力放在从事基础研究,产出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最终导致出现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比例失调的现象。

2.3 现有高校考核制度能否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

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未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潮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居高不下,但目前高校科研工作制度考核的中心仍然是围绕职称评选而展开。高校在制定工作考核时,并未将科技成果转化列入,教师的职称评选与个人收入情况与年度工作评价指标息息相关,学校的奖励激励制度没有调动教学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因此,教师们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在论文发表、课题申请、教学研究等方面,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没有太高积极性来完成。此外,在科技成果转化前,需要有一定的实验平台、实验经费来保障科技成果能顺利进行。一个科技成果最终能转化商品化的产品,须经历基础实验、初步开发、样品实验、产品验证、生产销售等过程。因此,高校在考核政策上应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延后性,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保障也是影响转化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经费能否保障产业化的顺利完成

科研经费不足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现实障碍。高校科技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在转化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金的供应要随时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转化的失败。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三驾马车”,而资金则是撬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杠杆[4],因为无论是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还是正常的商业化生产,在前期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能助推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早日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就目前而言,高校获得科研经费的渠道,主要是课题申报或直接承担企事业科研任务。对于这两者的考核目标,则以论文为主,产业化为辅。而企业委托的资金,其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要求的各项指标均要以市场相契合,导向截然相反,加之现行的评价体制与政府科技计划一脉相承[5],这就从主观上加剧了高校科研人员申报课题、发表论文、获得职称这一操作流程的强烈意愿。至于科技成果最终能否转化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问题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积极性不高。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具有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时间长的特点,成果转化具有不确定性。若后续科研经费没法正常保障,进一步加大了高校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难度。高校的科研经费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不足以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工作,致使大量的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驱动力

找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并进行优化,需要高校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找准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同时,也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优化科研经费融资渠道,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

3.1 完善工作机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驱动力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首先,高校要从思想上转变,确定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研的最终目标。破除高校研究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明确高校科研更应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其次,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经营运行为一体的专业机构,给予人才、经费的支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样品”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出来,加深成果优势拓展企业需求,推动“产品”向“商品”的无缝连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此,北京理工大学在此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建立新型的技术转移机构其特点就是以“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为主,并设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建立收益与业绩直接挂钩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转化收益中提取10%的数额作为机构的运行经费,其中包括发放工资、房租等费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用多劳多得的方式充分的调动团队积极性,又能突出事业职能,坚持在学校统一前进道路中保障事业的发展方向。

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在实际应用中,政府支持高校设立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运营相关课程,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引育结合打造综合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拥有专业背景和能进行产品预测前景的科研技术团队定期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才能尽可能避免日后在实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局面。专业性的技术团队可根据市场需求对项目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在主动与市场、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并充分挖掘科技成果所具有的潜在市场价值,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3.2 找准市场需求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

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质量。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坚持质量优先、突出转化导向、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强化转化运用的各类政策和措施[6]。对此,高校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期阶段,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运营模式等综合体系,强化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始终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科研成果转化全程,着力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质量,促进转化运用。

以校企知识协同对接市场需求。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供应方,承担着前期研发的重要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就要努力调整研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包括研发阶段、实验阶段、产业化阶段都要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以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用性。对此,通过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来促进知识协同。一方面由高校派出科研技术人员对企业的科学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长期入驻企业不仅可以时刻掌握成果转化进度情况,还可以使相关技术人员充分熟知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让企业的技术人员接受高校科研人员的培训并深度参与研发过程,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断融合,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内在规律,使之推动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产业化规模早日落地。南京理工大学由学校全资,博士牵头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并协同专业团队组建起了运营小组,专门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提供集技术、市场、法律等为一体的专业团队服务模式。这种一站式服务,不仅能使科研方向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而且还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直接转化,加强学科与产业的紧密互动。

3.3 深化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驱动力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采取有效激励,能有效提高高校科技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同样也可以提高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长期以来,高校对于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学术理论价值高于实际应用价值,其结果就是科技成果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忽视,降低了高校科技人员研发的积极性。作为新时期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以成果质量、社会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研成绩评价体系。将有效科技转化率纳入考评范畴,落实激励奖励,真正做到科研服务于社会,增加工作的荣誉感,提升研发的积极性。清华大学在科研人员激励方面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大学采取了现金收益和股权激励2种利益分配方式,在现金收益分配方式中,成果完成转化后科研人员(技术管理团队)享有70%、院系15%、学校15%;股权激励分配方式中,成果完成转化后科研人员(技术管理团队)持股70%,学校+院系各占15%。通过合理分配现金收益、股权激励有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收益。而良好的科研氛围又为学校长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基础理论支撑,形成良性循环。

建立多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与完善人才评聘体系。首先建立多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以“多元评价,分类发展”为基本原则,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分别建立评价路径:对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人文社科方面及经济管理方面这3种以论文等形式展现的科技成果,坚决摒弃“以刊评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成果所能带来的科学价值和创新水平上;对于应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重点关注成果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军事领域的科技成果,更是不能把论文作为评价的标准,应重点关注成果所能带来的创新科技和实践应用。其次,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在制定评聘办法时应着重注意坚决杜绝简单以专利申请量为主,高校要更加重视以质量和转化绩效为导向,通过制度上的规划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3.4 成果转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驱动力

完善的金融政策是科研经费得以筹集的保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科研经费充足则有效成果转化率就会大大提升,因此高校实行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事半功倍。第一,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研究开发经费,可按一定的比例在计税所得额中扣除,减轻高校经济上的负担;第二,实施金融扶持政策,提高高校贷款支持力度,国家给予相应的贴息支持,缓解高校科研经费紧张的困境;第三,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制为企业的给予专项政策扶持,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能转化成企业的,设立专款专项资金,对于研发、实验、产品化等阶段产生的额外费用给予补贴,并对转化成功地进行奖金激励。完善丰富的金融政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是高校进行经费筹集的重要保障。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是科研经费得以实现的基石。首先,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科技金融。大学科技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孵化带有技术含量且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如投资银行能与科技园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外硅谷、剑桥大学周边的科技园,就以这种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创业投资,帮助园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其次,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环境优良的风险投资市场,吸引其他资本主动参与。一个科技成果最后成功落地实施,政府的资金很难全程覆盖到成果转化的每一漫长过程。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完善的多层次风险投资体系,创新融资平台,吸引各个方面的社会资本投资,既能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短缺的问题,又能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可以正确引导社会资本的走向。如浙江大学构建的融资服务平台“浙大紫金创投联盟”“紫兴天使投资基金”等,就是浙江大学依托高校优势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的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提供资本服务,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超市”,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高校从内部优势出发,吸引企业自动靠拢,缓解资金需求;高校从外部环境出发,规避市场投资风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校“内外优势”结合的多样化融资渠道,是提供充足科研经费的重要驱动力。

4 结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从突破理论基础到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生产及商品产业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高校、企业、政府部门等主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过程。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地,通过“解码”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归纳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需要从专利技术水平、专业队伍、科研积极性、经费支持等关键因素提出优化路径,以释放出完善高校工作机制、找准市场需求、深化科研评价体系和丰富融资渠道等,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和谐,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果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科技成果
八项科技成果介绍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